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下肢淋巴水肿治疗 >> 正文 >> 正文

九种会导致猪只猝死的疾病果断收藏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17-9-14

一、梭菌性肠炎(仔猪红痢)

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仔猪,尤其是1日龄~3日龄的初生仔猪,但近几年发现,C型魏氏梭菌可引起较大仔猪甚至育肥猪、成年猪猝死。尸体剖检可见空肠暗红色,肠腔内充满血样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呈鲜红色。

二、传染性胸膜肺炎

最急性病例往往突然倒地死亡,从口鼻中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急性病例体温升高达42℃以上,呼吸急促,极为困难,从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数小时内死亡。尸体剖检可见气管与支气管内充满淡红色泡沫样液体,肺脏紫红色到黑红色,肺浆膜有纤维素渗出附着,肺小叶间质增宽。

三、霉菌毒素中毒

在饲喂霉菌污染的饲料后突然发病,猝死型病例往往是在慢性中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严重者不表现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后躯软弱,走路摇晃,可在运动中死亡。尸体剖检可见皮下胶冻样浸润,肌肉有小血点,肝脏肿大变黄,表面有出血点,胃肠道出血,淋巴结出血肿大。

四、仔猪白肌病

因硒、维生素E缺乏引起,多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患病仔猪外观健康,营养良好,在应激因素的影响下,突然尖叫几声而猝然死亡。尸体剖检可见骨骼肌(特别是臀部、股部肌肉)颜色暗淡,有灰白色条纹,膈肌有放射状条纹,心脏外观呈桑葚状,肝脏肿大、硬脆,表面粗糙,断面有槟榔样花纹。

五、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疫病。病猪体温升高达41℃以上,眼结膜炎,眼睑水肿,出现咳嗽,气喘等呼吸道症状。尸体剖检可见脾脏边缘或表面出现梗死灶,肾脏土黄色,内脏器官可见出血斑点,有的胃肠道出血,溃疡,坏死。

六、猪瘟

最急性型病猪发病很急,突然死亡。尸体剖检可见脏器上有程度不同的出血斑点,淋巴结肿大,肾脏皮质部有数量不等的小出血点,脾脏有紫黑色出血性梗死。典型特征是回盲瓣有纽扣状轮层样溃疡。

七、仔猪水肿病

多发于断奶前后的仔猪,有时一窝仔猪突然发病,很快死亡,有时仅1头~2头发病猝死。主要表现是头部水肿,转圈,叫声嘶哑,四肢下部及两耳发紫。尸体剖检可见胃大弯水肿,肠系膜水肿,全身淋巴结肿大,实质脏器有出血斑点。

八、肠道出血综合征

由应激引起,6月龄~9月龄的公猪及肥猪会突然死亡。尸体剖检可见小肠内有大量血液,出血通常从回肠扩展到整个小肠与大肠,但找不到明显的出血点。

九、猝死性应激综合征

受强烈刺激后,不表现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如公猪配种时过度兴奋,追赶时过于惊恐,运输时过度拥挤等,都可能由于神经过于紧张,导致突然死亡。

冬季治疗仔猪腹泻别忘了补液

 腹泻是哺乳仔猪冬季的常见病、高发病。仔猪发生腹泻时,水盐代谢失调,机体大量失水,如不及时补充水盐,常导致仔猪脱水而死。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须做好补液工作。

  常用的补液方法,有口服给药、静脉注射、腹腔补液。

  口服给药吸收速度慢,而且对于重度腹泻、胃肠失去吸收功能的仔猪,药物根本无法发挥作用。静脉注射可以迅速补液纠正代谢紊乱,但仔猪个体小,静脉细小,注射有难度同时注射效率低,无法大面积推广。而腹腔补液适用于个体小仔猪,且腹膜面积大,密布血管和淋巴管,吸收能力强,所以,临床上仔猪腹泻脱水严重时,多采用腹腔补液的方法。

  注射方法

  一般由两人操作,助手负责保定患猪,用双手分别抓牢患猪后腿,使腹面朝外,用两腿轻轻夹住猪的前躯保定,此时患猪内脏在重力作用下下坠,形成后腹部的“空腔”状态。

  注射人员面对猪的腹部,待其停止挣扎后,将针头(9号以下消过毒的针头)于倒数第2个乳头的外侧2cm处垂直刺入,刺人无抵触、回抽活塞无气体和液体时即可注入药液。一定要进行良好的保定,注意进针的深度,以免仔猪在挣扎中划伤肠管及其它脏器。

  药物选择

  宜用等渗药液(如5%的葡萄糖溶液、0.9%的生理盐水),适当配伍无刺激性的药物。10%的氯化钠、10%的葡萄糖等高渗溶液不能做腹腔注射,否则会引起反渗透,使脱水加重。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磺胺、氯化钙等也不能做腹腔注射,该类药物易引发腹腔炎和组织坏死。另外,可同时在饮水中加入补液盐,供患猪自由饮用。

  推荐补液组合:

  5%葡萄糖注射液毫升、5%碳酸氢钠注射液30毫升、庆大霉素5ml、维生素C10毫升。

  对极度衰竭的病仔猪,还可加入地塞米松、硫酸阿托品、强心剂等药物。

  注意事项

  1、腹腔注射时的剂量不宜过大,一般20公斤体重的猪注射20~30毫升;30公斤体重的猪注射40毫升;50公斤体重的猪注射50毫升。

  2、药液温度与仔猪体温接近,尤其在寒冷季节,应将液体加热到38℃左右;

  3、腹腔注射要注意消毒,防止感染;

  4、药物应现配现用,补液次数不宜过多,一般一天1次,连续2~3天应停止。

  5、注射中需固定好针头,针头需稍压腹壁,使腹壁脏面紧贴腹膜,以免针头移动于腹壁与腹膜之间,造成药液注于夹层。

  6、输液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病仔猪的反应,若挣扎过于剧烈则表明可能扎伤肠管,应立即拔针另刺。

赞赏

长按







































娴庡崡鏈濂界殑鐧界櫆椋庡尰闄?
鐧界櫆椋庡尰鐤楃殑楗绂佸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xzlbszzl/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