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煎饼 >> 煎饼做法 >> 正文 >> 正文

两面大鹏刻意的喜剧处处尴尬,平实的电影款

来源:煎饼 时间:2024/6/28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1593234657343333&wfr=spider&for=pc
我个人不喜欢大鹏。当然,所有既往的态度,都可以叫作偏见。我的偏见在我关于《受益人》的影评里表露过:一个80初的人强行讨好85后、90后甚至95后,导致他的喜剧尴尬无比!他导的几乎所有电影,无论《煎饼侠》、《大赢家》还是《缝纫机乐队》什么的,在我看来都可有可无,说艺术也行、说垃圾也罢,反正没一部值得细品。但我在之前影评里也提过,可以看出来大鹏这个人特别有思想,也很努力,或许跪舔观众只是他早年北漂不易、磨出来的生存方式。如今他肯定度过了艰难岁月,所以在电影上肉眼可见地有了追求——这是所有人都乐意看到的——所以在《受益人》中愿意拉下身段、竭力去演绎平实的人。态度对了,事就对了;不去刻意迎合谁的大鹏,真能让人眼前一亮。我就不说《受益人》中大鹏的表现了——即便这部电影中柳岩扮演的淼淼形象更立体、深刻,但大鹏演的吴海也不可谓不令人印象十足——这次我单讲新片《吉祥如意》。一个农村人过年的记录短片,加上拍摄这部短片的花絮,便是这部电影。形式和内容上、节奏和剪辑上,都很寡淡,可以说毫无亮点。但通篇下来这样,就显得很实在。这电影的观感就跟回农村老家过年是一个样子:你说它热闹也就那样,实际上除了看看亲人,其他没啥能让人坐得住的。单一个“情”字系人尔。全片故事层面,只有一个戏剧冲突:老太太病逝后,傻子老三谁来照料?这个冲突引申两层思考:上一辈的人怎么生活的?年轻一辈的人怎么生活的?第一层思考便是“吉祥”这part,第二层思考在“如意”这part。上一辈的人生活,都在一桌年夜饭上。关于老三的后续照料问题,他们的意思很明显:丽丽呢毕竟年轻,虽然理应她来照顾生父,但约莫着不现实,还是要兄弟姐妹轮番照料。所以年夜饭上有了冲突,大家都不想全盘接盘,但又于心不忍愿意出力;而老二家多年付出,也有了一肚子牢骚。最终怎么说的?还是老二家先担着,后面走一步看一步。年轻一辈的生活,无论大鹏、刘陆还是真实的丽丽,其实都一样,只不过丽丽更极端点,10年未回乡。指望他们照顾谁是不现实的,顶多花点钱、撒撒眼泪——尤其是真实的丽丽,一路笑嘻嘻、老一辈为她爸爸吵翻天的时候她在闷头乐呵呵地刷手机,仿佛一切事不关己。影片中的大鹏、刘陆一个在宾馆房间嚎啕大哭,一个在短片首映现场泪流满面——但也仅此而已罢了。这两辈人的交集,就在长辈“孩子呢毕竟还小”里,也就是什么都替丽丽担着了。很真实。我在农村的爷爷奶奶膝下三子女,三子女的儿女也就是我这辈的都在城市生活,所以我对《吉祥如意》这电影记录的两代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感同身受。上一辈的人将我这辈的人保护得太好了——从小不让干什么活,就让读书;长大了也不指望我们给家里做多少贡献,最多就是常回来看看。上一辈的人能团结起来、组成一个大家族,年轻一辈的散落海内、老家屁大点事都觉得是沉重负担。上一辈的人承担起家族嫁娶、丧葬、节庆等所有事情,年轻一辈的人连祭祖都记不清祖宗牌位在哪。年轻人只需要自己过得舒服就行了,老人终究会陪着故乡老去。有点文化的,就像影片里的大鹏、刘陆,会偶尔思考一下根在哪里,间或作一些补偿性的行为;没心没肺的就跟那个丽丽一样,天塌下来反正压不到自己,自己刷抖音就完事了。“吉祥”一直都在,中国人千百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如意”却是个难料的事,因为年轻人和老一辈的价值观相左后,总有一拨人会负重前行、另一拨人坐享其成,哪有个个如意?这种相左,是城市化推动的,但城市化并非根源,价值观传承的断裂、亲情人伦的逐日淡漠才是根源。为什么《吉祥如意》里会刻意拍上两孩政策的标语?或许这就是大鹏导演自己理解的,独生子女这一代,已经完全不能体会上一辈那种亲情人伦了,所以关乎亲情人伦的一切礼俗,注定是要在现实中凋零的。上一辈的生活,最终会变成“纪录片”;我们的生活在继续,有根的、没根的,都在天上飘。这电影很简单,简单的东西反而深刻,所以我第一次给大鹏的电影打上8.0分。这次他没在迎合我,而是戳中了我。(End.)#大鹏电影吉祥如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xzlbszzl/88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