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在规范化疗后非常容易达到完全缓解(90%),但是复发非常常见,导致5年无病生存在40%左右,国内可能普遍比这个数字要低。
ALL大致分成3类,包括:T细胞急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熟B细胞白血病。其中成熟B细胞白血病细胞表面表达免疫球蛋白,发育上比较成熟,包括了伯基特/伯基特样的急淋/形态上为L3型/遗传学上存在t(8;14)均可归于此类,成熟B细胞白血病虽然被称为白血病,表现为淋巴瘤的本质。虽然来势凶猛,但经过足量,足疗程的8个疗程化疗,在不需要维持治疗和移植巩固的情况下,5年的PFS可以达到70%以上,疗效非常不错。
T细胞急淋包括成熟T和前体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虽然有淋巴瘤之称,其本质是白血病,可以归为T急淋的一种。所以,T淋母的治疗是采用白血病的治疗方法,而不是采用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常见的误区是对T淋母的病例采用淋巴瘤的治疗方法,如CHOP,ECHOP,化疗后不采用维持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导致预后很不好。事实上,T急淋的疗效还是非常不错的。关键是足量的诱导治疗后,巩固维持治疗非常重要,维持治疗需要两年时间。
前体B急淋疗效通常不太好,关键是其中很多病人有不良非分子遗传学因素。淋巴细胞白血病一旦复发,往往是比较棘手的,对于T急淋,通常只有移植一条路,而这条路疗效也十分有限,因此,T急淋的早期治疗,巩固非常重要,一旦复发,治疗手段非常有限。相比之下,对于复发难治的B急淋,由于近年诊断治疗进展非常多,尚有机会。
重点谈复发/难治B-ALL的治疗路径
B-ALL之所以形成复发/难治,往往有迹可循。有的患者,早期治疗疗效不错,并进行了异基因移植巩固,但也会出现迅速复发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病人有时会埋怨医生的治疗不得当,直接导致复发,其实不然。
接诊所有的复发/难治的B-ALL病例,首先必须重新检查一下关键的项目。
需要回答以下关键问题:
是B-ALL还是其他的类型白血病?
是一些特殊部位(比如,中枢,睾丸)引起的复发吗?
有无特殊的染色体异常(如Ph,11q,复杂核型,低二倍体)?
有无特殊的基因突变(如ALK,TP53,IK6,PDGF等等)?
有人认为这一些检查非常昂贵,没有必要。事实上,对于复发难治的B-ALL而言,往往从这一些检查中可以找到关键的答案,从而避免盲目的治疗。在没有找到复发难治根源的情况下,采用大剂量化疗,更换化疗药物,采用挽救性移植等治疗措施,收效甚微,尽管一部分病例可以获得短暂的缓解,很快会再次复发,最终导致不治。
比如,在我们的临床中,发现复发难治的B-ALL有近一半的病例存在TP53病例的突变,这部分病例用化疗,放疗,移植均无法解决。
举一个最近的病例,有个B-ALL患者,采用规范的白血病化疗后均不缓解,恶性白血病细胞比例不下降。
发病时发生广泛的白血病细胞浸润,表现为全身皮疹,采用规范的白血病化疗后全身皮疹没有好转。
对这个病例进行了进一步的二代测序分析,发现了问题的症结:
发现这个病例存在PDGF的突变,转入我院治疗,采用格列卫(抑制PDGF的活性),加小剂量化疗,4天后病人的皮疹获得显著的减退。
这个病例非常清晰地说明治疗中,再检查的重要性。对于复发难治的B-ALL,我们需要的是为病人找一把解锁的钥匙,而不是一味地加大化疗的剂量。
这种找靶点,然后加入相应的分子靶向药物的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我们可以看看靶点和相应的分子靶向药物实际上还是现实可行的。
现实角度上讲,还有很多复发难治的B-ALL的靶点并没有相应的治疗药物,比如TP53,IK6,低二倍体,对于这一类的病人该如何处理?
对于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病例,除了靶点策略之外,还有靶向微环境的策略可以借用,但非常遗憾,抗微环境的策略对白血病不奏效,我们看看下图就明白了:
对淋巴瘤特别重要:靶向肿瘤微环境
免疫治疗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可以有效克服高危的分子遗传学预后因素。
如图所示免疫治疗策略包括:
新的抗体
双特异性单抗(BiTE)
免疫检测点抑制剂
CAR-T免疫细胞治疗
新的抗体、双特异性单抗(BiTE)价格非常昂贵。比如BiTE单次疗程万人民币,估计没有中国人用得起,疗效不错,但不现实。所幸的是,明年上半年同济血液剂量开展BITE的临床试验,可以免费使用,但疗效如何呢?
坦率的说疗效不如CAR-T,那么CAR-T的治疗效果呢?各位看官请看:
医院的数据,可能是目前国内病例最多的数据,疗效非常令人振奋。两个重要结论:在难治复发B-ALL治疗中,CAR-TCD19的诱导缓解率在90%以上,作为桥接移植前的治疗,可以将高危B-ALL的病例移植一年生存率与标危患者相当,并且移植相关死亡率并不增高。
我们目前采用CAR-TCD19,CD22序贯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21例,19例获得分子学完全缓解,仅2例无效,5月下旬正式伦理入组以来,迄今为止,还没有复发的病例。我们希望通过CAR-TCD19,CD22序贯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能够显著降低复发率。
对于CAR-T治疗复发难治性B-ALL,有三个优势非常值得强调:
1.可以克服分子遗传学的不良因素;
2.可以解决中枢和髓外的复发问题;
3.对于白血病而言,只要有效克服复发的问题,非常值得期待。
总结:
对于难治复发的B-ALL病例,需要进一步检查、寻找靶向、免疫细胞治疗结合移植或其他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挽救治疗的成功率。
感谢同济血液科周剑峰教授授权分享临床治疗经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xzlbszzl/3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