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冬令进补,开春打虎。古人认为,冬季讲究‘养藏之道’,是积蓄能量的最佳季节。昨日冬至,正式入九,此时进补,给身体‘加油’,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那么,冬季养生该怎么养呢?
补肾,当心“虚不受补”!
大家都知道冬令进补的重要性,但很多时候由于不得其法,不仅收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还可能补出问题,白白折腾了时间和金钱。
就拿羊肉汤来说吧,一碗下肚,头上出汗,身上暖和,还能补肾。不过,尽管羊肉汤好处多多,却并非人人皆宜。这不,邻居丹丹一天一碗羊肉汤,连喝了半个多月,结果补出了满嘴的口腔溃疡。羊肉具有益气补虚、温中暖下的作用,特别适合虚劳怕冷、中气不足以及阳虚之人,但羊肉性热,人吃了容易上火,阴虚火旺、易口干、易上火的人,以及急性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发热之人),应当慎食。其实,不光羊肉如此,膏方、药膳、补药亦是如此,进补得因人而异,切忌盲目,否则,“虚不受补”,越进补越添乱。
冬不藏精,春必温病
进入冬季,树木枯萎,动物冬眠,一派萧索景象。但实际上,自然界是将生机潜藏起来,减少消耗,以保存生命能量。所以,自然界在冬季的特征就在于一个字:藏。
所谓“天人合一”,人体与自然界的运动规律相一致,也会在冬季敛藏。一年四季循环往复的过程与人体五脏相对应(肝主生、心主长、肺主收、肾主藏),因此冬季是补肾的季节,此时补肾顺天应时,事半功倍。冬季培好一年之根本,来年方可身强体健。
上文说了,补肾必须得法,否则补了也是白补!那么,有没有一种补肾方法人人皆宜呢?答案就是:艾灸肾经。一来,可以直接补肾,躲过胃肠道吸收这一关,不会出现“虚不受补”的情况;二来,肾经与肾相对应,它本就是补肾必灸的经络。
补肾:一通、二补、三排毒
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可藏真阴,可生元阳,为水火之脏。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根植于肾,肾好比树根,哪怕枝叶尽枯,但只要树根不死,就有生机。
通:如果把肾比作湖泊,肾经就相当于河流。虽然精华都在肾那里,但输送工作需要肾经来完成。因此肾经堪称人体的生命线,关乎一生的健康。肾经不通,身体各部位就无法得到元阳的滋润。因此,补肾一在“通”——通肾经。
补:肾主藏精,肾精是生命的“本钱”,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如果先天不足,就只有后天培补,补肾精就相当于在源头、基础的角度上补肾。因此,补肾二在“补”——补肾精。
排:补肾大计,任重而道远,可不仅仅是做到“通”和“补”就可以的。日常生活里,很多我们不注意的小细节都会给肾造成损伤,比如服药、饮食偏咸、常喝碳酸饮料等,久之,就会生成毒素,给肾造成危害。因此,补肾三在“排”——排肾毒。
只有“三管齐下”,才能真正实现补肾效果。
艾灸肾经,讲究顺序
肾经与膀胱经互为表里,由脚走头,起始于涌泉穴,结束于俞府穴,左右各27穴。如果把肾经比作交通要道,穴位就相当于红绿灯路口,只有将穴位打通,气血才能更好地借助肾经循环。而肾经有3处大穴极为重要——复溜穴、太溪穴、涌泉穴,只有灸透这3处大穴,才能达到通肾经、补肾精、排肾毒的目的。
1第1步:复溜穴——通肾经补肾必须先通后补,如果肾经气血瘀堵、痰湿滞留,好气血就无法生成、运输,补肾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补肾必须先艾灸复溜穴。
“复溜”是让水液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复溜穴能疏通肾经,有效祛除瘀血和痰湿,其主要功能是补肾滋阴、利水消肿,改善整个肾功能,解除肾功能失常所产生的各种症状。肾功能失常往往直接造成人体水液代谢失常,进而出现水肿腹胀等症状,人们常误认为这是膀胱经出了问题,其实这种情况必须先艾灸复溜穴,停留下来的瘀血、痰湿只有重新流动,才能排出体外。
艾灸复溜穴后,紧接着艾灸太溪穴,才能把好气血引入肾经。因此,艾灸复溜穴必须放在第1步,相当于打基础,做准备工作。
2第2步:太溪穴——补肾精太溪穴是足诊三脉“决生死,处百病”三大独特要穴之一。古时候,医家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常用太溪穴断生死——如果在太溪穴仍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太溪穴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十分危急了。
《会元针灸学》记载:太溪者,山之谷通于溪,溪通于川。肾藏志而喜静,出太深之溪,以养其大志,故名太溪。“太”就是大的意思,就是说太溪穴是肾经上最大的溪流,是肾经腧穴和原穴,腧穴是本经经气汇聚之地,原穴是本经经气的“中转站”,太溪穴身兼二职,因此此处的肾经经气最旺。
中医认为太溪穴是“人体第一大补穴”、“回阳九穴之一”,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能。也就是说,生殖系统、肾阴不足诸证、腰痛、下肢功能不利等疾病,均可灸透太溪穴以达到治疗效果。
3第3步:涌泉穴——排肾毒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黄帝内经》曰: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意思就是说,肾经之气犹如涌泉之水,来源于足心,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因此,涌泉穴在养生、防病、治病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经常艾灸有增精益髓、补肾壮阳、强筋壮骨、益寿延年之功。
作为人体最低的穴位,涌泉穴最突出的作用是排肾毒,如果人体是一幢大楼,它就相当于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人类的足底部含有丰富的末梢神经网,以及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等器官,因此涌泉穴与人体各个系统、组织、器官均有密切联系。艾灸涌泉穴,可将这种相互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有效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促进血液、淋巴液在体内循环,进而引瘀血、痰湿下行,有效排肾毒。
注:每天17点-19点,肾经当令,此时补肾效果最佳。
近期精彩文章:
1、看完央视报道恍然大悟:为何越来越多的爸妈选择给孩子艾灸?
2、冬至
至阴之时,点燃身上3处火炉,护住体内真阳!
3、它是灸疗中当之无愧的“万能穴”,一穴治百病!
4、她43岁患乳癌,却活到岁无疾而终,原因就在于这些……
5、人老经先少,女人不怕死就怕老!经量少的灸法都在这了……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xzlbszzl/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