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3497115202268129&wfr=spider&for=pc一直很爱吃煎饼果子,还记得高中的时候,煎饼2毛钱一个,有一次同学一起去踢球,午饭就是大家凑钱每人买了一个煎饼……,如今的煎饼已经涨到了8元一个,20年的时间,40倍的涨幅,如果当年把全北京的煎饼摊合并了整个公司上市,是不是也可以赚不少呢?在我的记忆当中,煎饼的“口味进化”经历过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五谷杂粮各种“面”的煎饼的出现,第二种则是本文要着重谈论的“平台化”煎饼。说“平台化”,是因为我发现后来的煎饼已经不再是“煎饼”,而是在经过了从理念到工艺再都材质上的改变。最早,我见识到了在煎饼里放榨菜的,相对于原本的葱花、香菜、辣椒酱,榨菜本身已经是一种可以独立食用的“食材”了,加入到煎饼当中,让摊主不用费力就可以增加一种可以被消费者所选择的口味;在榨菜之后,我见到的是“火腿肠”,作为早餐的佐料,火腿肠多次出现于其他食物当中,出现在煎饼里,真的很有趣——制作者要把火腿肠从中间剖成长长的两片,这样才好夹到煎饼里面;火腿肠已经算是与时俱进了,但是当我看到位于某旅游景区商业街的摊主把辣条夹到煎饼里的时候,我的认识又一次被刷新,煎饼真的是这么百搭的一种食物吗?我不知道作为“主菜”的煎饼在未来还会有怎样的“突破”,但是她的“平台化”发展策略确实让我想到一些有趣的可能性。可以看到,因为煎饼是一种普及度非常高的特色小吃,所以有很多人都可以制作、售卖,再加上北京是一座外来人口多于本地人口的城市,这也就让煎饼口味的变化合理了起来,比如咸一点、辣一点……,这些都是根据消费者的口味习惯来调整的,而这种调整,也让我们可以从“食物”的概念上去“学习”些什么。就像生日蛋糕的售卖可以带动蜡烛的销售一样,煎饼的零售量也可以和火腿肠、辣条捆绑在一起,餐饮平台化并不是一个特殊的概念,比如有的“洋快餐机构”早就开始售卖中式饭菜——中式的米饭炒菜其实已经和汉堡可乐式的洋快餐没有丝毫联系了,从大的框架方面来看,“平台化”模式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先是靠特色吸引到足够的消费受众,然后在对消费受众进行分析筛选,并通过改良来促成二次消费。煎饼摊的老板实际上也在努力的促成“二次消费”,加一包辣条的成本是多少?他如果是批发来的成本又是多少?加了辣条的煎饼“溢价”又是多少?让消费者完成二次消费是每个商家梦寐以求的事情,而煎饼的“平台化”策略让产品自身可以包容的更多,也让愿意吃榨菜、火腿肠、辣条的顾客有了二次消费的可能。细想一下,这并不是什么“创新”,在很久很久以前,在煎饼摊们还没与采用“平台化”销售方法的时候,那时的人们就可以选择是否增加一个“鸡蛋”,或者选择是否要“薄脆”……,因为鸡蛋、薄脆本来都是煎饼既有的食材,所以显得没有那么突兀,如今看来,在增加鸡蛋的基础上,把鸡蛋换成另一种食材,其实应该是一种“微创新”吧。用煎饼的食材来比喻“平台化”显得有些搞笑,但是其实说明的道理确实和商业很是接轨的,只不过,那些成功的商人把“煎饼”换成了“手机”,把“辣条”换成了“应用商店”,也就是这样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mzl/9361.html
上一篇文章: 山东不仅有孔子和煎饼新浪财经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