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可以预防吗?
癌症其实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癌症的发生是一个长期、慢性、多阶段的过程。从正常细胞演变为癌细胞,再形成危及人体健康的肿瘤,通常需要10至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国际先进经验表明,采取积极预防(如健康教育、控烟限酒、早期筛查等)、规范治疗等措施,对于降低癌症的发病和死亡具有显著效果。我国实施癌症综合防治策略较早的一些地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已呈现下降趋势。
怎样预防癌症?
《黄帝内经》就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其“治未病”思想包括:1、未病养生、防病于先;2、欲病救萌、防微杜渐;3、既病早治、防其转变;4、瘥后调摄、防其复发。这些可做为防治恶性肿瘤病的基本原则,和现代医学的肿瘤三级预防有异曲同工之妙。肿瘤的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消除各种对人体产生致癌因素,使癌症不发生,是最彻底最理想的防癌方法。牢记四字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充足睡眠、定期体检。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二级预防核心是:定期体检,规律性体检。特别是对高危人群进行体检,以期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阻断疾病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当前的医学技术手段,早期发现就能早期治疗,就能取得好的疗效,治愈率非常高。发现癌前期病变并在真正发病前干预,是二级预防的理想目标。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对已发生癌症患者,进行规范化治疗,尽力提高生存率和肿瘤控制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毒副作用,减轻由癌症引发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预防概念的广义延伸。关键点在于规范化诊疗,即涉及癌症诊断及治疗的每个环节都应规范,保证治疗方法和治疗流程是正确的、先进的、权威的。
癌症会传染吗?
恐惧是与生俱来的人体自我保护功能。因为恐高,许多人避免了跌落致死;因为怕血,许多人从此心中向善不事杀生;因为怕火,许多人避免了烧伤烫伤。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每个人都对癌症心存恐惧,担心癌症也会传染给自己,尤其是看到一些“家族性癌症”的现象,更是视其为洪水猛兽。对癌症患者敬而远之甚至是冷暴力驱逐。导致癌症患者很难回归正常生活,造成相对紧张的生存状态。恶化了患者与其他人的正常社交。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癌症本身会传染。大量的数据表明,长期接触癌症患者的医生和护士的癌症发病率并不比普通人群高。正确认识癌症,就会正确对待与癌症患者的相处。不仅可以和癌症患者握手,也可以和癌症患者同桌共餐。
虽然说癌症不会直接传染,但是癌症患者身上若是带有致癌病毒,则经常与其接触的人就有被传染的可能性。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祸根,已被证实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了,此外,幽门螺杆菌和肝炎病毒也分别是引起胃癌和肝癌的重要病因。这三种导致癌症的病毒或细菌都有一定传染性,所以更要注重预防。
癌症到来有哪些预警信号?
癌症之所以难对付,主要原因还是发现晚。在目前的医学技术水平下,肿瘤被发现时,80%的病人已经是中晚期。肿瘤难发现,并不等于无法早发现,只是很多人在平时不愿意了解肿瘤预防的知识。其实,很多肿瘤侵袭时,机体都有早期报警信号,只要我们提高警惕,及时发现这些信号,就会早期识破肿瘤。
为便于记忆,我们将肿瘤的早期报警信号总结成容易记忆的“五字诀”,即:血、块、痛、烧、减。
1、血(出血):除了女性正常月经以外,人体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的出血,并且迁延不愈,都有可能是肿瘤的早期报警信号。
1)不明原因鼻出血,排除外伤、外力、天气干燥或高血压所造成的一过性鼻出血,可能是鼻咽癌、血液病等肿瘤;
2)咳血、痰中带血,排除天气干燥、牙龈出血或过劳引起的暂时性出血,可能是肺癌的表现。
3)尿血,特别是出现无痛性血尿,伴有腰部不适,可能是膀胱癌、肾癌;
4)大便带血,如果同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表现;
5)女性乳头出现血性分泌物,可能是乳腺癌或乳腺导管肿瘤;
6)女性绝经后,又发现阴道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表现。
2、块(异常肿块):肿瘤尤其是实体肿瘤,相貌丑陋,往往是一个或几个不规则的肿块。
1)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经久不消或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肿块,特别是伴有瘙痒、溃烂、渗出等;
2)乳房发现不规则肿块,双侧不对称,尤其是出现“橘皮样”改变,极有可能是乳腺癌;
3)甲状腺发现肿块,突然发不出声音或者声音突然变得嘶哑,除了看内分泌科外,还要到肿瘤科看一下,以免甲状腺癌、喉癌等肿瘤漏诊。
3、痛(疼痛):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都可能是肿瘤早期信号。
1)头痛,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喷射状呕吐更为危重),视物不清,这可能是脑瘤的表现,也可能是肺癌等肿瘤流窜到脑部(脑转移)造成的。出现上述症状,一些患者往往只是去神经内科就医,但是,一定要看过神经内科之后再到肿瘤科咨询一下,排查一下是否有脑部肿瘤,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2)颈部疼痛,伴有压迫感,紧缩感,发硬,出现颜面部水肿,这可能是肿瘤侵犯压迫人体上腔静脉,造成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的;
3)胸骨后疼痛,灼烧感,下咽不顺,这些可能是食管癌和贲门癌、胃癌的表现。
4、烧(发烧):发热时间超过一周尤其是超过十天,一定要考虑感冒之外的疾病,除了合并的肺部感染等,肿瘤的嫌疑也不能排除。如果持续发烧,尤其是长期低热,同时伴有体重下降,盗汗(晚上熟睡后出汗)等,儿童要警惕白血病等血液系统肿瘤(家喻户晓已故童星邓鸣贺,白血病就是这样发现的),成年人要排除淋巴瘤、肝癌、肾癌等肿瘤来袭的可能。
5、减(体重减轻):成年人尤其是中青年人,在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在排除甲亢、糖尿病、结核等疾病后,有可能是消化道肿瘤、肾癌、淋巴瘤等肿瘤在作怪。因为肿瘤这个贪吃的家伙在与我们的机体争夺营养,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都被肿瘤偷走了。如果体重减轻的同时,伴有肤色发黄和疼痛,更要积极检查,排除“癌中之王”胰腺癌等肿瘤的可能。
当然,肿瘤一旦造访,肯定会有很多动静,除了上述五大表现外,还可能会有其他表现。当上述“血、块、痛、烧、减”这些症状出现时,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警惕肿瘤来袭。
稿源:中国抗癌协会
订阅号
服务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ff/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