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必修一二三高考原文知识汇总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19-12-18

必修一

1.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P14判断题)

2.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而利于染色。(P26实验)

3.脂质分子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P32上部正文)

年新课标Ⅰ卷中涉及到:脂肪转化为糖类时,主要增加的元素就是氧。

4.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P32下部正文)

5.葡萄糖可以口服和注射,但蔗糖只能口服而不能注射主要原因是葡萄糖是单糖,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蔗糖是二糖,细胞无法直接吸收,而且血浆中没有分解蔗糖的酶,而消化道中有分解蔗糖的相关酶。(P33拓展题)

6.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有C、H、O、N、Mg。(P35左下角图)

7.蛋白质、核酸和多糖分别以氨基酸、核苷酸和单糖为单体,相对分子量很大,称为生物大分子。(P37本章小结)

8.种子晒干过程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干种子高温烘烤出的水珠来源主要是结合水,结合水破坏后的种子不能萌发。(P38知识迁移)

9.(1)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P41中部正文)

(2)细胞癌变过程中,有的癌细胞膜上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特殊蛋白质。(P41小字)

10.台盼蓝染色鉴定活细胞,只有死细胞会染成蓝色,主要是细胞膜丧失选择透过性。(P43拓展题)

11.内质网除了用于蛋白质的加工,还是脂质的合成车间。(P45)

12.(1)硅肺: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但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的膜,使细胞死亡。(P46相关信息)

(2)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P46正文)

13.内质网膜可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各种生物膜成分和结构相似,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和协调配合。)(P49图3-9)

14.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P55下部正文)

15.(1)鲜肉立即做熟,肉会很老,鲜肉过一段时间后再煮,肉反而鲜嫩,主要与细胞内的溶酶体提前把一些大分子物质水解有关。(P58知识迁移)

(2)用显微镜观察无色且未染色的细胞,应该把视野调暗些,可换成平面反光镜和小光圈。(P58技能应用)

(3)最原始的地球生命是单细胞生物,形成单细胞重要的一步是要形成细胞膜,根据原核与真核的区别,可猜测细胞内的膜可能是由细胞膜演化而来的。(P58思维拓展)

16.成熟的植物细胞,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取决于细胞膜和液泡膜。(P61中部正文)

17.对植物进行无土栽培,水和离子吸收量的相对大小会影响离子在培养液中的浓度变化:若某种离子被吸收的相对量与吸水的相对量相当,这种离子在培养液中的浓度与初始浓度相比,就没有变化;若某种离子被吸收的相对量大于吸水量,由于被吸得多,剩余的少,实验后的该离子浓度比初始浓度就低;若某种离子被吸收的相对量小于吸水量,由于被吸得少,剩余的多,实验后的该离子浓度比初始浓度就高;根据这一原理,无土栽培植物一定要注意定期更新培养液,否则会缺少某些无机盐,甚至缺水而烧苗。(P63资料分析)

18.(1)磷脂分子的组成元素有C、H、O、N、P。(P66右上角图)

(2)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蛋白(叫糖被),消化道和呼吸道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糖蛋白常作受体蛋白,与细胞识别(信息交流)有关。(P68下部小字)

19.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又能催化脂肪和淀粉水解。(P83右边学科交叉)

20.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过氧化氢酶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温度(高温)本身会影响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速度;酸本身也可以作为无机催化剂催化淀粉的水解。(P84实验)

21.酶为生活添姿彩

(1)溶菌酶能溶解细菌的细胞壁而抗菌消炎,常与抗生素复合使用。

(2)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直接来自生物体,而是经过酶工程改造过的,稳定性更强。(P87科学·技术·社会)

22.(1)ATP的组成元素有C、H、O、N、P。(P88相关信息)

(2)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只是绝大多数,不是所有)。(P88正文)

23.线粒体一般均匀分布在细胞质中,但也可以定向运动到细胞代谢旺盛的部位。(P93小字)

24.对比实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结果在事先都未知,探究某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P93对比实验)

25.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P94下部正文)

26.呼吸作用产生的还原氢,其实是NADH,而光合作用产生的还原氢是NADPH,两种物质不同,不能混用。(P94和P相关信息)

27.(1)鸟类和哺乳动物需要维持体温的恒定,主要是靠细胞呼吸产生的热量来维持,一般不是由ATP水解来供能的。

(2)酵母菌细胞破碎离心后,可分离成甲、乙、丙三部分,甲只含细胞质基质,乙只含细胞器,丙全有。加入葡萄糖溶液,在有氧条件下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只有丙。原因是细胞质基质的无氧呼吸在有氧时难以进行,而且也不产水;葡萄糖又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P96练习)

28.(1)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不能利用紫外光)。(P99学科交叉)

(2)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注意它们的吸收光谱曲线图,波峰表示吸收多)。(P99正文)

29.夏季晴朗的白天的中午,有些植物会关闭气孔,这直接限制暗反应;而早晨和黄昏,光照较弱,直接限制的是光反应。(P拓展题)

30.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系有氧呼吸从而更好地吸收矿质元素,但不利于水土保持和减缓温室效应,因为植物和微生物有氧呼吸会产生更多二氧化碳。(P知识迁移)

31.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入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物质运输的效率(注意:运输效率不是单位时间的扩散深度)。(P实验)

32.单细胞动物较大,细胞出现多核,有利于控制细胞;细胞内出现伸缩泡,有利于增大细胞的膜表面积,有利于物质交换。(P技能训练)

33.植物根尖分生区在显微镜下的特点: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由于取材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一般都在连续分裂,分裂是随机而不同步的,所以可以通过统计各时期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比例(要注意取多个样本再取平均值),来估计各个时期占整个周期的比例。(P实验)

34.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而衰老,越是衰老的细胞一般越不能再分裂。(P中部正文)

35.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累积,因此老年人的患癌率较高。(P小字)

必修二

1.人的体细胞中有23对染色体,但能出生的三体综合征患者的种类极少,原因就是很多种类的三体综合征患者在胚胎时期就死亡了,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也减少了物质和资源的浪费。(P31拓展题)

2.人类XY染色体在大小和基因种类上都不一样,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P34资料分析)

3.(1)选用细菌或病毒研究遗传物质的优点:成分和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容易分析结果。

(2)艾弗里和赫尔希等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共同的思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P46思考与讨论)

4.DNA分子杂交技术可以比较不同种生物DNA分子的差异,不同生物的DNA分子杂交形成的杂合双链区越多,说明两种生物亲缘关系越近。(P60思维拓展)

5.(1)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都能够进行半自主自我复制,并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

(2)线粒体DNA缺陷导致的遗传病,都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主要原因是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精子太小,细胞质极少)。(P70小字)

6.(1)经低温处理过的植物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形态,再用酒精冲洗。

(2)解离液:盐酸和酒精,其中盐酸中的氢离子能催化水解纤维素的连接点,有利于植物细胞分离开来。解离后的漂洗用的是清水。改良苯酚品红也是碱性染料。(低温处理时,植物细胞还是活的,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以及细胞分裂,但不抑制着丝点的分裂,所以有些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

(3)最后,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改变的细胞(因为低温处理时,不是每个细胞都恰好正要分裂且正要形成纺锤体)。(P88实验)

7.(1)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可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遗传咨询的对策有终止妊娠、产前诊断等。

(2)产前诊断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染色体异常可镜检染色体,镰刀型贫血可镜检红细胞形态)。(P92正文)

8.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的是人的常染色体的一半再加XY两条性染色体上的24个DNA的全部序列。(P94练习)

9.X射线照射野生型链孢霉能使其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加入某种维生素则立即能生长,说明基因突变可能影响了酶的合成从而影响了维生素的合成。(P96技能应用)

10.选择育种是不断从变异个体中选择最好的进行繁殖和培育,缺点是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P本章小结)

11.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但研究进化不能只研究个体表现型,还必须研究群体的基因组成的变化。(P中部正文)

12.捕食者往往优先捕食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P小字)

13.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它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P中部正文)

必修三

1.(1)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说明内环境的指标极多,并不只是温度、pH、渗透压、血糖这几点。

(3)内环境的稳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需要各个器官系统协调。(P8正文)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具有信息分子。基因表达、器官、种群和生物圈都存在稳态现象。(P11科学史话)

3.血浆中水的主要来源有:消化道、组织液和淋巴。(P13选择题)

4.糖和肉分别喂狗,几天后它们的血液中都有大量糖分,这说明非糖物质可以转化为糖类而维持血糖的相对稳定。(P14技能应用)

5.特定情况下,神经递质除了使下一神经元兴奋,也能直接使某些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直接作用于效应器)。(P19中部正文)

6.血糖的正常含量一般是0.8~1.2g/L,主要来源是消化吸收,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P25图2-9)

7.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并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P26模型建构)

8.单细胞动物和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P31中部正文)

9.(1)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肝脏和骨骼肌细胞中有机物氧化放能,主要去路是汗液蒸发和皮肤毛细血管散热。

(2)人体水盐平衡的调节,既涉及水平衡(渗透压)的调节,还涉及盐平衡的调节(课本只详细讲述了渗透压的调节)。(P32资料分析)

10.(1)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

(2)排尿不只是排出体内多余的水,还通过水的溶解排出大量有害物质如尿素等。

(3)激素传递速率不如神经调节快,神经递质传递又不如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快。(P33练习)

11.(1)艾滋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P36资料分析)

(2)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P36正文)

12.(1)过敏反应是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发生的,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细胞,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P38正文)

(2)免疫抑制剂,如类固醇和环孢霉素A等,可以使T细胞增殖受阻,从而使免疫应答减弱,大大提高了异体器官移植的成活率。(P39资料分析)

13.激素分泌的调节,存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但要注意,下丘脑—胰岛,下丘脑—肾上腺髓质,它们没有分级调节,但也有反馈调节,维持激素含量相对稳定。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既是模拟活动,又是动态的物理模型,可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概念图解式模型)。神经系统调节人体呼吸频率的中枢位于脑干。(P42本章小结)

14.(1)吲哚乙酸的化学元素组成:C、H、O、N。(P47图3-5)

(2)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但要注意,吲哚乙酸是小分子有机物,不是蛋白质)。(P48下部正文)

15.(1)植物向光性生长的另类解释:抑制生长的物质分布不均。有些植物,照射单侧光后,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基本相同,而向光面的生长抑制物多于背光面。(P48小字)

(2)植物没有专门的内分泌腺,这是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在合成部位上的明显不同。(P48知识链接)

16.生长素的作用,因浓度、细胞成熟情况、器官种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主要是两重性和不同细胞敏感性不同)。(P50正文)

17.(1)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反过来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P54正文)

(2)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光照、温度等会引起植物体激素合成等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表达进行调节。(P54小字)

18.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物质,它们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其中,生长素类似物就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的原因之一:它们不是天然的物质,植物体内缺乏分解它们的酶。(P54~55正文)

19.达尔文实验设计的原理——排除法,让一部分“缺席”,研究系统的反应。(P57本章小结)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ff/4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