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学辟谣时间:-04-:04:08辟谣专家:高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谣言:柠檬与较热的苏打水能即刻杀死新冠病毒,或者将新冠病毒自患者体内彻底驱除至体外。由于夜幕低垂之时,人体的免疫系统会转为酸化、而人的抗病力也会相应地下降,可是柠檬与小苏打这两种成分却可以碱化人体的免疫系统、从而避免机体的抗病力减弱。
辟谣:
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喝柠檬苏打水可以预防新冠肺炎。柠檬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富含维生素C和呈弱酸性的柠檬酸,还含有矿物质、类黄酮等物质,经常食用有助于机体补充维生素C和一些微量元素。而苏打水是稀释的碳酸氢钠的水溶液,呈弱碱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中和胃酸。但没有证据证明,柠檬与较热的苏打水能杀死新冠病毒。首先,不论是柠檬的“酸性”还是苏打水的“碱性”都不会影响人体“酸碱平衡”。正常人体血液pH值的范围是7.35~7.45,呈弱碱性,健康人饮水后,胃肠道通过其自身的调节功能,会很快将进入体内的物质的pH值调节至机体内环境的pH值。因此无论你吃什么食物,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的酸碱平衡都没有较大影响,更不用说“柠檬+苏打水”这一组合本身已经使柠檬中的弱酸性和苏打水的弱碱性发生了中和反应,早已没有了什么酸碱性可言,更不可能“杀死”病毒。所谓的“酸碱体质”影响人体“抗病毒”能力的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其次,抵抗新冠病毒的关键是做好个人防护和提高自身免疫力。想要增强抵抗力,保证机体的活力,除了要保障充足睡眠,保持情绪稳定,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外,同时要保证均衡而充足的饮食,如鱼、禽、蛋、瘦肉、牛奶等动物性优质蛋白(建议每天~g),充足的新鲜果蔬(建议每天一斤蔬菜半斤果),此外还要保证足量的饮水(每天0~0ml),才有助于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因此,柠檬水和苏打水仅仅是饮料,不能够预防新冠肺炎,更不能“杀死”病毒,切不能因相信此类偏方谣言而忽视了日常防护和自身免疫力的提高。辟谣专家:高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张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营养学硕士
复核专家:刘英华中国营养医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谣言二:多吃大蒜,杀菌杀毒防新冠肺炎来源:科学辟谣时间:-04-:28:03辟谣专家:高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谣言:网传多吃大蒜可以杀菌杀毒,预防新冠肺炎。辟谣:大蒜是我们饮食中常见的调味食物,网传多吃大蒜可以杀菌杀毒,预防新冠肺炎。这是真的吗?大蒜富含糖类、蛋白质、氨基酸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有抗氧化、抗菌、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癌作用。但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食用大蒜可以保护人们预防新型冠状病毒(-nCoV)的感染。首先,大蒜食疗价值的核心在于大蒜素(allicin),一种学名为二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diallylthiosulfinate)的有机硫化合物。从现有研究中发现,大蒜素及相关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可能包括:抑制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真菌、霉菌和部分病原微生物等生长;提高T淋巴细胞、粒细胞、NK细胞的活性和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血压,改善血管弹性,并且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能力。此外,新鲜大蒜中含有的蒜氨酸(alliin)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有抗氧化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大蒜的上述可能保健作用多是针对分离提取的大蒜素或蒜氨酸等成分进行体外细胞试验的结果,这和日常吃大蒜是两码事。从目前疫情来看,没有证据表明多吃大蒜可以预防人感染新冠肺炎。那么大蒜应该怎样吃呢?大蒜具有很多健康功效,适量摄入有益健康。由于在高温烹调时大蒜中的多糖、大蒜素、维生素C等含量和抗氧化能力会下降,所以一般建议生吃。如果实在不喜欢大蒜的味道,可以选择经发酵处理的大蒜,如黑蒜,其口感酸甜,蒜味辛辣味消失,且抗氧化能力要高于普通大蒜。此外,不要空腹或过量食用大蒜,以免对胃部产生强烈刺激,引起不适。辟谣专家:高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副研究员刘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助理研究员复核专家:刘英华中国营养医院营养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谣言三:伊维菌素可以治疗新冠肺炎来源:科学辟谣时间:-05-:59:05辟谣专家:赵环宇首都医科医院主任药师谣言:伊维菌素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近日,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伊维菌素(Ivermectin)可在2日内杀死新型冠状病毒细胞,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抗病毒研究》杂志上。辟谣解读:伊维菌素是什么?伊维菌素是一个广谱抗寄生虫药,是人类和动物首选的抗肠道寄生虫药。人用伊维菌素口服药片主要用于治疗盘尾丝虫病和类圆线虫病,也可用于治疗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以及一些表皮寄生虫导致的皮肤病。在许多国家,伊维菌素被批准用于盘尾丝虫病、淋巴丝虫病、类圆线虫病和疥疮等疾病。伊维菌素对线虫、昆虫和蜱螨类等各种寄生虫,在小剂量使用时,均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并且年上市时就迅速被用于全球畜牧业领域,用来抵御线虫和其它各类感染。年完成了对人体使用的注册。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研究:实验室体外实验减缓病毒增殖速度不等于能杀灭新冠病毒仔细分析一下近期澳大利亚的这项研究会发现,实验过程中,研究人员让实验室培养皿中的人体细胞感染上新冠病毒,几小时后,对部分受感染细胞使用伊维菌素,并在24、48和72小时后观察病毒的生长程度,结果发现伊维菌素是可以减缓新冠病毒在细胞内的增殖速度,有助于细胞更快地将其清除。但是,这不代表伊维菌素可以杀灭新冠病毒,更不用说用于新冠肺炎的治疗。首先,实验室研究表明,该药物并不能杀死新冠病毒,只是减缓其增殖速度。目前也还不清楚伊维菌素对新冠病毒发挥作用的机制。其次,实验只是一次单次大剂量给药的体外实验,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足以支持伊维菌素作为人体感染新冠肺炎的治疗是有效的。因此,该药是否能用于治疗新冠病毒肺炎,还需更多的研究。经上述分析,目前伊维菌素治疗新冠肺炎的证据不足,不建议新冠病毒感染者自行服用这种药物。辟谣专家:赵环宇首都医科医院主任药师复核专家: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谣言四:新冠肺炎的R0是5.7,高于常见的流行病来源:科学辟谣时间:-06-:00:19辟谣专家:陈思锋复旦大学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传言:有研究发现新冠肺炎(COVID-19)的R0值高达5.7,高于小儿麻痹(R0值为4.9)、天花(R0值为5.2)两种常见流行病,同为冠状病毒引发的人类传染病,非典的R0值是3左右,中东呼吸综合征的R0值还不到1。科普解读:R0是什么?R0即基本传染数,是一项流行病学指标。是指在没有外部介入且人群没有病原特异的获得性免疫力的情况下,每个得了某种传染病的人,会把传染病传给多少个人的平均数。对于新冠肺炎这种从未出现过的传染病,R0值的大小决定了特定的防控策略以及群体免疫是否可行。R0大于1表示传染病会出现扩散,而R0小于1,则表示传染病不会扩散。R0数值5.7不具有代表性在新冠疫情发生早期,一些研究人员曾对新冠肺炎传染能力进行计算和预测。目前,在绝大多数国家,新冠肺炎R0值在2到3之间(即一人可传染2-3人),重症病人传染性更高,轻症更低一些。例如发表在《BiosafetyandHealth》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显示,疫情早期,意大利的新冠肺炎R0值在2.4到3.1之间。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暴发,不少人对其R0值产生了一些新的看法,甚至提出新冠肺炎的R0值高达5.7。那么这个5.7是怎么得出的?实际上,这个数据主要是指湖北封城前夕(采取疾控措施前)离开湖北到中国其它省市后发病的病人数据。R0是指没有任何疾控措施情况下的自然传染数。湖北从第一例出现到封城,期间将近2个月,加上离鄂人员多数是流动人口,接触的人非常多,以至于被他们感染的人也多,因此,基于这些因素得出R0值偏高。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受多方因素影响根据目前情况,绝大多数国家新冠肺炎的R0值在2到3之间。但是,在很多热带地区,当地并未采取防控措施,新冠肺炎R0值却小于1,且没有导致疫情的扩散。这是为什么呢?疾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不仅取决于病因和机体抵抗力,同时还受到发病条件和机体诱因的影响。新冠肺炎的病因即新冠病毒(HCoV-19);发病条件是外界影响病因的因素,比如外界的温度、湿度和风力能够显著影响病毒的生存、含病毒颗粒的扩散和沉降;机体诱因是体内影响病因作用的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会显著影响病毒在体内的存活、扩增和排出。所以会存在不同病人传染性不同,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容易发病以及发病后死亡率更高的情况。这几项因素中,发病条件是影响RO的重要甚至决定因素,决定了新冠病毒的传播。但从目前的证据显示,新冠肺炎在热带地区的国家仍然能够传播,其受温度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机体与病毒的斗争结果导致传染病的R0值不同此外,机体与病毒的斗争结果也不一样,这也是不同人感染新冠病毒会有不同症状的原因。未感染——大多数情况下,呼吸道中的病毒会被非特异的固有免疫力清除,从而避免被感染。被感染——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但获得免疫力:潜伏期内病毒在体内复制,如果宿主免疫反应迅速而强烈,患者清除病毒前可能不出现症状或只有轻微的疾病;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对病毒有延迟且强烈的免疫反应,此时强烈的免疫反应与高病毒载量同时出现,可能诱发炎症风暴。再看非典或者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致病性非常强,潜伏期短、症状重,较易分辨已感染者,因此可以及时隔离被感染者,从而使未被感染者得到保护,不易被感染;且患者死亡率明显比新冠肺炎高,因此病毒与被感染者也就早早地同归于尽,感染链中断,所以非典或者中东呼吸综合征的R0值低于新冠肺炎。由此可见,新冠病毒与机体斗争的多种结果,导致其在特定条件下R0值较高。因地制宜做好防控R0作为流行病学指标,对疾病的传播和防控策略具有重要影响。但随着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由于各国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新冠疫情防控措施,不生搬硬套,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辟谣专家:陈思锋复旦大学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教授复核专家:刘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研究所研究员本文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科学辟谣平台
编辑:央金卓玛
投稿邮箱:
qq.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xzlbszzl/4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