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下肢淋巴水肿治疗 >> 正文 >> 正文

淋巴回流技术,是你消肿的新利器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0-8-25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淋巴回流技术对消肿的疗效,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淋巴回流技术,我们将分为四大部分进行剖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淋巴回流技术的魅力吧!

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由淋巴管道、淋巴组织和淋巴器官组成,其中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淋巴器官有淋巴结、扁桃体、胸腺和脾等;淋巴组织主要分布于消化道和呼吸道黏膜组织中,其作用回收血管渗出的细胞间液,并将其送回血管内,好似分布于身体各部分的过滤装置,可有效阻止经淋巴管进入的微生物(如图1)。

图1

淋巴干(如图2):

(1)右颈干

(2)左颈干

(3)右锁骨下干

(4)左锁骨下干

(5)右支气管纵隔干

(6)左支气管纵隔干

(7)右腰干

(8)左腰杆

(9)肠干

图2

淋巴导管:淋巴干汇合成两条淋巴导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分别注入左、右静脉角。少数淋巴管注入盆腔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和下腔静脉(如图3)。

图3

介绍完淋巴系统的基本结构后,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全身的淋巴液是如何流回淋巴导管。

淋巴导管

胸导管:左颈干(左半头颈部的淋巴)、左锁骨下干(左上肢及左半部胸壁的部分淋巴)和左支气管纵隔干(左胸腔器官的淋巴和部分胸腹壁淋巴)流到胸导管,还有部分淋巴液流入乳糜池,包括肠干内腹腔器官的淋巴和左、右腰干内收纳盆部和双下肢的淋巴。淋巴干流回到胸导管和乳糜池的淋巴最后流进左静脉角(如图4)。右淋巴导管:右颈干(右半头颈部的淋巴)、右锁骨下干(右上肢及右胸部)和右支气管纵隔干(右胸腔器官淋巴和部分胸腹壁淋巴)流到右淋巴导管,最后流入右静脉角(如图4)。

图4

淋巴回流的因素

在安静状态下,每小时约有ml淋巴流入血液,每天回流的淋巴相当于全身血浆总量。淋巴流动缓慢,流量是静脉1/10。相邻两对瓣膜之间的淋巴管段构成“淋巴管泵”,通过平滑肌的收缩和瓣膜的开闭,推动淋巴向心流动。较大的淋巴管壁有平滑肌层,接受交感神经支配,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使平滑肌层收缩,推动淋巴流动。小淋巴管也经常处于持续的节律性收缩状态,会产生抽吸作用,导致微弱的负压,对吸走组织间液有利,说明淋巴流动并非完全被动,而有其微弱的主动的因素。淋巴液的回流需要一定压力,对于正常人来说,机体可以提供一定的压力,但是对于淋巴水肿的患者,如淋巴水肿时,水液和蛋白质的积聚,造成皮下组织的破坏,皮肤的弹力下降,机体提供的压力不足以保证淋巴的回流,因为淋巴水肿严重的地方需要比平时大几十倍的压力来促进淋巴回流,因此在这种病态情况下,我们需要持续、稳定的提供这种压力,淋巴引流仪(如图5)就能起到这种压力。

图5

我科与骨科紧密结合,围绕病人利用康复知识和理念与骨科知识进行诊断和治疗,使治疗与功能恢复更好地结合,针对骨科骨折的病人来说,需要及时介入康复进行消肿治疗,因为骨折早期软组织肿胀、疼痛处理不当,会使手术等待时间延长,不利于术中切口缝合,严重者会引起深静脉血栓、骨髓炎、骨筋膜室综合征等并发症,对骨折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所以进行淋巴消肿是缩短手术时间必不可缺的一个步骤,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做淋巴回流的魅力吧!

技术操作

淋巴回流仪操作视频

徒手引流手法操作视频

康复案例一

患者潘某,因“外伤致左小腿肿痛6小时余”于年12月27日入住骨科进行治疗,诊断为“跟骨骨折”。专科情况显示左胫骨远端肿胀明显,见一长约2cm皮肤软组织裂伤,活动性出血,局部压痛。遂请康复科进行消肿治疗,年12月31日为患者初始肿胀情况(如图6),治疗3次后的效果(如图7)。

图6.治疗前

图7.治疗后

康复案例二

患者付某,因“右尺侥骨骨折术后水肿。”,于年9月23日转入我科进行康复治疗。年9月23日初始肿胀情况,手掌围度为24.4cm(如图8),3次治疗后手掌围度为21.3cm(如图9),总消肿3.1cm。

图8.治疗前

图9.治疗后

消肿后回访!

●问:在给你做消肿治疗前,能感觉你的右侧肢体怎么样?

感觉很胀、痛。

●问:给您做了3次治疗,现在您感受是怎样?

脚趾可以活动一点了,没那么肿胀。

参考文献:

[1]姜莹莹,李红贺,倪林颖,郑若男,等.简易淋巴回流仪在下肢骨折病人早期软组织损伤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33(8):-.

[2]MITTLMEIERT.Acute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xzlbszzl/47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