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来了,天气变热了,衣服可以穿得少些了,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蚊子,这个比较讨厌,对于小宝宝来说,更是痛苦的事,所以防蚊和护理非常重要。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当夏天时,蚊子为什么对宝宝情有独钟?当宝宝被蚊子咬了后,我们要怎么办呢?
(图片来源:网络)
01
为什么蚊子喜欢叮宝宝?蚊子更偏爱宝宝是因为宝宝的肉比较嫩吗?
还真是。
这确实是其中一个原因,但主要还是要从以下几个原因说起:
原因一:皮肤嫩
宝宝的皮肤比较嫩,更容易刺破,所以蚊子更喜欢叮咬。
原因二:新陈代谢快
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宝宝的新陈代谢比成人快,出汗多。汗液中含有大量的氨基酸、乳酸及氨类化合物,会让蚊子食欲大开。
原因三:爱“探险”
另外宝宝天生爱“探险”。草地、树丛等蚊子出没的地方宝宝毫不避讳,对于蚊子来说,这可是送上门儿的“小鲜肉”,不咬白不咬。
原因四:警觉性低
即使咬上去,因为宝宝的警觉性比较低,也一般不会有所察觉。
(图片来源:网络)
02
被蚊子叮咬后可能会引起哪些问题?被蚊子咬后会出现痒痛等症状,但这并非最严重的后果,如果不小心感染因蚊子传播的疾病,就更不堪设想,这些疾病一定要了解。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乙脑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由三带喙库蚊传播,一般多发生在夏秋季,主要侵犯儿童,特别是学龄儿童。
临床上急起发热,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麻麻们要注意,一旦出现高热、头痛、恶心呕吐等情况,就应想到乙脑,不要乱用感冒药,以免耽误治疗。
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非常凶险,死亡率比较高,它是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多个国家、地区都有疟疾,在中国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江南地区。
这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每年有数百万儿童死于疟疾,在中国它主要由中华按蚊传播。疟疾的预防控制,主要从控制传染源着手,灭蚊从而减少传播。
登革热
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两种不同临床类型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在海南、广东、台湾等地十分流行,6~11月是多发季节。
登革出血热多见于14岁以下儿童,临床表现与登革热相似,主要区别是有出血倾向。登革热致死率相当高,最高可达50%。
它在北方较少,但并非不存在,有蚊子,就可能有登革热。
丝虫病
丝虫寄生在淋巴组织、皮下组织或浆膜腔所致的寄生虫病,由吸血昆虫传播,比如有30多种蚊子都可传播,像中华按蚊、微小按蚊、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人是惟一的最终寄主,普遍易感。
像急性丝虫病,发作时可见皮下一条红线离心性地发展,俗称“流火”或“红线”,上下肢均可发生,当炎症波及皮肤浅表微细淋巴管时,局部皮肤出现弥漫性红肿,表面光亮,有压痛及灼热感,即为丹毒样皮炎。
丝虫病流行于亚洲、非洲及大洋洲,中国流行区为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寨卡病毒病
这种疾病由寨卡病毒引起,是通过伊蚊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年前,寨卡病毒仅存在于非洲、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国,但近些年来慢慢传入了中国。
感染寨卡病毒,多数为隐性感染,有时只出现轻微的发热和红疹,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神经和自身免疫系统症状,如果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很可能导致胎儿小头畸形,甚至夭折。
基孔肯雅热
这是一种外来病,在中国也发现了输入性病例,它也是由伊蚊传播,初期症状跟登革热很像,但除了高烧、皮疹,一个显著特点是关节疼痛,其对关节的伤害极大,几个小时就能让关节丧失功能。
(图片来源:网络)
03
宝宝被蚊子叮咬后这样做!避免蚊媒传染病,开展防蚊大作战!
宝宝被蚊子咬后,要立刻这样处理。
1、当宝宝被蚊子咬后,立即用冷水、冰水敷,可以起到消肿止痒的作用。记住不要热敷,热敷促进血液循环,会加重蚊子包。
2、宝宝用的松达爽身粉,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可以在极短时间内缓解宝宝痒痛感。但是注意,只有松花粉才有止痒的作用,玉米粉和滑石粉都不行的,主要原因在于松花粉中的黄酮。
3、将肥皂水涂抹在皮肤上,肥皂水是碱性的,与蚊子留下的酸性物质中和,可以迅速缓解痒痛,消除肿包。
4、炉甘石有消炎、止痒的作用,蚊子咬后立即涂抹炉甘石,可以缓解痒痛。
5、唾液另外一项重要的作用就是抗菌,因为唾液中的溶菌酶,免疫球蛋白a等都有杀菌抑菌的作用。
6、盐水有消菌杀毒的作用,这种方法特别适合幼儿使用,在ml的凉开水中加入6克的食盐,但食盐溶解之后,用棉签沾取适量的盐水涂抹在蚊子叮咬的部位,能够让红点以及肿块迅速的消退。
7、此外,新鲜的柠檬片、芦荟汁液、牙膏(尤其是薄荷味)对蚊虫叮咬后的蚊子包和痒痛感有不错的缓解作用。
以上的技巧,你们都get了么?
学以致用,粑粑麻麻们可以用起来了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xzlbszzl/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