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品课程第33期
作者介绍
刘雪凯
北京大学航天临床医学院
检验科副主任技师
临检组组长
北京医学检验学会第一届血液学和体液学检验分会委员,北京市临床检验中心第一届临床血细胞检验诊断专家委员会秘书,北京医学会第十三届检验医学分会“远程会诊、病例讨论、诊断能力培训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第十三届检验医学分会血栓与止血学组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检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流式细胞术的原理是什么?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有何种用处?
该何时使用?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今天就请检验科刘雪凯老师为我们带来
针对淋巴细胞亚群的精彩讲解!
一、免疫系统简介
二、免疫功能评价
1.流式细胞术原理
流式细胞术是以高能量激光照射高速流动状态下经荧光标记的单细胞(生物颗粒),通过检测产生的散射光和荧光素发射荧光的强度,从而对细胞进行定性或者定量检测,实现对目的细胞分析或分选的技术。
2.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的发展
新增:绝对计数、全自动软件分析自动化质控校准和清洗维护等。
3.TBNK淋巴细胞亚群的流式分析思路及结果
三、临床应用及病例分析
1.免疫系统疾病
(1)病例1:原发性B淋巴细胞缺陷性疾病
血常规无异常,但亚群分析提示CD19+淋巴细胞极少。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根据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补体的单一及联合缺陷分为5大类,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可检测出相应细胞的数量,帮助临床分型及制订诊疗方案。
(2)病例2:艾滋病患者继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血常规:淋巴细胞百分比16%↓;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D4/CD8=0.06↓、CD4+T细胞85/μL↓。
HIV主要靶细胞为CD4+T淋巴细胞。
2.病毒感染
(1)病例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血常规:白细胞13.96×/L↑,手工分片发现异型淋巴细胞(反应性淋巴细胞)32%↑;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B淋巴细胞百分比与计数↓、CD4/CD8=0.13↓、CD8+T细胞/μL↑。
EBV主要靶细胞为B淋巴细胞,刺激CD8+T细胞增生。
异淋出现常见于:EBV引起的传单、CMV感染、病毒性肝炎、风疹和某些过敏性疾病等。
3.血液系统疾病
(1)病例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血常规:白细胞高于检测极限;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CD19+淋巴细胞百分比及计数↑↑↑。
CD19分布于各阶段B细胞,可以作为诊断B细胞系肿瘤(白血病、淋巴瘤)和鉴定B细胞的标记。
淋巴细胞亚群能够起到初步筛查血液系统疾病的作用。
(2)病例2:NKT细胞淋巴瘤(鼻型)
血常规:白细胞15.74×/L↑;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总T细胞百分比↑,CD4/CD8↑,CD4+T细胞计数↑,表达CD16和CD56。
(3)病例3:考虑自身免疫相关性周围神经病,肿瘤相关性疾病待除外。
血常规:白细胞26.48×/L↑,淋巴细胞百分比↑。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总T细胞百分比↑,CD4/CD8↑,CD4+T细胞计数↑。
(4)病例4:50岁男性患者,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5月,美罗华治疗。
美罗华可选择性地杀灭表达CD20的B细胞。故适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多发性硬化症等)。
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的作用:
①B淋巴细胞数目↓提示治疗有效;②在部分患者中可致T细胞↓,而CD4+低于个/μL时,可能发生机会性感染,故应监测美罗华治疗过程中CD4+T细胞的水平。4.肿瘤
(1)人体的抗肿瘤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主要功能细胞为CD4和CD8细胞。
(2)肿瘤免疫的3个阶段
阶段1,消除:肿瘤细胞被免疫细胞(CD4/CD8/巨噬细胞等)识别并消灭,保护人体。(CD4、CD8免疫功能正常)
阶段2,平衡:极少部分异常细胞存活,但是其增殖和传播仍受到免疫细胞抑制。(CD4、CD8免疫功能下降)
阶段3,逃逸:存活的异常细胞不规则生长和转移。(CD4、CD8免疫功能下降或缺失)
(3)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在肿瘤中的作用:
真实反映患者的免疫状态
CD3、CD4、CD4/CD8逐渐降低,CD8逐渐增高→提示免疫功能下降。
鉴别诊断
临床分期
疗效监测
预后判断
(4)淋巴细胞亚群检测介入时间
入院(了解免疫初始状态)
放疗、化疗、手术前检测(评估治疗前免疫状态,预测疗效及风险)
放疗、化疗、手术后检测(评估治疗后免疫改善状况)
是否转移、复发,每月跟踪检测(判断是否发生转移、复发)
5.亚健康
CD4/CD8比值:大致正常范围为1~2。
比值增高→免疫活跃;
比值降低、CD4↓→免疫低下。
四、总结
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主要可以用于初步筛查免疫缺陷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等,了解恶性肿瘤、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病等患者机体免疫的平衡状态。但一般情况下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无特异性。
五、附注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刘雪凯
文字整理:黄姝伦
视频剪辑:黄姝伦
编辑:韵文萍
校对:秦京京
审核:兰学立
往期精彩:
精品课程(32)
多学科视角审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精品课程(31)
张女士的烦恼——发热伴寒战2天
精品课程(30)
骨关节炎
精品课程(29)
临床反思
精品课程(28)
水肿的诊断思路
精品课程(27)
血钾异常的临床思维
精品课程(26)
酸碱失衡的鉴别诊断
精品课程(25)
LAP在全科医生应诊能力中的应用
精品课程(24)
MDD跨界修炼——基于疑难病例的思考
精品课程(23)
发热背后的免疫故事
精品课程(22)
病原微生物培养和药敏报告单的解读
精品课程(21)
让心灵深呼吸——情绪与压力管理
精品课程(20)
病理生理十大公式的临床应用
精品课程(19)
急诊胸痛的考虑与处理
精品课程(18)
胸痛的实验室检查
精品课程(17)
超声心动图与急性胸痛
精品课程(16)
胸痛的影像学评价
精品课程(15)
胸部X线解读临床思维
精品课程(14)
胸痛的病理生理基础与临床
精品课程(13)
临床教学方法(下)
精品课程(12)
临床教学方法(上)
精品课程(11)
临床医生的问诊胜任力
精品课程(10)
呼吸困难的病理生理基础
精品课程(9)
临床医生与临床教学
精品课程(8)
呼吸困难病因诊断——心内科评估
精品课程(7)
肺功能检查
精品课程(6)
呼吸困难影像学诊断策略
精品课程(5)
低氧血症的诊断思路
精品课程(4)
呼吸系统相关疾病多学科合作的思考
精品课程(3)
临床思维训练总论(下)
精品课程(2)
临床思维训练总论(中)
精品课程(1)
临床思维训练总论(上)
Copyright?医学苑
转载事宜请留言
获得授权后方可转载
本平台所使用的视频、语音、图片及音乐等属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若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授权事宜。
欢迎大家后台回复参与讨论!
互动方式
进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mzl/6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