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煎饼 >> 煎饼成分 >> 正文 >> 正文

比都挺好还扎心,大鹏在吉祥如意里

来源:煎饼 时间:2025/1/26
大鹏,本名董成鹏,从主持人出道,曾经拜师赵本山。来自东北黑土地的滋养,让他从出现在观众视线里就自带喜感。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样一个看起来插科打诨的大鹏拍出了豆瓣评分8.1的《吉祥如意》,这部如纪实片也如剧情片的电影完全没有了过往大鹏特有的取悦市场的味道,用犀利的镜头拍出了家长里短的人情冷暖。相比于之前5.8分的《煎饼侠》和6.6分的《缝纫机乐队》,《吉祥如意》算是大鹏人到中年时的一次涅槃。在年春节倒计时的第十天,中国人亲情氛围最浓郁的时候,大鹏把亲情温暖背后狼狈的一面展现在大家面前。一时间竟然让人想起《都挺好》中苏大强和苏明玉因为房子而产生争执的场面,莫名有一种剧本照进现实的感觉。原来,家人的温情背后,也纠缠着数不清的柴米油盐、人情往来、利益流转。《吉祥如意》分为“吉祥”和“如意”两部分,前一部分讲述了因姥姥去世生病的王吉祥无人赡养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后一部分则是记录了导演大鹏拍摄这部影片的过程,这部影片在春节前夕,引起的共鸣感也尤为强烈,这个东北的普通家庭像极了无数传统大家庭的缩影。“一部不像是大鹏拍的电影”《吉祥如意》上映之后,观众最多的评价就是“不像是大鹏拍的电影”,甚至在樱桃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身后还传来观众的声音--“我以为这是一部喜剧”。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毕竟从《煎饼侠》开始,大鹏的导演之路赢了票房却输了口碑,他也被贴上“贩卖情怀”“过度宣传”的标签,一度不被看做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片导演。年,大鹏筹备拍摄《缝纫机乐队》的时候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出于对感情深厚的姥姥的思念,他决定拍摄一部记录陪伴姥姥过年的片子。后来,《缝纫机乐队》虽然让观众少了几分对大鹏的偏见,却仍然只能称得上是一部及格线左右的影片,没能让大鹏“翻身”。但《姥姥》这个项目却因为拍摄对象姥姥的去世转而将镜头朝向三舅王吉祥,围绕这个普通家庭发生的一系列家长里短,成了大鹏镜头下的电影《吉祥如意》,成了大鹏颠覆性的一部作品。《吉祥如意》的前身《吉祥》凭借48分钟的短片段获得了最佳创作短片奖。随后,融入了《如意》部分,电影《吉祥如意》更加完整地对《吉祥》中的问题做出了解答,而大鹏也凭借这部影片从一个“不入流”的商业片导演,成为了一个有追求的导演。不知道是不是在生死面前,人的思考深度就有了,原本拍摄初衷在于展现过年的“团圆与温暖”,随着姥姥的去世,大鹏忽然决定拍一场“天意”,也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亲情另一面的撕扯和狼狈。在阖家欢乐的商业电影中兜转太久,《吉祥如意》的出现成功展现出了大鹏更加靠近现实的另一面,虽然过程多“不如意”多意外,但大鹏的确是从他从未涉及过的文艺片方向完成了职业困境的突围。既不吉祥也不如意的故事话说回这部电影,片名《吉祥如意》四个字满是过年的欢愉气息,但电影海报中“吉祥如意”的窗花却将父女分隔两边,似乎早已预示了这是一个既不吉祥也不如意的故事。患病前孝顺能干、照顾兄弟姐妹不遗余力的王吉祥是全家人的骄傲,但随着一直照顾他的母亲的去世,他转眼成为了家里人的“累赘”。二哥二嫂照顾王吉祥二十多年,不愿意再继续闹腾的“不安生”的生活,想要把他推给王吉祥的女儿丽丽。如今已经36岁的丽丽,上有老下有小还要打工,没有能力再承担这样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甚至期盼让早已与父亲离婚的母亲来分担自己的“义务”。这个大家庭中唱黑脸的、唱白脸的、数列付出的、推卸责任的每个亲属都有无奈亦有冷漠,相信现实生活中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或者家人的影子。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看,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生活和难处,掰扯不清对错,只能说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令人记忆深刻的是,在电影的后半部分,真正的丽丽突然返家,这是她十几年来首次回到老家,这种场面对于外漂族很扎心,电影里真实的丽丽和演员丽丽都难辨真假。刘陆饰演的丽丽会一见到父亲就流泪,会无奈地问二婶“他(父亲)为什么不记得我了?”,在听到父亲喊错名字的时候愣愣的不知所措。但当真正的丽丽到来时,观众才发现,王吉祥一眼就可以认出自己的女儿,丽丽与父亲的关系也远比想象中亲密,她会第一时间抱住父亲问“是不是想我了”,会挽着手陪父亲遛弯、看小孩滑冰,他们之间并没有因为十年未见而变得疏离和满是隔阂。正如无法和王吉祥如同真正的父女一样相处,刘陆在见到真丽丽的时候,即便揣摩了许久依然还是问出了那句“我还是不能理解你为什么十年都不回家呢?”。这是电影里很有意思的一个片段,你看,就算是放在同一身份背景下,刘陆也不能真的理解和变成“丽丽”。“年夜饭”的那场戏中,刘陆似乎同丽丽找到了共鸣。刘陆成为丽丽的替身在家人的摩擦中不断地向付出多年的二叔二婶磕头道歉,然后逃也似的离开了房间。一墙之隔,墙的一边家人们的争执还在继续,另一边刘陆和丽丽坐在同一张床上一个低头抽烟一个摆弄手机,这时并肩无言的两个人做了同样的选择--“逃避”。或许很多人觉得丽丽的表现太过于冷漠,但她更像是玩着手机不动声色地逃避着外面争吵。我想她甚至是有些许庆幸的,如果在外面承受这场“苦难”的是自己,她永远不能像演员一样在这顿“年夜饭”上一走了之。不是说“逃避”是一件正确的事情,只是对于在外漂泊的丽丽而言,她经历了结婚生子、抚养孩子、经历了母亲癌症去世,十年来的生活可能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顺遂甚至是一团乱麻,所以她的“逃避”并不是不能理解的,反而是如今大部分在外漂泊族的一种常态。这部影片中,母子、兄弟姐妹、父女这三种感情始终相互彷徨交错着,他们之间的亲情毋庸置疑。但亲情太过复杂,抛开利益纠葛不讲,亲情之外还有亲情,生活之外也还有生活,眼前的小村子里是王吉祥是生活的全部,但走出这里每个人又有新的责任和负担,他们做出的一切选择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白对错,镜头前互相推责,背后却也并不缺乏无奈。吉祥如意是不变的期盼从王吉祥一个人在大雪中喊着“文武香贵”开始,到王吉祥一个人走在大雪中沉默结束,这部影片对王吉祥的归宿留下了悬念。但电影之外,大鹏却透露了现实的结局。在大鹏表示愿意负担三舅(王吉祥)的生活并且找了一众敬老院之后,王吉祥的四个兄弟姐妹却拒绝了他的提议,并且决定每人三个月照顾王吉祥。尽管镜头下,家人们为了王吉祥的赡养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甚至翻出陈年旧事、房子、母亲的医疗花费来彼此攻击,但是真正落到实处来他们还是割舍不下兄弟亲情。就好像影片中,四妹王吉香一再强调,母亲去世后家庭就没了中心,就会“树倒猢狲散。现实却是,他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自己的母亲。《吉祥如意》不论从片名还是与片名不符的故事发展都让人不禁想起去年矛盾不断的《都挺好》。虽然《都挺好》中,患病的苏大强转眼从“挑事主力”变成了“暖心老父亲”,苏明玉隔着半生的委屈,因为父亲的一次暖心之举,甘愿放弃光辉的事业化身樊胜美的“合家欢”大结局槽点十足。但其中亲情可以跨越一切误解的内核却意外地产生了共鸣。当亲人遭遇意外时,大家想的永远是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放弃。即便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家人们还是不愿意将王吉祥送往养老院;即便怨恨了原生家庭半辈子,苏明玉依然竭尽全力哪怕是放弃工作也要带苏大强看病;即便现实中的丽丽承受着给癌症母亲治病的经济压力依然拒绝大鹏的“片酬”,只一句“出镜是因为你是我的弟弟”。其实,亲情之中并不缺乏利益纠缠、抱怨和撕扯,但温暖永远是亲情的底色,是无论如何都割舍不下的。《吉祥如意》的最后是以一段家庭录像带结尾,这是大鹏最开始想拍的东西,吃着包子的王吉祥、还能走动的姥姥,以及镜中手持DV的大鹏自己,姥姥推开门展示出她很喜欢的门后的那张门贴“吉祥如意”。虽然随着姥姥的去世,这样的场景再难出现,但“吉祥如意”从来不会因此不再成为他们的期盼。其实,从《吉祥如意》中也不难找到自己或者家人的影子,聚在一起的家人们总是在抱怨着唠叨着甚至撕扯着,但依然会继续陪伴在一起,所以更多的人,即便远在异乡依旧期盼着“团圆”,而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能迅速凝结,然后手牵手一起度过的,这就是家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sb/9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