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最独特的一个省份——河北省,环抱北京,东连天津、南衔山东、河南,西倚山西,北有内蒙古,东北部与辽宁相接,虽然周围有这么多兄弟省,但河北省好像依然没有什么存在感。尤其是在“美食”方面,河南有胡辣汤、生煎包……北京有烤鸭、卤煮、炒肝……山东有煎饼、甏肉干饭、老豆腐……而河北,广为人知的就只有“驴肉火烧”了,老生常谈的“天上龙肉,地下驴肉”证明,看似土得掉渣的驴肉火烧,实则非常酥脆+香嫩,口感绝对为上品,无论是保定“驴火”,还是河间的“驴火”,在整个华北平原地区都广受欢迎。其实除了“驴火”之外,在河北还有一种火遍全国的美食——“正宗安徽牛肉板面”。如果要问哪里的“安徽板面”最正宗,大部分人回答的都是“河北石家庄”。是的你没听错,你常吃的——河北省正宗安徽牛肉板面。“正宗安徽牛肉板面”最早的发源地,的确是在安徽的太和县,不过人家当地吃的是“羊肉板面”,但公认的是,板面确实是在河北的地界上发扬光大的,只不过因为羊肉的膻味使很多人难以接受,后来改成大伙都可以接受的牛肉罢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安徽人民不窝心吗?实际上皖南和皖北地界比较尴尬,虽为一省,实际上却有着南北方之分,皖北地区表示我们只吃“羊肉板面”,牛肉的跟我们没关系,皖南地区的安徽人就更不用说了,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板面这种食物。图为皖南皖北文化分界处就像是甘肃人民开的《兰州拉面馆》一样。关于外省板面火在河北,我特地问了一位河北的朋友,他是这么跟我分析的:如果非要刨根问底的话,最大的可能就是,板面的做法简单,本来就符合大众口味,对于喜好面食的河北,受欢迎也是自然的。再加上河北本地美食稀缺,对于外部美食文化接纳性强,“安徽板面”轻易地扎根在河北,也算是情理之中。不信可以让“板面”去其它省份试试,天津的煎饼果子干不干?问问河南的胡辣汤干不干?东北的锅包肉干不干?北京的卤煮火烧干不干……也对,本地的美食特产竞争还那么激烈,哪能给“外来户”机会!河北省地势优越,又紧邻首都北京,为什么能发展得如此低调呢?简单来说,还是河北人民的归属感太低,从清代开始,河北省就经历过太多的动荡,光是省会就换了9次,从最开始的保定,迁至天津-北平(京)-天津-保定-邢台-北平-天津-保定-石家庄,每一次走马灯似的动迁,对河北省文化造成的影响都是大范围的。在中国没有河北菜,没有河北方言,他们出门都是这么自我介绍的:我是保定人,我是石家庄人,我是秦皇岛人……鲜有直接说自己是河北人的。其实要说河北省没有上得了台面的美食,难免有些断章取义了,实际上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文化沉淀,当地的美食小吃也有不少,像驴杂汤、驴肉焖子、驴打滚等,我都在当地吃过,味道也是数一数二的。历史上保定一直是河北的省会,所以从一定的角度来理解,保定菜就是河北菜系。其实就是缺少一个好的契机,来让整个河北省的小吃凝聚到一起,发扬光大,归根结底,可能还是缺少的那一份“归属认同感”吧。本文由轻肥食谱原创,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ff/9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