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脉通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胸片中通常观察不到支气管,当肺实质出现密度影时,可见支气管。空气支气管征是指在不透亮的(高密度)不含空气的肺组织的衬托下,支气管(低密度)显示为充气的结构。这种征象表明:(a)近侧支气管通畅,(b)肺泡内的空气被吸收(肺不张)或被取代(如,肺炎)或这些过程都存在。在少见病例(如淋巴瘤)中空气的消失是显著的间质膨胀的结果。
图1a-c空气支气管征。a.乳腺癌放疗患者的胸部X线片。右上肺叶因放射性肺炎导致的实变伴空气支气管征。b.CT显示空气支气管征。C.图解空气支气管征。
病理机制
空气支气管征的显示,就其物理原因而言,主要是支气管周围肺组织因各种原因所致气体含量减少,使密度增高,而此时病变肺组织中的支气管内气体无明显减少,两者形成密度对比而成。就其发病部位而言,以肺实质病变为主,但也有近端支气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导致远端肺实质炎症与肺不张,而病变区支气管内仍残留有空气,形成空气支气管征。
意义
空气支气管征的最常见原因是肺炎和肺泡型肺水肿。合并肺不张时,提示支气管在其开口处并未阻塞。间质纤维化和某些肿瘤也可产生空气支气管征。虽然肿瘤往往是实性肿块,但淋巴瘤和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特征也与空气支气管征相关。
以下是一则发表于NEJM上的病例
女性,26岁,既往有狼疮性肾炎演变成终末期肾脏病史,因发热、咳嗽和气短3天余而就诊。
不久,患者开始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而进行机械通气,因通气失败效果不佳又改为体外膜肺通气(ECMO)。通过双腔ECMO导管放置在右颈内静脉引流上、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的血液。
床边X线胸片检查结果显示:双侧胸廓呈现大范围的实变,与相邻的含气支气管形成鲜明的对比(图2)。
图2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结果显示卡他莫拉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诊断:卡他莫拉菌伴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空气支气管征。
治疗:随后,该患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同时,还接受血液透析及其他支持性的治疗。9天后,该患者成功暂停体外膜肺通气(ECMO),并于4天前脱机自主呼吸。出院后,在6个月的随访中,该患者康复良好。
参考文献:
1.Tucson.AirBronchogram.NEnglJMedDec31;(27):
2.HansellDMet,al.FleischnerSociety:glossaryoftermsforthoracicimaging.
3.OktayAlg?n,et.Signsinchestimaging.DiagnIntervRadiol;17:18–29
投稿邮箱:tougao
medlive.cn,期待您的来稿!医脉通小编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