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围血管?
门诊看病的患者有时看到周围血管科的牌子,很多会发出一系列疑问,这是个啥科室?看啥病啊?怎么没怎么听说过?甚至有的朋友会走进门诊打听打听,趁此机会,我们为大家简单介绍介绍:
血管是血液流过的一系列管道,老百姓中多流行着这么一句话人“人老,先老血管”,因此血管的问题就是我们临床绝大多数疾病的根源,大家也多有听闻,心梗、脑梗、脑出血等等。
所谓周围血管是指除心脏和脑血管以外的躯干和四肢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及淋巴管。
那么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什么疾病应该来周围血管科就诊,大家接着向下阅读:
动脉疾病:
①颈部动脉疾病:
颈动脉斑块、狭窄、闭塞(是不是您的体检报告上也这么描述呢?那就来看周围血管科);
脑梗死(没想到吧,很多脑梗死的原因来自颈动脉)。
②上肢动脉疾病:
锁骨下动脉狭窄:主要表现为上肢无力、发凉、麻木,尤其在上肢活动的时候表现的更明显哦;
雷诺综合征:天气变冷、情绪应激时指端颜色苍白-紫绀-潮红,还会出现指端的麻木,刺痛哦;
胸廓出口综合征:慢性、长期的手指麻木刺痛,在引导手臂到肩部或者高举上臂时,麻木疼痛开始出现和加剧。
③胸腹动脉疾病:
主动脉瘤:种类有很多,此种疾病死亡率极高,如果您出现胸痛、腹痛、腰背痛,一般检查以后又没有发现问题,那您应该专门检查一下此种疾病。大家不要害怕哦,动脉瘤并不是一种肿瘤哦!
主动脉硬化狭窄:随着年纪的增加,我们的血管的会慢慢出现动脉硬化,如果您体检发现您的主动脉出现硬化狭窄,并且出现了胸腹部的不适和下肢的发凉、麻木、疼痛,那么您也该来周围血管科门诊了。
内脏动脉瘤、狭窄:内脏动脉是给我们肚子里的五脏六腑提供血液的,如果这些血管出现问题,我们的五脏六腑因为没有血液就会出现问题,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症状。比如消化不良(肚子疼、拉肚子)、多种药物无法控制的高血压(是不是没想到,难治性的高血压要记得检查一下肾动脉哦!)
④下肢动脉疾病
下肢动脉的硬化狭窄、闭塞:
症状:下肢肤色苍黄、皮肤菲薄、汗毛脱落;下肢怕凉、刺痛、麻木、间歇性跛行(在行走一段距离以后出现臀部、大腿、小腿的疼痛不适不能继续活动,休息一段时间后症状消失可以继续行走,但是相同的距离后又出现疼痛不适);足背、胫后动脉搏动减弱甚至消失;肢体远端疼痛难忍,夜不能眠,甚至趾端发黑坏死。
急性下肢缺血:突然出现小腿、足部、足趾的疼痛,痛不可忍;同时出现皮肤苍白甚至花斑、小腿以远麻木。这种情况应马上就诊,直接来周围血管科。
静脉疾病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多发生于持久站立工作或重体力劳动者,如售货员、教师及搬运工、军人等。女性生育多胎者及明显肥胖的人也较多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的迂曲扩张,严重者如“蚯蚓状”外观,早期可仅有外观上的改变,或久站后小腿酸胀感,晚期则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小腿水肿、皮肤色素沉着、脂质硬皮病、淤积性皮炎、慢性湿疹、慢性溃疡经久不愈(俗称“老烂脚”)甚至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症状包括了下肢浅静脉扩张或曲张、腿部乏力、沉重、胀痛、水肿、腿部皮肤营养性改变(皮肤出现褐色改变)和静脉性溃疡(俗称「老烂脚」)。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长期卧床、术后制动、乘坐交通工具的人群,下肢或小腿突然肿胀、疼痛、颜色发红或苍白;小腿局部压痛或行走时疼痛。
淋巴疾病:
急性网状淋巴管炎(丹毒)
皮肤突然成片发红,色如涂丹;初起常有突然胃寒,高热,胃纳不香等症状。局部皮肤片状红疹,表面紧张光亮,略高于皮肤,摸之灼手,边界清楚,压之褪色,热重时出现紫斑,压之不褪色,触痛明显;严重者,红斑处可发紫癜,水泡,甚至皮肤坏死,常合并患处淋巴结肿大疼痛。
淋巴水肿:
人群:肿瘤术后(乳腺癌、妇科肿瘤等),反复发作的丹毒,丝虫感染。
症状:皮肤和皮下组织增生,皮肤增厚、皮肤粗糙,皱纹加深,早期的四肢肿胀,晚期的肿胀明显,表皮粗糙。
结语
关于周围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就介绍到这了,您是否能大概了解了呢?周围血管病,生活中离我们并不遥远哦。
周围血管病专家:曹建春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门诊患者就诊须知
曹建春主任医师治疗肢体继发性淋巴水肿经验病案分享:曹建春主任医师辩证治疗臁疮1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7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