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治疗 >> 正文 >> 正文

癌症恶性腹水之处理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18-12-27

腹水是晚期癌症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在所有腹水成因中恶性肿瘤所造成的约佔10%;约有15-50%的癌症病患,在整个临床病程中会产生恶性腹水。整体而言,恶性腹水是一个预后不良的晚期癌症症状,病人1年的存活率约40%,3年的存活率则不到10%。有些癌症常会产生恶性腹水,譬如卵巢癌患者约30%,末期卵巢癌患者超过60%有大量的恶性腹水。整体而言,上皮性癌症(譬如卵巢癌、子宫内膜癌、乳癌、结肠癌、胃癌、胰脏癌等)约佔恶性腹水成因的80%,其他如恶性间皮瘤、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摄护腺癌、多发性骨髓瘤、恶性黑色素瘤等也偶见恶性腹水的表现。

恶性腹水的病因与分型恶性腹水可能肇因于原发性腹膜肿瘤,如恶性间皮瘤等,也会因继发性转移性肿瘤或淋巴结侵犯等而发生。当恶性肿瘤造成微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富含蛋白质的细胞外液,便会渗入腹膜腔。肿瘤产生肝脏转移时,由于肿瘤压迫或阻塞肝门静脉,造成门脉高压,水静压上升而迫使血管内液渗入腹膜腔。其他如恶性肿瘤侵犯淋巴结,造成淋巴管破坏,可产生乳糜性(chylous)腹水。

恶性腹水的的分型恶性腹水可分为四型,一、中央型;二、周边型;三、中央与周边混合型;四、乳糜型。「中央型」恶性腹水约佔15%,其成因与原发性肝脏疾病类似,由于肿瘤侵犯肝实质,造成肝门静脉或淋巴管之压迫,因此水静压上升;此外,可能同时合併白蛋白合成量降低与肿瘤异化作用增加,造成渗透压下降。「周边型」恶性腹水约佔50%,最为常见,转移的肿瘤细胞堆积在腹膜表面,一则释出血管活性物质,影响微血管通透性,二则干扰或阻塞静脉或淋巴引流,造成恶性腹水。「混合型」恶性腹水约佔15%,合併中央型与周边型腹水,亦即合併有肝脏与腹膜的肿瘤侵犯。「乳糜型」恶性腹水常见于后腹腔肿瘤,由于后腹腔淋巴结或胰脏肿块,造成淋巴回流阻塞,或甚至肿瘤直接侵犯破坏淋巴管造成恶性腹水。

腹水的临床鑑别诊断由于不同的腹水的病理生理成因,有不同的临床处置原则,首先应先排除或确定是否为「非恶性腹水」(约佔90%之腹水成因),譬如:肝硬化合併门脉高压症、肝门静脉血栓、肝静脉阻塞、鬱血性心衰竭、肾病症候群、胰脏炎、细菌腹膜炎、结核菌腹膜炎、肠穿孔等,上述原因均可造成各种「非恶性」腹水,应根据基本成因加以治疗。

恶性腹水的诊断一般有腹水产生的患者,会出现腹胀、腹部不适、无法解释的腰围或体重增加、胃食道逆流造成心窝灼热感、或呼吸喘促等症状。身体检查病患平躺时,视诊可见腹部突出,叩诊发现腰部钝音增加;平躺与侧躺姿势改变时,可发现移动性钝音;两人协同检查,一人沿腹部中线施压,另一人摇动腰部两侧,可发现液体波动感;对明显血管増生的肿瘤(肝细胞癌、转移肾细胞癌等)听诊可能发现血流杂音。大量腹水时也可能合併其他身体表徵,譬如:肝脏肿大、肚脐凹窝变平或凸出、股沟疝气、阴囊水肿、腹壁静脉曲张、下肢水肿、肋膜腔积水、颈静脉鼓胀、最大心搏点向外上位移、流汗减少等。

影像医学检查大量腹水产生时,腹部X光摄影可以发现毛玻璃样的模糊,肠道鼓胀,且腰大肌之轮廓消失等。腹部超音波检查是侦测有无腹水的重要工具,少量腹水时常聚积于Morrison氏凹窝或肝脏表面周围,超音波检查同时可以做为腹水穿刺检查的重要导引工具。腹部与骨盆腔电脑断层扫描亦可清晰地侦测腹水的存在。腹水穿刺检查每一位新诊断的腹水病患均应进行此项检查。必要时可以超音波导引选取穿刺点。常用的穿刺位置,可在病患採坐姿且膀胱尿液排空时,由肚脐与耻骨联合处之中点穿刺,另外也可由左下腹或右下腹之中前腋线处穿刺,穿刺时应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常用16至18号针头之Angiocath接20毫升之空针筒进行穿刺。穿刺前应先充分说明可能的合併症,譬如:穿刺孔渗液、出血、感染(腹膜炎)、中空内脏(肠道)穿孔等。穿刺取得50至毫升腹水,进行必要的检查项目,包括(1)颜色与外观,(2)细胞学检查,(3)白血球细胞数目与分类,(4)腹水的总蛋白质浓度,(5)血清与腹水间之白蛋白梯度(SAAG,serum-ascitesalbumingradient)。其他选项包括:疑似或要排除感染因素时,应进行革兰氏染色与细菌培养、霉菌培养、耐酸性杆菌抹片染色,与结核菌(TB)培养等。重要的常用腹水生化学检查(LDH,amylase,glucose,triglyceride等)或腹水之肿瘤标记(CA,CEA等)也提供重要的参考。

最典型的「恶性腹水」检查结果,外观为带血红色,细胞学检查呈阳性,嗜中性白血球数目并无升高现象(</mm3),且最常见的「周边型」腹水为渗液性(exudative),总蛋白浓度大于2.5g/dL,而SAAG(血清与腹水间之白蛋白梯度)则小于1.1g/dL。腹水的颜色与外观一般可做为初步的参考,譬如:血红色意味著可能系恶性腹水或结核菌感染;黏液性意味著可能系恶性腹水或结核菌感染;黏液性意味著转移的黏液性结肠癌或胃癌,或腹膜之pseudomyxomaperitonei等;乳白混浊性则意味著乳糜性(chylous)腹水,可以用脂肪染色(sudanblack等)或检查triglyceride浓度来证明;混浊不透明性,化脓性感染或恶性腹水均可能;带胆汁颜色,则恶性腹水或前次穿刺造成的受伤均有可能。恶性腹水的细胞学检查整体阳性率仅约50%,一般言之,「周边型」或「混合型」恶性腹水之阳性率较高,而「中央型」或「乳糜型」恶性腹水之阳性率则偏低,若能增加送检腹水的总量体积至1升左右,则可提升阳性率至约80-%。此外,腹膜切片的阳性率也只约50%左右,反之,结核菌腹膜炎,腹膜切片病理检查的阳性率则将近%。恶性腹水的细胞学鑑别诊断中,也应注意区分脱落的间皮细胞以降低伪阳性。腹水分析中白血球的数目与分类,併用染色(革兰氏与耐酸性杆菌AFB染色)与培养,是排除感染症的重要步骤。一般言之,腹水中白血球总数大于-/mm3,或嗜中性白血球数目超过-/mm3,则显示细菌性腹膜炎的可能;单核球増多时,应考虑结核菌腹膜炎。细菌培养时,可在患者床边抽出腹水时,直接分别各打10毫升腹水入嗜氧与厌氧的血液培养瓶中,阳性率可提升至约90%。腹水的蛋白质浓度一般提供了腹水分类的重要参考。最常见的「周边型」恶性腹水属于渗液性,腹水中蛋白浓度上升(>2.5g/dL),或腹水/血清之蛋白比值>50%,此时SAAG则降低(<1.1g/dL)。反之,「中央型」或「混合型」之恶性腹水,则属渗透性的(transudative),腹水中蛋白浓度较低(<2.5g/dL),或腹水/血清之蛋白比值较低<50%,此时SAAG则较高(≧1.1g/dL)。

恶性腹水的治疗处置原则恶性腹水的最重要治疗目标为「症状缓解」,因此当患者无腹水相关症状或症状轻微时,其实不需要治疗;反之,当患者产生腹水相关的症状时,譬如:呼吸喘促、食欲不振、腹部胀痛、易饱胀感、疲倦、日常活动耐受性降低等,症状明显时则需要积极介入治疗。恶性腹水治疗的选项包括:(一)保守疗法与药物治疗-包括限盐、限水,加上利尿剂的使用;(二)治疗性的腹水抽取;(三)外科手术疗法,副作用较大且较少使用;(四)有效治疗产生腹水的恶性肿瘤。若能对化学治疗敏感性之癌症,诸如:卵巢癌、乳癌、恶性淋巴癌、胃癌、结肠癌等,提供有效的化学治疗,一般可在数週内抑制腹水的进一步产生,而达到症状缓解的目的。限盐、限水合併利尿剂的使用对中央型或混合型的恶性腹水较为适用,限制盐分的摄取(每天低于mmol),对有明显低血钠(小于mmol/L)的患者,也同时需要限水。利尿剂的使用以「缓和(缓慢与渐进式)」利尿为主,首选利尿剂为spironolactone(aldactone)-mg/day,有时初期需额外併用loop型利尿剂furosemide(lasix)40-80mg/day,但应特别注意避免过度利尿,否则反而易造成电解质不平衡,肾前型高尿素氮血症,甚至使肝脑症候恶化。利尿剂使用期间,也可能造成干扰睡眠、皮肤乾燥、疲倦、低血压等副作用,且应避免食用代盐(钾盐)併用spironolactone,避免行动不便者或尿路出口阻塞(如良性摄护腺増生肥大的老年人)之虞的患者使用强力利尿剂,且应注意多重药物之交互作用。

治疗性腹水抽取术主要的适应症在于病患有明显的呼吸喘促、且活动耐受性差、腹部胀痛等临床症状,且利尿剂使用失效时,腹水抽取可快速减轻恶性腹水症状,有效的缩短住院期间。一次大量腹水引流可达5公升左右,尤其对已有周边水肿的病患,血液循环量足够,一般而言对大量腹水引流之耐受性较佳。若病患经济许可,平均每抽取1公升腹水之后,可给予静脉输注约6公克左右之白蛋白,以维持身体有效循环体积。

恶性腹水的外科疗法恶性腹水的手术疗法,早期主要施行腹膜-静脉引流手术,譬如Denver或Leveen引流等,将恶性腹水疏导引入内颈静脉,但合併症相当高,如:瀰漫性血管内凝血症(约50%)、上消化道出血(约45%)、败血症(约20%)、血栓合併症(约10%)等,手术相关死亡率高(约15%),且使用效期短,通常只可维持3-4週。另外一种外科方式是在局部麻醉下置放Tenckhoff导管,置放之后可以反覆使用多次地抽取大量腹水,长期需要腹水引流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总之,恶性腹水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当癌症患者有腹水产生时,应先排除非恶性肿瘤的腹水成因。恶性腹水治疗之目标以缓解症状为首要,处置方式除了限盐限水、适当的使用利尿剂、治疗性的腹水抽取引流术之外,应考虑是否能给予患者所罹患癌症有效的治疗,以减缓腹水的产生、延长患者的生命,并改善生活品质。

赞赏

长按







































夫奇银屑胶囊
治白癜风济南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