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治疗 >> 正文 >> 正文

指南共识lTurner综合征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18-7-8

第一部分链接:

指南共识l儿科Turner综合征诊疗共识1/2(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标红)

Turner综合征的定义

Turn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Turner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

Turner综合征的诊断

Turner综合征的治疗

Turner综合征的长期随访监测

Turner综合征的转诊

Turner综合征的产前诊断

Turner综合征的诊断

女性患者出现以下表现,可考虑诊断Turner综合征。

1.难以解释的生长落后。

2.有性腺发育不良表现:缺乏第二性征、青春发育或初潮延迟、原发性闭经和不育。

3.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临床特征:新生儿期手足水肿、项部皮肤增厚,特殊躯体特征:颈蹼、后发际低、耳位低、小下颌、肘外翻、指甲发育不良、色素痣、高腭弓、第四掌骨短、脊柱侧凸,先天性心血管异常如左心异常、主动脉瓣异常、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缩窄、主动脉弓延长,肾发育异常,慢性中耳炎,传导性或感音性耳聋,学习障碍特别是视觉空间或非语言技巧障碍等。

4.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有一条X染色体,另一条X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或存在其他结构异常,伴或不伴细胞系的嵌合。

5.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雌激素水平低。

6.盆腔B超提示子宫卵巢发育不良。

20%~30%的Turner综合征在新生儿期因出现典型的淋巴水肿、颈蹼、主动脉缩窄而被诊断;35%的Turner综合征因身材矮小,伴或不伴特殊躯体特征而在儿童期被诊断;大多数患者因性发育迟缓、停滞,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不孕不育而于青春期或成人期被诊断。

Turner综合征的治疗

Turner综合征的治疗目的是:提高患者最终成人身高;诱导性发育,维持第二性征,使子宫正常发育;提高骨密度,促其达到峰值骨量;防治各种并发症。因Turner综合征可累及多器官系统;部分并发症随年龄增长而发生风险增加;在不同年龄段,面临不同的神经心理问题,因此为提高Turner综合征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患者的治疗需多学科合作,团队诊疗。

第一方面:促生长治疗

一、rhGH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年批准将rhGH用于改善Turner综合征患者成人期身高。已证实rhGH可有效增加Turner综合征的成人身高,但身高的获益程度取决于治疗开始时的身高、遗传身高、治疗时的年龄、疗程以及剂量等因素。

1.rhGH起治年龄:

目前世界范围内尚未建立统一的Turner综合征开始rhGH治疗的最佳起始年龄。本共识建议Turner综合征一旦出现生长障碍或身高位于正常女性儿童生长曲线的第5百分位数以下时,即可开始rhGH治疗。一般在4~6岁,甚至可在2岁时开始治疗。

2.rhGH治疗剂量:

推荐剂量:0.35~0.47mg/(kg·周),相当于0.15~0.2U/(kg·d)。最大量不宜超过0.47mg/(kg·周),相当于0.2U/(kg·d)。

治疗过程中可根据患者的生长情况及血清IGF1水平进行剂量调整。关于Turner综合征患者长效rhGH的治疗剂量,尚在探索中。

3.rhGH治疗终止:

达到满意身高或生长潜能已较小(骨龄≥14岁,年生长速率2cm/年),可考虑停用rhGH治疗。

4.rhGH安全性:

与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特发性矮身材相比,Turner综合征患者rhGH治疗期间,颅高压、股骨头滑脱、胰腺炎的发生风险增高;可能导致脊柱侧凸的发生和进展以及手脚变大。rhGH治疗可刺激黑色素细胞生长,但不会增加色素痣的数目,也不会刺激其恶变。没有证据表明rhGH治疗增加Turner综合征患者肿瘤的发生风险。大多数研究显示rhGH治疗不会加剧糖代谢异常,但因Turner综合征本身糖代谢异常的风险较高,rhGH是否增加2型糖尿病的风险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5.rhGH治疗监测:

rhGH治疗需在儿科内分泌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并且每3~6个月进行生长发育、性发育、甲状腺功能、血糖和胰岛素、HbA1C、IGF1水平、脊柱侧凸和后凸等监测。建议在rhGH治疗期间,IGF1水平不宜持续高于2倍的标准差积分(SDS),若IGF13SDS,应减量使用rhGH甚至暂停并观察;若IGF1在2~3SDS之间,应根据临床情况调整rhGH剂量并注意监测IGF1水平。若rhGH治疗开始时脊柱异常已经存在,或治疗过程中加重,须与整形外科合作商议治疗对策。部分患者可因rhGH治疗致颅面部比例改变,应定期至口腔正畸科随访。

二、联合用药

1.蛋白同化类固醇制剂:

该类药物与rhGH有协同促生长作用。国外多用氧雄龙,国内已有制剂为司坦唑醇。

联合治疗适用于年龄≥10岁,或单独应用rhGH治疗不能获得满意成人身高者。9岁以下Turner综合征通常单独应用rhGH治疗。

氧雄龙的剂量0.03~0.05mg/(kg·d)。治疗过程中,需注意男性化倾向(如阴蒂肥大、声音低沉、多毛、痤疮)和乳腺发育延迟等,并注意监测肝酶。司坦唑醇剂量与氧雄龙类同,建议以0.03mg/(kg·d)为宜。

2.雌激素:

不推荐在青春期前常规给予极低剂量雌激素来进一步促进生长。

第二方面:诱导性发育

雌激素替代治疗可诱导性发育,维持第二性征,使子宫正常发育,还可提高患者骨密度,促使其达到峰值骨量。雌激素替代治疗开始的时间以及药物的剂量、递增方案、剂型均需模拟正常的青春期发育进程。

1.雌激素替代治疗开始的年龄:

早期诊断的患者,推荐骨龄11~12岁时开始雌激素治疗。对诊断较晚,特别是青春期年龄诊断的患者,可权衡生长潜能和性发育的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

2.雌激素替代治疗前的监测:

开始雌激素治疗前(11岁或更早),需每年监测LH、FSH水平,了解有无自发性性发育的可能性(有研究显示,12岁时FSH10U/L提示可能出现自发性月经和规律周期)。

3.雌激素剂型:

雌激素剂型主要为经皮和口服雌激素。其中经皮雌激素因不经过肝脏代谢,是较好的激素替代药物。乙炔雌二醇是合成雌激素,目前已较少应用。结合雌激素因含有多种雌激素、黄体酮、雄激素,可干扰乳腺和子宫发育,不建议应用于儿童患者。经皮雌激素目前国内应用较少,多采用口服戊酸雌二醇或17-β雌二醇。尽量避免应用口服避孕药来达到青春期发育的目的。

4.雌激素替代治疗的剂量及疗程:

开始剂量为小剂量(成人替代剂量的1/10~1/8),然后每6个月增加1次剂量(25%~%),2~3年后逐步达到成人剂量(表1)。大多数治疗6个月内出现乳腺硬结,2年左右可至Tanner4期。子宫容积与所用雌激素的类型无关,与剂量和疗程有关。

但若患者仍有潜在的生长空间,低剂量雌激素可使用更长时间;若开始治疗时年龄已经偏大,至成人剂量的过程可适当缩短。

为维持正常的乳腺和子宫发育,推荐开始雌二醇治疗2年后或有突破性出血发生后,考虑加用孕激素建立人工周期,即模拟正常月经周期,每月服用雌激素21d,在第12天或2周末联用孕激素,联用8~10d同时停药,以产生撤退性出血。最好选用天然或接近天然的孕激素,如地屈孕酮或微粒化黄体酮。常用孕激素的种类及用法如表2。

5.雌激素替代治疗终止时间:

雌激素替代治疗需持续至正常绝经期,以维持女性化和防止骨质疏松。

6.雌激素替代治疗中的监测:

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随访及监测生长发育和乳腺、外阴、子宫发育情况及子宫厚度外,还应注意监测血压、肝功能、血脂及凝血功能等。在雌激素替代治疗期间,不建议常规监测LH、FSH水平(除非给予高剂量雌激素治疗,否则LH、FSH水平仍是高的)。

第三方面:其他治疗

一、并发症治疗

1.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

由于雌激素暴露不充分,Turner综合征患者可有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即使骨密度正常,Turner综合征患者骨折的风险亦会增加。骨折风险增加与骨密度低、父母骨折史、听力损害、年龄大等有关。

为帮助患者获得足够的骨矿物质自然生长,推荐青春期前,常规口服钙剂。25羟维生素D低的患者,可给予维生素D制剂口服,维持25羟维生素D的水平正常。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Turner综合征固有的皮质骨密度的减少可导致骨折增加。不建议应用二磷酸盐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年轻Turner综合征的骨量减少。二磷酸盐不能有效增加皮质骨密度,而且有下颌骨坏死、骨硬化病、症状性低钙、口服致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若已确定Turner综合征患者有骨质疏松,特别是有骨折风险或已经有低冲击骨折,可采用通常用于骨质疏松治疗的药物。

2.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若出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给予左甲状腺素钠补充治疗。存在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的患者按已有指南处理。Turner综合征患者肥胖发生率高于普通人群,建议给予积极的生活方式指导及干预,以控制体重;合并代谢综合征时,按代谢综合征诊疗共识诊疗。

3.针对心血管异常的治疗:

动态观察升主动脉直径1年,若Turner综合征特异性Z分数增加1或主动脉直径增加0.5cm(对15岁以上的Turner综合征有意义),则需积极药物治疗和外科咨询。16岁以上患者,升主动脉直径4cm或升主动脉的动脉大小指数(ASI)≥2.5cm/m2;16岁以下患者,Turner综合征特异性Z分数≥4.0,建议外科择期手术治疗。有主动脉扩张和(或)二叶主动脉瓣的Turner综合征患者,若出现急性主动脉夹层的症状,如胸、颈、肩、背、肋骨不适,特别是突然出现或症状较严重,应寻求积极诊治。没有心脏结构疾病的Turner综合征,需每年评估血压。若有高血压,可积极采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治疗。若心电图提示存在明显的QT间期延长,应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

4.针对眼、耳、口腔等畸形或视力、听力等问题:

建议至相应科室就诊、随访监测。

5.针对外周淋巴水肿的治疗:

建议观察随诊,严重者可给予绷带处理。利尿剂效果有限,可导致水、电解质失衡,应避免长期应用;避免血管外科手术。

6.针对神经心理问题的治疗:

注意筛查神经心理的异常。及时进行性发育治疗和积极筛查诊治听力受损等,可促进性心理和社会心理的适应过程。

二、预防性性腺切除

Turner综合征本身性腺母细胞瘤的发生率较低(约1%左右),但若患者含有Y染色体或来源于Y染色体的片段,其发生性腺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5%~30%。及时检出Y染色体或来源于Y染色体的片段,预防性切除双侧性腺,可预防性腺恶性肿

瘤的发生。

建议对标准核型分析中发现有Y染色体物质的Turner综合征患者做预防性性腺切除术。

随着新的分子诊断方法的广泛临床应用,Y染色体物质的检出率增加[49-50]。临床仅推荐对有男性化特征,但传统细胞遗传学和FISH分析中Y染色体物质阴性的个体,或含有标记染色体、环状染色体的Turner综合征患者,利用分子手段筛查Y染色体序列。若患者无男性化表现或标记染色体,仅靠DNA分析或FISH诊断隐匿性Y物质,其发病率和临床意义,均需进一步研究。

Turner综合征的长期随访监测

Turner综合征表型复杂多样,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某些症状的出现如主动脉扩张、高血压、糖尿病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且患者在不同年龄段面临不同的问题,如婴儿、儿童期生长落后,青春期性发育不良,成人期不孕不育等。因此,对Turner综合征的临床监测随访宜贯穿Turner综合征诊治的整个过程。主要的基线评估和监测开始时间及频率见表3。

此外,年长的Turner综合征患者还应注意筛查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有肾脏集合管系统异常者,尿路感染的筛查应更频繁。若诊断时无二叶主动脉瓣或其他明显心血管异常,应每5年给患儿做心脏超声或磁共振成像监测。有明显心血管缺陷的患者,需心血管专家持续进行个体化监测。

Turner综合征的转诊

Turner综合征患者的部分合并症在儿童青少年期尚未出现或发现。成人期Turner综合征不仅面临部分合并症发生率高的风险,而且健康状况下降、可存在多方面的社会心理问题、面临生育问题等。在已经完成生长和青春期诱导后(通常18岁左右),建议由儿科转至成人科室继续治疗监测。积极有效的转诊有助于提高Turner综合征患者的健康、生活质量和寿命。

转诊宜分阶段进行。儿科内分泌医师宜尽早(11~12岁)告知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合并症长期监测的重要性,并充分告知医学进展,包括辅助生殖的可能性。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仔细监测血压并积极治疗;继续服用雌激素治疗。评估患者是否仍需要健康问题的继续教育,是否准备好转诊,帮助制定成人期健康







































卡介苗疫苗
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单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25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