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治疗 >> 正文 >> 正文

霍金父亲与中国的故事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18-6-19

封面

弗兰克·霍金

霍金在21岁即确诊患上了“渐冻症”,医学名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属于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通常寿命在3-4年,只有10%的病例能存活10年以上,为什么霍金能在疾病诊断后生活55年。很多报道里有一些解读,但仍有一些细节不为常人所知。

霍金的医学家庭

有意思的是,霍金是出生在一个医学家庭。霍金的父亲弗兰克(FrankHawking)毕业于牛津大学医学院,医院工作。霍金的外公是一名医生,育有7个子女。虽然医生收入不错,但在上个世纪30年代,养育7个孩子的压力仍旧非常大。但外公非常有远见和胆识,成功的搞定了7个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霍金的母亲。当时英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极低,而霍妈妈则成功毕业于牛津大学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专业,当了一名税务师,可谓是相当厉害。

更巧的是,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霍金的母亲对医学也有很大兴趣,这使她后来放弃了税务师的工作,在英国国家医学研究所做了一名秘书,就是在这家医学研究所,霍金的父母相遇了...

(年轻时候的霍爸霍妈)

儿子史蒂芬·霍金与绝症斗争55年的秘密

作为1名医生父亲,Frank也希望儿子霍金将来学医。不过由于他的工作使他常常在全球各地做医疗援助,在家陪小霍金的时间非常有限,这样让霍金有充分的学习自由度。父亲希望儿子学好医学的启蒙课程生物和化学,但霍金小时候就表现出数学、物理的天赋。16岁的时候他和几个同学一起鼓捣出一台个人电脑,取名LUCE。那时是年,霍金被当地报纸称为“儿童科学家”。

(年轻时候的霍金·真帅)

年,霍金在剑桥读物理博士,学业上的才华几乎掩盖了他的一切缺陷。这时他已经开始逐渐表现出轻度口吃,但完全无人在意,包括身边最亲近的朋友,或许是因为太熟悉所以忽略了这些小问题。当时,父亲Frank刚刚从中东调查疾病归来,有几个月没有见到儿子,久别的相聚让他一下子就发现了儿子的异样。作为医生的职业本能,他初步认为儿子是感染了某种寄生虫。

不管怎样,我要搞明白儿子身上出了什么问题!

Frank医院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直到年,霍金才最终被确诊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latralsclrosis,ALS,也叫渐冻人症)。当时医生判断他还能活2年,这对21岁的霍金来说,无疑是命运的审判。他在自传中回忆:“为何我会这样离开?”

虽然很早坐上了轮椅,但那时只是行走困难,并不影响身体的其他功能,所以轮椅上的霍金继续着他的学霸模式。但直到年,霍金的双手也逐渐开始不听使唤...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罕见的运动神经元疾病。如果是儿童患者,通常来自遗传,所以症状从出生时即出现。但是成年后发病,症状常常很晚才出现,所以在40岁以后才发现症状的不在少数,很难早期确诊。

目前有关ALS的临床研究已经发现,越早诊断,病人的生存率越高。所以,霍金是一个幸运儿。患上ALS自然是不幸的,但是在21岁能获得最早的诊断,首先要感谢他父亲的细致判断。

接下来是霍金父亲Frank·霍金的故事。

弗兰克·霍金:1项发明拯救万中国人

Frank毕业于牛津大学医学院,本来可以做一名医生,但是一次非洲之行改变了他的想法。当时非洲疾病肆虐,个体治疗实在力不从心。回到英国后他感慨颇多,在热带病领域,研究大规模人群治疗方案,远比个体治疗行之有效。所以,Frank放弃了做一名热带病专科医生,转而从事医学研究。二战结束后,Frank担任了英国国家医学研究所的寄生虫系主任。

Frank的专业是热带病。热带病指的是各种寄生虫病和流行性、感染性疾病。而丝虫病正是当时全球流行的一种主要的热带病。面对这个全球难题,作为一名致力于医学研究的专家,Frank满脑袋思考的都是如何消灭这种疾病。当时医学上已经证明,乙胺嗪(DEC)这种药物治疗丝虫病非常有效。但是在实际中却遇到了很大的难题。

(我就是丝虫·本尊)

丝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疾病,患者在潜伏期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即使在丝虫病流行区,患者并不愿意吃药。乙胺嗪是一种无臭无味的药品,单独服用会产生呕吐等副作用,让人颇为不适。由于人是丝虫病的宿主之一,如果潜伏期病人不及时治疗,疾病传播的的速度会几何倍数递增。

(巴西丝虫感染的女孩)

Frank久经思考想出这样一个主意,能不能把药加在食盐里,通过食物摄入。为了证实可行性,他先做了一个实验,证明乙胺嗪在加热以及与食物一起加工后,并不改变药物活性。得到这个结果后,他立即远赴巴西,在巴西东部城市累西腓(Rcif,主要位于热带雨林地区),Frank开展了两次现场实验。结果发现,在食盐中掺药能非常快速有效地清除大范围丝虫病,研究实验获得巨大成功。

而远在太平洋另一边的中国,正值解放初期,丝虫病泛滥,全国估计有万丝虫病患者。

丝虫,像根蚕丝,它的幼虫叫微丝蚴,只有在显微镜下才看得见。微丝蚴在人体内不会长成成虫,必须通过蚊子叮咬病人,微丝蚴才能进入蚊子体内发育成感染性幼虫,再由蚊子叮咬人造成传染。丝虫寄主要寄生在人的淋巴系统中,通过繁殖增多后阻塞淋巴管致病。丝虫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淋巴结(淋巴管)炎、淋巴水肿(象皮肿)、乳糜尿、鞘膜积液等,患者因此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忍受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痛苦。

(丝虫感染导致下肢象皮肿)

年,山东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科研人员下乡查血,他们在邹县太平镇发现了一个叫郑成富的重症病人,他的双腿巨大畸形,像水缸一样粗,并伴有巨大阴囊象皮肿。当时,他已经结婚生子,妻子因不堪忍受其病体,离家而去。医务人员把他接到了济宁,为他精心制订了3次手术治疗方案,切除了40公斤重的赘生物。

年,在中英尚未建交之际,伦敦皇家学会和中国科学院促成了一项合作计划,派遣六位科学家来到中国进行科学交流,Frank正是六人之一。Frank和中国科学家讨论了在食盐中加入药物防治丝虫病的方法,但由于我国当时科学、卫生领域暂处于停滞状态,方案并未获得及时推广,仅仅是到丝虫病高发区的山东省进行了试点。当时山东全省估计有万丝虫病患者,每10个人就有一个病患。在推广含DEC的食盐后,6个月之内一个县就把感染率从9%降到了1%,6年后再也没有人感染这种病了。

从丝虫病根治到中英建交

鉴于山东试点的显著成效,同时正值中英外交关系的全面提升,年中国开始在全国丝虫病流行地区全面推广DEC盐,据政府估计覆盖人群超过1.9亿。效果非常理想,首先食盐中加入DEC,浓度比直接服药低得多,副作用几乎没有了。在这之前,大约有万中国人感染了这种疾病,而到了年,盐中就不再需要加入DEC了。年中国政府宣布根治了丝虫病,主要功臣就是DEC盐。

回到年,当年正值重大事件拉开大幕,进行这样的中英交流实属不易。这项活动在后来也被视作中英之间的“探路人”、外交“先锋”。英国是西方国家中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年中英正式建交,比美国要早7年。

食盐中掺药,看似简单,落实不易。

世卫组织估计,目前在非洲、南美洲和亚洲,仍有大约有1.2亿人感染了班氏丝虫或其它几种会导致象皮肿的寄生虫,约万人被影响或致残。在年,世界卫生大会(WorldHalthAssmbly,WHA)就定了在年消灭丝虫病的目标,现在来看基本无望实现。因为很多国家尤其是非洲和东南亚地区,没有强有力的执行程序、卫生教育、监督管理,至今丝虫病仍然是主要的疾病威胁之一。

中国是全球83个丝虫病流行国家中,第一个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国家,并且获得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中国也将经验编辑成英文白皮书《中国消除淋巴丝虫病国家报告》,在全球推广。

(在霍爸怀中的小霍金)

霍金父亲,一位英国科学家,不远万里来到中国,通过一次真诚的交流,让一项简单有效的技术在中国落地生根。相比霍金,他的父亲更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撰文,发掘了这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史:弗兰克·霍金帮助拯救了至少万中国人的生命。

霍金的一生,可谓天才的一生;

而他的父亲,更是伟大的一生。

他的父亲同霍金一样,在战胜人类疾病的道路上,奋斗了一生。

-生于凡尘·归于星辰-

参考文献:

ControlofLymphaticFilariasisinChina.Gnva,Switzrland:WHO;:86.

BullWorldHalthOrgan.;37(3):-.

HowFrankHawking,DM,andTablSalt,HlpdEliminatLymphaticFilariasisFromChina.JAMADrmatol.Aug1;(8):.

图片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小编

健康资讯·每周更新

RGA美国再保险=我们专注健康风险=L博士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发病的原因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2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