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下肢淋巴水肿治疗 >> 正文 >> 正文

七旬老人劈柴时手不小心被扎,竟溃烂成碳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2-8-22

“我以为手臂保不住了,像炭烤过一样,既痛又怕,还好,总算逃过一劫。”方大伯(化名)说道。

家住浙北某镇的他,一次劈柴被扎后右臂大面积溃烂,久治不愈,视之令人毛骨悚然。医院感染病科等学科追根溯源,终于揪出少见的致病原凶——皮肤原藻病。

劈柴被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思来想去,就是劈柴手被扎不久发生一连串可怕的事情。”方大伯年过七旬,平时身体尚可。事情要从1个多月前说起,那天,他将一堆零乱的树枝,劈开后码整齐。

突然间,方大伯感到一阵疼痛,原来不小心右手被扎了一下。他觉得干活免不了被扎下破个皮什么的,无明显不适,医院就诊或自己消毒等。

万万没想到,方大伯这一疏忽,让一种少见的细菌趁机而“入”。几天后,令人恐怖的病症出现了:方大伯先是莫名其妙发生“口腔溃疡”,差不多时间其右手臂出现水肿,慢慢皮肤溃烂渗液、散在脓点,肤色逐渐变暗成紫黑色,疼痛明显,并出现发热,最高38.7℃。当地医生考虑感染,奇怪的是,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且多次送检分泌物病原学培养结果都是阴性。

方大伯期间反医院,病情却“变本加厉”发展,医生甚至还做了“右上肢慢性溃疡清创引流及感染病灶清除术”,但组织的病原学培养还是阴性,抗感染及激素治疗后,仍持续发热,最高39.1℃,方大伯疼痛难忍,苦不堪言。经引荐,方大伯在家人陪同下,医院感染病科。

追根溯源

终于找到致病原凶

“手臂皮肤怎么溃烂成这样啊!”感染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潘红英,当时看到方大伯如此严重病情,也是吃了一惊。考虑他病情疑难复杂,潘主任马上组织团队成员进行讨论。

“患者慢性病程,医院多次病原学检测阴性,多种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难以用普通细菌感染解释,如果考虑感染性,需考虑特殊病原体感染,传统的病原学涂片及培养有一定局限性,可以跟微生物室沟通延长培养时间:考虑初期有口腔黏膜受累,需考虑系统性疾病累及皮肤、黏膜,关键是取得病理学证据。”潘主任的仔细分析,获得团队成员副主任医师陈美娟、主治医师张家杰及戴伊宁的赞同。

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潘主任还认为,皮肤溃烂主要局限在右上肢,如果是系统性疾病应该累及的皮肤范围更广,全身其他脏器也会累及,还需要重点考虑感染性病变,建议皮肤活检。

果不出所料,检查报告:“右上肢皮肤活检”真皮水肿,灶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局部肉芽肿形成……结合特殊染色考虑皮肤原藻病。家属还把病理医院病理科会诊,均诊断为“皮肤原藻病”。

接下来,针对性治疗后,患者右臂皮肤溃烂逐步愈合好转,肤色也日趋正常。出院时,方大伯及家人对潘红英主任医护团队很是感激。

小伤小痛

千万别掉以轻心

潘红英主任介绍,皮肤原藻病又名无绿藻病,是无绿藻中的某些菌种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或内脏感染。此菌广布于自然界,常系外伤后将菌植入皮下组织而发病,但也可以是一种机会性感染。上述患者发病可能与其劈柴被扎伤而被感染。

“无绿藻毒力较低,只有当机体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时才能致病。”潘红英表示,该病多见于成年人,无明显性别差异,好发于面部及四肢等暴露部位。主要为皮肤病变,可呈斑疹、丘疹性或疣状损害,早期损害局限,后期皮损扩大可侵及半侧面部,同时累及耳郭,严重破坏面容,可出现淋巴水肿。该病发展缓慢,无自然消退趋势,治疗上就是抗真菌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在平日里,大伙经常会遇到一些小磕小碰,扎伤、刺伤、割伤等,尤其在夏天,衣衫单薄,露胳膊露腿,更易发生。若遭遇损伤,明医院接受规范的消毒与治疗,以免耽误疾病诊断与治疗。”潘红英主任提醒。

来源:浙医在线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xzlbszzl/78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