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下肢淋巴水肿治疗 >> 正文 >> 正文

给宝宝的驱蚊产品,只有这几种成分才能放心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1-3-25

图片:Dribbble

设计:MariaTyomkina

责任编辑:瑞雪

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导言

提到蚊子,你们会想到什么?

是夜晚时不时在耳边出现的嗡嗡的「歌声」,还是宝宝娇嫩的皮肤上十分显眼的红红的小包?

为了避免孩子成为蚊子的目标,哪个家长不为此愁秃了头?本来蚊子的行踪就难以捉摸,更别说有些蚊子喜好夜间活动,还有些蚊子不分昼夜,啥时候都发威,所以在蚊虫肆虐的时节,我们还是做足防蚊准备为好。

01

蚊子会带来哪些后果/疾病?

遭蚊虫叮咬后,身体会释放炎性物质组胺,引起被叮咬部位肿胀、发痒、疼痛,尤其对于皮肤娇嫩的宝宝来说,更会给ta们带去极大的不适;

如果是虫咬性皮炎或者本身就是过敏体质的小朋友,蚊虫叮咬后的肿胀、瘙痒会更加严重。

除此之外,蚊虫叮咬后抓挠肿胀处形成的局部皮损会带来继发感染;蚊虫叮咬还会带来疟疾、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流行性乙型脑炎、淋巴丝虫病以及基孔肯雅热等疾病。

这里要特别补充说明一点,蚊子并不会传播艾滋病。

02

蚊子喜欢什么样的人?

某种血型有天然壁垒?瘦子比较幸运?想必大家已经听过很多类似的说法了,而事实是,蚊子喜欢温度稍高、二氧化碳释放得多的人。

儿童、孕妇新陈代谢率快,呼出的二氧化碳更多,体表温度更高,所以蚊子更喜欢。

▲图片来源:Unsplash

03

这些防蚊误区不要踩

防蚊路漫漫,除了购置大量的防蚊物品,相信不少人也曾试过一些看起来对宝宝更安全的天然「民间偏方」,比如滴风油精、穿浅色衣服等。

它们真的有用吗?

身上滴几滴风油精,对于预防蚊子的效用并不大。被蚊子咬了,擦风油精和清凉油的确有消肿、止痒的效果,但是风油精和清凉油本身是无法驱蚊的。

而且这两种物品尽量不要给婴幼儿使用,如果不慎涂抹到破溃处,还会影响孩子的神经系统。

▲图片来源:Pexels

蚊虫的视觉系统在昏暗环境当中较为活跃,因此浅色衣服能避免一定的叮咬。

但是,注意,这里有个转折。只有在接近目标之后,蚊虫的视觉才会开始起作用,而它寻找和定位目标的前几个要素是机体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机体释放的热量,皮肤和汗液释放的乳酸、丙酮、辛烯醇等。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本身新陈代谢旺盛,热量挥发得多,乳酸产量大,那么每天穿着白衣服可能也会被咬。

因此,可能「龟息大法」才是天然的避蚊环吧……

04

如何有效避蚊?

物理防蚊最有效。家里的鱼池和花池都要定期换水,家中所有其他有积水的地方,都尽量处理干净,在有些地漏、花盆等不得不放水、无法消除的地方,可以时常喷洒一些杀虫剂,让蚊子无法生存和繁殖。

出门、进门和通风以后,及时关闭门窗,有条件的在家中安装好纱窗,在小朋友的床上安装好蚊帐,睡觉时压好蚊帐四周的边缘,不让蚊子有机会进入,也以免宝宝的手脚伸出去,被蚊子咬。

但是,不能让小朋友独自在蚊帐中过久,大人要随时照看,以免小宝宝因蚊帐缠绕或翻出无法自行翻回而导致危险。

外出时给孩子穿上长袖的衣服,尽量遮盖,减少皮肤暴露。

▲图片来源:Unsplash

除了物理隔离,我们可以选择什么产品来防蚊呢?

目前,同时被美国环保总局(EPA)和美国儿科学会认可的有效驱蚊成分只有避蚊胺和派卡瑞丁;其他通过美国环保总局审核注册的成分还有驱蚊酯和柠檬桉叶油。

其他见诸报道的如除虫菊素、印楝素、植物精油等都具有杀蚊活性,其中印楝素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最强的蚊子拒食剂。

植物精油如石竹油、野薄荷的茎叶精油、芸香科植物精油等对不同种蚊类有趋避、熏杀的作用,并且对环境没有损害。

根据现有的数据,两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用避蚊胺、驱蚊酯;六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用派卡瑞丁;不建议三岁以下的宝宝使用柠檬桉油。

像最近比较火的日本的金鸟kincho、澳洲的Aerogard就是含有派卡瑞丁成分的驱蚊水;

日本KINCHO金鸟纯天然驱蚊水、澳洲Aerogard澳乐家驱蚊喷雾

▲图片来源:google

我们比较喜欢用来驱虫的雷达也是出驱蚊液的,雷达驱蚊液避蚊胺含量7%;

我手边正好还有一瓶大名鼎鼎的六神(sixgod)驱蚊花露水,这款花露水头香是柑橘、茉莉,体香是尼罗河睡莲,底香是乳香和西洋柏的和谐交融……(好了说远了)

雷达佳儿护驱蚊液、六神驱蚊花露水

▲图片来源:google

驱蚊的有效成分是驱蚊酯,大部分驱蚊花露水都是以避蚊胺、驱蚊酯成分为主,只要不过量,2个月以上的宝宝使用是安全的。

用量方面,10%浓度可保护宝宝2小时,24%大约保护5小时,7.5%浓度的驱蚊酯可维持10~60分钟的驱蚊效果,柠檬桉油可维持最多2小时的驱蚊效果,因此要注意及时补充。

夏季蚊虫多,而蚊子又爱围绕孩子转,对于皮肤娇嫩的宝宝们来说,蚊虫带来的危害不可忽视。

家长一定要做好宝宝的防蚊工作,不要听信无用偏方,而要选择科学的防蚊方法,给宝宝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成长环境~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很有用的话,就点个在看再走吧~

早安,我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王梦蕾,苏昊,吴焜,陈晓光.中国蚊媒病流行现状及防治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12(10):-.

[2]张菊仙,龚正达.中国蚊类研究概况[J].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19(06):-.

推荐阅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xzlbszzl/6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