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是患者的一项并发症。
肿瘤治疗后淋巴水肿占继发性淋巴水肿总人数50%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发病率15%-30%
估计每年我国新增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约为3万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90%在治疗后两年发生
由于淋巴水肿的发病机制,存有自行加重的恶性循环,患者常常此并发症所带来的肢体肿胀疼痛、外观异常、疲劳乏力、反复感染和上肢功能障碍等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上肢水肿的分级
①轻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3cm以下,多限于上臂近端,常发生于术后短期内。
②中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3-6cm,水肿的范围影响到整个上肢,包括前臂和手背。
③重度水肿:患侧上肢的周径比健侧粗6cm以上,皮肤硬韧,水肿波及整个上肢包括手指,使患者整个上臂和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
很多乳腺癌患者对淋巴水肿不重视,一旦发展,迅速肿大,不可逆转。
淋巴水肿要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管理和护理,争取预防其发生。
预防1:佩戴弹力套袖
淋巴液的向心回流需要一定的压力,对于正常人来说,机体的生理压力就足够了。
但是,对于清除了腋窝淋巴结的乳腺癌患者来说,由于手臂与身体连接处的淋巴回流通道受损,此时,机体提供的生理压力,已无法保证淋巴液的正常回流,需要外界提供持续稳定的压力,来帮助淋巴回流。
因此,弹力袖套的佩戴,是淋巴水肿必不可少的预防手段。
小贴士:
1.穿戴弹力袖套可在日常生活中控制水肿,避免水肿恶化。
2.当进行剧烈活动时,应当佩戴合适的弹力袖套,例如久站、跑步等,但应除外患肢有开放性伤口或血液循环不良。
3.切记——在坐飞机的时候一定要佩戴压力手套袖套,下飞机后要等半小时至1小时后才可脱下。
预防2:上肢功能锻炼
术后应早期开始正确、科学、有效且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因为为功能锻炼可以促进血液及淋巴的循环,防止挛缩促进淋巴再生,淋巴液回流;术后的功能锻炼为术后患侧发生淋巴水肿的保护因素。因功能锻炼是因人而异,且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所以我们要制定强调个性化和最佳化,以促进各部恢复,避免持续压迫,降低术后淋巴水肿的发生率。
术后上肢功能锻炼,我们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拔管前、拔管后、术后三个月内。患者需根据自身恢复程度,选择相应的功能锻炼。
预防3:向心性按摩
经常进行回心性按摩,由肢体远端向近端按摩,促进淋巴回流。淋巴按摩的重点在于缓,轻、浅,手法必须要轻柔,不能使皮肤颜色发红,皮肤随着手动,手与皮肤间不可产生滑动。
过度力量的刺激。例如我们通常做的推拿或按摩多属于较刺激的深部的按摩。此种按摩会造成血管扩张。会增加淋巴液产生。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xzlbszzl/4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