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须知
1、术后若出现麻药反应等胃肠不适症状,如恶心、呕吐等,应选择清淡易消化饮食,少油腻,待麻药反应消失后可正常饮食。
2、术后若无麻药等胃肠道反应,可正常饮食。卧床期间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易消化食物,以防止便秘。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应加强营养,以利于伤口愈合。
3、术后各项治疗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①雾化吸入;消炎、化痰、防止坠积性肺炎发生,应张口深呼吸,吸入支气管深部已达到效果。
②微波治疗:缓解肩关节酸痛,促进血液循环。
③床上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
④静脉输液:常规补液;免疫治疗;营养支持治疗。
⑤术后第一天拔除尿管后,应多饮水,以防尿道炎发生。
⑥负压引流管:目的为了排出伤口皮下积液、积血,以利皮瓣早期愈合,从而促进术后伤口的顺利恢复。注意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打折、扭曲、受压,胶皮管部分应为负压状态。
⑦若术后出现体温升高,为术后吸收热,属正常现象,38.5℃以下一般不需药物降温处理,可多饮水,一般三日后即可恢复正常。
⑧术后由于麻药抑制肠蠕动,肠蠕动减慢及活动减少等原因,易造成便秘,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高纤维食物,可空腹服1杯蜂蜜水或晚间饮1瓶酸奶,适量增加玉米、地瓜等粗粮,还可进行腹部按摩以刺激肠蠕动,方法:在腹部顺时针方向做环形按摩。长期便秘者可于术后口服麻仁软胶囊。排便时,勿持久用力,可借助开塞露等辅助方法排便,谨防虚脱。
4、术后72小时内是伤口愈合最佳时机,因此应避免频繁的坐起及过早下床活动,应保持肩关节制动,即不外展、上举。术后保持患肢功能位:屈曲内收固定于三角巾内,肩肘下垫软枕,目的:防止患肢下垂,引起水肿,防止患肢外展,造成腋下积血、积液,不利于促进伤口愈合,指导患者不负重、不外展、不受压,如不能拧毛巾等。指导患者练习用健侧进行日常活动,如刷牙、吃饭等。术后可穿着自己的纯棉舒适睡衣,应穿前系扣,不能穿套头的衣服,脱衣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穿衣时先穿患侧,再穿健侧。
5、术后肩关节及上肢疼痛,因手术清扫腋下淋巴结及手术时保持患肢外展体位,麻药后肌肉处于松弛的状态,清醒后会感觉患肢酸痛及不适,家属可在护士指导下予以向心性按摩患肢;患肢40—60°,为患肢做向心按摩,以促进淋巴回流,每次二十分钟,每日两次。
6、患肢功能锻炼:握拳、转腕、屈肘各30次
意义: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可改善术后患肢瘢痕挛缩,强碱肌肉,活动关节,促进淋巴和血液回流,预防及治疗患肢水肿。
根治术后由于患者患侧的腋窝、胸肌受到手术的影响之后形成的瘢痕挛缩,使部分患者出现关节僵硬,患肢活动范围受限,淋巴水肿等功能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要进行患者功能锻炼。
7、术后由于血液高凝状态,长期卧床易发生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因此应活动双下肢:足部背屈、转踝、双腿交替高抬脚、蹬自行车、蹬床活动骶尾。足部背屈是应用力,小腿绷劲儿,带动腓肠肌,以起到预防血栓的作用。如小腿疼痛请及时告知护士及主管医生,予以相应的检查及治疗。
8、术后第三天下床活动方法(下床三部曲,即3个5分钟):在床上做5分钟→将引流瓶的S勾挂在衣服最后一个扣眼上,从带管侧下床,在床旁坐5分钟→家属协助,健侧手扶床档,在床旁站立5分钟,确定无不适症状,方可在家属协助下下床活动,时间不宜过久,强度不宜剧烈。在楼道内行走时,健侧手扶住护栏,指导病人穿防滑拖鞋,正确佩戴三角巾,带管期间可留一名家属陪伴。
9、背阔肌皮瓣转移乳房重建及假体植入手术:患肢外展与胸壁呈30°角,避免压迫血管蒂,拔管前减少患肢肩部活动以利皮瓣贴附,背部垫敷料加压,利于皮瓣贴合。
10、TRAM、DIEP:胸部敷料保暖,密切观察皮瓣的色泽和温度,腹部腹带加压包扎,屈膝半卧位,术后3-4天卧床休息,以利于减轻血管蒂的张力,促进肌皮瓣的血供和皮瓣下积液的引流,同时有利于减轻腹部供区张力,促进愈合。
肿瘤个案管理中心祝您早日康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mzl/6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