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
癌症仿佛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病
以前一个很稀有的病种
当下突然变得流行起来了
近日的一个不幸消息:阿里某员工因白血病去世,生前租住了半年甲醛房!
这位王同学今年1月做了全面的入职体检,各项身体指标正常,半年后,身体不舒服后就医,就被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无独有偶,前阵子有个类似新闻,时间间隔更短,一位顾客在某机构进行体检的时候指标正常,但是4医院再次检查时,竟被诊断为晚期肠癌,而且肿瘤已经向远处转移了!
对这两件事,中六君不站队,相信孰是孰非自有定论。真是人祸,涉事企业必须受到严惩!
但是如果能早一点发现癌症,就有多一分活着的机会。为什么体检时好端端的人,说得癌症就得癌症?带着这个疑问,中六君请来了我院肿瘤内科邓艳红主任为大家指点迷津。
平时体检能查出癌症吗?抛去技术因素等,常规的健康体检确实有可能查不出癌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
?常规体检项目一般不包括全面系统的癌症筛查
常规体检更侧重体格检查、心脑血管疾病、病毒性肝炎、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一般并不包括例如CT、胃肠镜等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的高发癌症的筛查手段。
?癌症筛查的方式不当
筛查不同部位的恶性肿瘤需要使用不同的检查方式和手段,期望仅靠抽血检查就能筛查所有恶性肿瘤,目前医学水平仍然无法达到。
?个体差异、科技存在漏检现象
大多数早期恶性肿瘤,患者很少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不适感,因此很医院就诊体检。
癌症筛查必须做
同时要用对方法
体检难以筛查癌症,那是不是筛查就不用做了呢?
恰恰相反!年美国癌症报告表明,过去二十年间,癌症总体死亡率下降了25%,主要的功臣在于“癌症筛查”的推广。
只有定期筛查癌症,早发现早治疗,才有高治愈率。在这个过程中,选用正确、有效的筛查手段极其重要!
1.白血病(血癌)白血病的发病率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列于第6位,在35岁以下人群的恶性肿瘤患者中列首位。
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患者多集中在2-5岁,其中80%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果接受正规的化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
早期身体是否有警报??流鼻血、月经过多,皮肤轻微被撞都出现淤青及流血;
?脸色苍白,经常乏力、困倦、头痛;
?反复发烧不退;
?肝、脾、淋巴结肿大;
?胸骨或其他部位经常疼痛。
什么情况需要做筛查?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染色体畸变,以及过多接触电离辐射的人群,最好定期检查。需要注意的是:甲醛和白血病的关系目前尚未能明确,没有大宗临床报道证实,只是民间的说法。
推荐检查:血常规+骨髓穿刺/骨髓活检/病理检查
白血病分急性和慢性,只有慢性白血病可以早期筛查。如果血常规各项指标和比例都正常,则排除了白血病可能。如果有异常,则需要进一步确诊。
2.肺癌肺癌是我国第一大癌症。如果能在早期阶段手术切除,预后将显著改善。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接近%。
早期身体是否有警报?大多数人肺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咳嗽、痰带血丝是最典型的症状,但部分人在中晚期也没有出现。
什么情况需要做筛查?50-75岁,有条件可提前到40岁,有以下任一情况,建议每年一次检查。
?现在或曾经吸烟≥20包/年;
?经常被动吸二手烟;
?职业原因,曾接触石棉、铍、铀、氡等;
?家族中有人曾患任何一种癌症;
?曾患慢性阻塞性肺病或弥漫性肺纤维化病。
推荐检查:胸部低剂量螺旋CT
对于肺癌来说,肿瘤在2cm以内可认为是早期。胸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清楚地显示5mm以上的肿瘤,而且辐射较小。
无效检查:拍X光
用X线胸片进行癌症筛查没有多大价值。因为心脏、肋骨等结构可能会挡住病变部分,很难发现肺部中的小结节。
3.肝癌肝癌又称“癌中之王”。我国肝癌高发,每年新发患者约占全球肝癌发病患者的55%。早期获得诊断的患者经过有效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50%以上。
早期身体是否有警报?早期没有明显的症状。当出现明显的症状往往已到晚期。所以高危人群切记定期筛查。
什么情况需要做筛查?男性35岁以上,女性45岁以上,有以下任一情况者,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筛查:
?有肝癌家族病史者;
?长期酗酒;
?有乙肝、丙肝等慢性肝病;
?肝硬化患者。
推荐检查: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
这是目前主流的筛查方法,但存在一定漏检率。据最新消息,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团队找到了新检测方法,可以大大降低肝癌的漏诊率,期待该项目早日进入临床应用。
4.胃癌胃癌是我国的第二大癌症,早期胃癌患者治愈率能高达85-90%,甚至更高。
早期身体是否有警报?多数早期胃癌患者往往没有特殊不适,极易被忽视。以下情况应提高警惕:食欲减退、消瘦无力;上腹部隐痛或饱胀伴恶心;非食物或药物影响下黑便。
什么情况需要做筛查?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应每年检测一次。
?平时饮食偏咸,喜欢腌制食物;
?爱吸烟、过量饮酒;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既往患有胃部疾病;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出生或生活在胃癌高发地:
如山东省临朐县、辽宁省庄河县、福建省长乐县等。
推荐检查:血清PG、G17、Hp抗体检测;MCE或常规电子胃镜
5.食管癌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食管癌早期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
早期身体是否有警报?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但在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如食物通过缓慢,有停滞感或异物感,喝水后或缓解消失。劳累后及快速进食时,可能感到胸骨后胀闷或轻微疼痛。
什么情况需要做筛查?年龄≥45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应每2年检测一次。
?爱吃、喝烫的东西,
如热茶、热粥、热咖啡;
?吸烟、过量饮酒;
?患有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
?来自食管癌高发区;
?有上消化道症状;
?有食管癌家族史;
?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推荐检查:普通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一般建议先做内镜筛查,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再取活检送病理检查诊断。
6.乳腺癌我国每年新发乳腺癌病例约27.9万。早期乳腺癌合理治疗的话,治愈率高达90%以上,8-10年不复发。
早期身体是否有警报?早期乳腺癌可以在乳腺上摸到肿块,大多数不会感到疼痛。部分患者可能有以下症状:
?非月经或内分泌紊乱时,出现单侧或双侧乳腺胀痛;
?非妊娠期,乳头分泌血液、浆液、乳汁、脓等;
?出现乳头回缩或抬高;
?乳房皮肤出现小酒窝。
什么情况需要做筛查?20岁之后每月自检;20-29岁每3年临床检查1次;30岁之后每年1次临床检查、1次乳腺彩超检查;35岁后每两年加检乳腺钼靶X线检查。
推荐检查:体格检查、乳腺彩超
乳腺钼靶X线准确性高,但存在辐射,不适用于年轻女性,不宜短期内反复进行,应听医嘱选择。
无效检查:红外线仪器
这种方式很难发现乳腺早期病变。但有些体检机构仍在使用。
7宫颈癌官颈癌是中国女性第2高发癌症,中国发病率位居全球第2。目前,预防官颈癌的HPV疫苗已在我国获批上市。
早期身体是否有警报?早期多为接触性出血。中晚期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多数患者有阴道排液,液体为白色或带血,可稀薄如水样或淘米水状,或有腥臭。
什么情况需要做筛查?21岁以上女性应定期检查。21~65岁的女性,应每3年进行巴氏试验;30-65岁每5年加检HPV检测。
推荐检查:巴氏试验、HPV病毒检测
8结直肠癌位于癌症杀手排行榜第3位。在广州,最高发的肿瘤,大肠癌排第2位,仅次于肺癌。
早期身体是否有警报?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仅感不适、消化不良、大便潜血等,常常未能引起注意。中晚期会出现:大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腹部包块、肠梗阻等,伴或不伴贫血、发热和消瘦等全身症状。
什么情况需要做筛查??高脂肪低膳食纤维饮食习惯;
?有肿瘤家族史;
?炎症性肠病/结肠息肉;
?40岁以上连续2周出现便血、腹泻、粘液便、便秘、腹泻、腹痛。
有以上情况,医院检查。
年龄≥50岁的成年人应每年一次大便隐血试验(FOBT)、每5年1次肠镜。
推荐检查:大便隐血试验(FOBT)、结肠镜、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CT结肠成像(CTC)
本文指导专家
肿瘤内科邓艳红主任
学术任职: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版和版)专家组成员、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会长、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副秘书长及结直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消化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州市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药物临床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MDT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化疗青年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消化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及生物标志学组副组长
学术专长:从事胃肠道肿瘤的临床工作和相关研究20年。在诊治胃肠道肿瘤方面,具备了国际化视野。主要研究方向结直肠癌干细胞在结直肠癌化疗耐药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分子标记物在预测化疗有效性中的应用。
获主持参与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发表中英文论文30余篇。
出诊时间:周一、周三上午;雅和门诊:周四上午
文章内容来源于:汤臣倍健(tcbj)
已获授权转载
图片来源:海洛、新闻截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mzl/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