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义诊有几位小患者是妈妈爸爸带着来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几次让我们工作人员泪目。
“谢谢妈妈”
26岁的大男孩不幸遭遇车祸,当时存活的几率只有5%,幸运的是他保住了生命,只是术后偏瘫,左侧肢体瘫软无力,需要妈妈“扛着”(搀扶)才能走路。
妈妈心酸地和工作人员说:“这几年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在照顾他。”男孩抬起头,轻轻的说了一声一句话:“谢谢妈妈”。
妈妈立刻泣不成声。
第一天针刺后,左手较之前抬得高了些,左腿坐着时可以稍微抬起来。在妈妈搀扶下可以走了,母子俩都乐呵呵地说明天再来接着扎针。
第二天果然来了。再次治疗,男孩可以自己走路,不需要妈妈搀扶。他自己开心得一直笑,身边的工作人员激动得给他数步子,大家都欢欣鼓舞,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第四天,男孩子的腿抬的高度与第一天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一个劲说谢谢你们。
“我想让妈妈见我笑着”
前两天这个小朋友是哭着进来的,妈妈告诉我们孩子得的是肠系膜淋巴炎。孩子使劲忍住不哭,但泪水还是止不住地掉下来,小朋友肚子疼的程度可想而知。
我们导诊的工作人员为他开启绿色通道。针扎下,在留针的时候,孩子已经停止哭泣,只剩眼角挂着泪痕。我们去问他好多少了,孩子说:“好了一半。”我们让他摸着肚子去感受,他就乖乖地摸着。
第二天一大早,孩子已经完全不疼了,露出笑脸。家人高兴地说:“回去就不疼了,大便两次,今天早上已经完全不疼了,以前早上要疼很久。”
孩子没有前一天的委屈和紧张,在观察区走来走去、东张西望,已经恢复一个8岁男孩天然调皮的模样。他还拿出手机自拍,我们问他拍什么?他说想拍张自己的照片给妈妈,让妈妈看见他笑着。
父亲携子,百里求医
我们初见这位男孩的时候,不觉得已经12岁了。爸爸告诉我们,孩子5岁那年的秋天得了一次肺炎,病好后就没有之前的状态好了。到6岁时,走路跟同龄人比很吃力,去医院诊断为肌营养不良。
6年来,爸爸带着孩子全国求医,花费80多万治病,治疗以西医为主,阶段性好一个月。其中在成都、昆明等地中医扎针后可以持续好三个月,但后面每次都会反弹,现在越来越严重。
西医说孩子能活到12岁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孩子目前只能双手拄拐杖行走。在6年里,一边上学一边治疗,越来越不愿意说话。
孩子父亲的同学是本期黄帝内针义诊培训的村医,告诉他这几日有专家在辅导当地医生义诊,所以他就带着孩子特地从外地赶来。
从多公里外,医院扎针。孩子扎针后感觉舒服些,腿脚也有劲儿了,自主的能动性突然增强。
从需要人搀扶,到用自己的办法站起来,自己走路。
孩子的内心充满自信:为了自己,为了爸爸,我想站起来。
还有两个孩子,分别是脑瘫和脊髓炎患者,都是由妈妈带来,治疗后有一些改善。孩子太小,走不了,或者一直抽筋,小编拍视频的时候心酸酸的,没忍心放孩子的视频。
在这里,放两张孩子的笑脸,希望黄帝内针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疾病,让他们微笑的迎接每一天。
每一个父母讲述孩子的病史时,无不是四处求医、散尽家财,可怜天下父母心。有的孩子不会说话,但是依然会对妈妈爸爸笑,表达那份谢意与爱意。
小编也为人母,最能体会那份操心与辛劳。
孩子的那句“谢谢妈妈”打到了我的心窝上,重重的。
写到这里已是泪流满面。此时没有什么过多的话,除了深深的祝福。
[欢迎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mzl/4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