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治疗失败 >> 正文 >> 正文

这些偏方差点要了孩子的命,有的妈妈还在做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1-1-18
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近日,微博流传着一段家长给孩子吃活蝌蚪的视频,碗中活生生的蝌蚪被一勺一勺喂进孩子的嘴里,看得我毛骨悚然。

家长称这样做是为了给宝宝强身健体。我...

这件事出来之后马上就有专业团队出来辟谣:活吞蝌蚪不仅不能治病,一旦感染了裂头蚴寄生虫病,还可能会要人命!

真的是稍微有点常识的家长都不会这么做!但没有常识的事家长做的“好事”真的不少!

今年2月,一名两岁的小女孩因发高烧出现抽搐,她的父母没医院,反而听信了民间偏方,将滚烫的开水灌入小孩嘴里!

沸水直接烫伤了孩子的口腔、咽喉、食道,导致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医院抢救!

上两周在整理一周育儿资讯的时候,也发现了两件民医院的新闻:

中山三名儿童因喝了妈妈喂的“陈年冬瓜水”导致“亚硝酸盐中毒”,口唇青紫,伴恶心。相继出现这种现象的一对10个月大的双胞胎儿子。

原因竟是这位“聪明”的妈妈认为这好几年的“冬瓜水”能降火??

4岁的男童小东(化名),感冒发烧后,妈妈用蒸汽给他蒸足,以为那样可以祛除寒气治好感冒,谁知,小东的双脚被严重烫伤,肌肉、血管都受到了损害。

接下来简直就是噩梦,医院后,烧伤科医生查看伤口后发现,小东双下肢严重烫伤,小东一度陷入休克状态!

感冒正常情况3-7天可以痊愈,这位妈妈一定要这么心急吗??

除了上面近期发生的偏方害人事件要引起妈妈们重视外,下面这些不靠谱的民间偏方也赶紧从妈妈们的“知识库”里移除吧!

这些害人的偏方还在流传▼

1、鱼骨卡喉,喝醋、大口吃饭;

这是家喻户晓的偏方了。

鱼骨卡喉后给孩子喝醋,醋中所含的醋酸会使幼儿软嫩的食管粘膜灼伤,并能导致鱼刺扎伤的部位伤情更重,疼痛加深,对咽喉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急性喉水肿。

正确方法:出现异物卡喉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海氏急救法: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臂环绕患者的腰部,一手握拳抵住肋骨下缘与肚脐之间,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里向上挤压,形成一股冲击性气流,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冲出,重复至异物排出。

2、淹溺后倒水;

在民间流传的救治溺亡者方法中,最常见的是当把溺水者救出水之后,需要立即采用各种姿势将溺水者体内的水倒出来。比如像上图中那样,倒背孩子。然而这种偏方并不靠谱,还会浪费宝贵的救治时间。

在年发布的《淹溺急救专家共识》中明确指出,不需要对淹溺者进行倒水处理。

3、烫伤后涂抹牙膏;

很多人认为烫伤后涂抹牙膏可以缓解疼痛,我想大概是有的牙膏是清凉薄荷味让人产生了这种错觉。

但还有人涂酱油、猪油的,这种智商就真的让人难以捉摸了。

牙膏或者猪油涂在烫伤处,会阻碍散热,热量只能朝皮肤深处扩散,会加重损伤,甚至导致创面污染,引起伤口感染。

正确方法:针对烫伤,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冷水浇,让体表受伤的部位降温。家长注意不要用抹牙膏之类的民间处方,否则可能加重伤情并且影响医生对伤势的判断。

4、蛇咬伤后用嘴对伤口吸毒液;

武侠题材的影视作品中都教我们这么做,但这种方法危险性极大。如果口腔内有伤口,比如口腔溃疡、龋齿、牙龈出血,蛇毒就可以经过伤口进入血液,导致施救者中毒。

正确方法:旁观者应首先将伤者置于舒适、安全体位,整体制动,可以应用木板或吊带制动伤肢,避免任何运动或肌肉收缩,因为这都会增加毒素吸收入血和淋巴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安抚伤者,避免伤者产生焦虑情绪。此外,谢胜普提醒道,对伤口处理的正确方法是在伤口上方结扎止血带,减少毒素吸收,局部排除毒血,要避免对咬伤伤口作任何干预,如切开、按摩、强力挤压、摩擦、应用草药或化学物质等,因为这可能导致感染、增加毒素吸收和增加局部出血,在对咬伤伤口进行初步处理后,医院接受救治。

5、发烧捂汗降温;

很多妈妈认为孩子发烧捂热出一身汗就好。据了解,发烧了盖上棉被捂汗,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如果不出汗,体温会被“捂”得越来越高,体温的攀升会给心脏等器官造成极大负担,严重的甚至会危及生命;二、如果捂出了汗,大量汗液的蒸发会带走体内的水分和无机盐,导致体力虚弱,出现虚脱。

正确方法:发烧不能“捂”,“散热”才是根本之道。当体温在38.5℃之下时,可以用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来降温,同时少量多次地喝些热水,帮助身体散热。在补水和物理降温双管齐下的同时,遵医嘱适当使用退热药物,达到降温的目的。

6、流鼻血时仰头;

流鼻血仰着头会让血流入呼吸道,造成窒息;若是外伤后流鼻血,很可能是颅底损伤流出的脑脊液,堵塞鼻子可能导致颅内感染。

正确做法:坐下来身体稍微前倾,张开嘴巴,用嘴呼吸;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朝后脑勺方向挤压十分钟,以稍有痛感为宜;如流血不止,应立即就医。

上面的偏方相信妈妈们也听过不少,你还听过什么偏方可以在留言区告诉小编,小编可以为大家辨真假,不能再让偏方伤害我们的孩子!

孕妇宝典,让你整个孕期不再烦恼!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sb/56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