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来患者沈阿姨为左上肢麻、胀、痛等不适所困扰。沈阿姨于年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今年上半年发现左上肢稍有肿胀,开始无不适,但肿胀进行性加重,逐渐感整个上肢麻木、疼痛,直至彻夜难眠,严重影响生活,遂来我院联合门诊就诊。
我院乳甲科邵清主任介绍,患侧上肢水肿是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最普遍原因为淋巴结清扫后回流受阻,淋巴液聚集而现患肢肿胀、疼痛、麻木等不适,影响患肢的正常功能,造成患者生活不便,严重者可引起感染、肢体坏死,对病人身心造成伤害。目前西医治疗手法包括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分流术,前臂组织的切除性手术、缩减手术、真皮片埋藏手术,物理按摩,压力泵等治疗。
中西医结合肿瘤科邓立春主任查体发现患者患肢显著肿胀,前臂弯曲困难,不能上抬,患肢可触及多处皮下结节。综合患者病情,分析多种治疗手段的优缺点,为减轻患者痛苦,尽量避免再次手术,经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制定了先行刺血拔罐的中医外治方案。
中医外治以患肢皮下结节处为刺血拔罐部位,局部消毒,用点刺法或散刺法浅刺出血,再用合适气罐拔罐,留罐约8min。第一次治疗患者罐内出血量较多,呈暗红色,伴有少量积液,治疗后患者立感左上肢上举改善,肿胀、麻木感减轻,特别是皮下结节减少。在接受刺血拔罐治疗4次后,患肢的麻、胀、痛的症状基本消失,生活恢复正常。
邓立春主任介绍,上肢淋巴水肿属于中医学“脉痹”、“水肿”范畴,其病机为术中脉络损伤,耗伤气血,导致气虚血虚,气血津液运行不畅,脉络瘀阻,“血不利而为水”,聚而化湿,渗出脉外而为水肿,积聚于上肢则引起上肢淋巴水肿。根据中医学“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结者散之”的道理,治疗宜疏利开通、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放血(刺血)疗法是在患者身体一定穴位或浅表结络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通经活络、开窍泄热、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结合拔罐更可达到镇痛、利水、祛瘀、排毒、开渠放血引流之功效,可明显减轻局部症状,缓解患者痛苦。
这是一次成功的中医外治临床实践,刺血拔罐法以其操作简单、创伤性小等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在今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我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将继续发扬中医特色,与其他科室联合诊治,在辨证论治的同时,积极运用中医外治的疗法,拓宽治疗领域,造福更多患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sb/4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