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哪家最权威 http://www.xxzywj.com/m/昨晚看了一部电影,看完居然有些失眠。是一部印度电影,叫做《耳光》。里面的女主角阿穆,是中产阶级家庭的贤惠主妇。每天蒙蒙亮起床,开始收报纸,牛奶,做早餐,帮婆婆测血糖,叫老公起床,在老公急匆匆去上班时,递公文包,午餐,见缝插针的喂老公两口煎饼。老公走后,她去隔壁小姑子家陪侄女跳舞。晚上老公回来后,如果需要加班,她就从家庭主妇变身家庭秘书,打个文件,上楼拿个资料,帮老公及老公的同事煮杯咖啡。外人看来,这一家男主外,女主内,男主能干,女主贤惠,也是搭配的非常和谐了。但就像《坡道上的家》一样,一个突发事件,就戳破了女主眼里的完满幻象。阿穆的老公正在争取一个升职,如果成功了,他们可以举家搬到纽约。就在他一面拼命努力,一面担心上层会选白人领导的时候,他居然真的意外升职了。他们精心准备了一场宴会,宴会上夫妻二人和宾客把酒言欢,纵情歌舞,无比开心!就在这时,丈夫接到了一个伯班克已被任命为伦敦方的主管,你会是执行总裁,但是会在他手下工作。这意味着所谓的升职,不过是安抚他的一个幌子,丈夫愤怒不已,而身后狂欢的宴会,此时也充满了讥讽意味。暴怒的丈夫冲着在场的公司高层,歇斯底里的表达自己的不满。可是木已成舟,如果不及时制止他,只会让事态更加恶化,所以混乱中,阿穆跑过去拉住他,希望他冷静一点。但是啪的一声,一记响亮的耳光重重打在她脸上。所有人都惊呆了,阿穆也是如此。她委屈,不解,悲哀的看向人群,人们她的只是平静的目光,而阿穆明亮的天空,就这样突然坍塌了。第二天,她依旧早起,按部就班的做完家庭主妇要做的所有事情,但是她的目光里,已经失去了幸福的光芒,取而代之的是疑惑,迷茫,失落……就像那个夜晚独自喝酒的里沙子一样,生活中的一切都在照旧,只有她们的心,开始枯萎。她在等一个道歉,一个解释,然而丈夫,却将此事翻篇了。多么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过是盛怒之下没有控制住情绪的一巴掌而已。而就是这一巴掌,让阿穆看清了自己在丈夫心里的实际地位。她曾经很有舞蹈天赋,为了丈夫放弃梦想,为了丈夫学做饭,一次一次的烫到手,可是,当她对丈夫说我想学开车时,丈夫却轻慢的表示:先把煎饼做得不烫到手再说吧。当她没等来丈夫的道歉想要离开时,丈夫却说:别闹了好吗?你太夸张了。就连去阿穆家找她,也依然没有一句软话,暴躁的表示:你不回家,我有多丢人吗?街坊邻里怎么看我?我们家族怎么能容忍你离家出走呢?甚至威胁阿穆如果不主动回来,就走法律程序。阿穆没有等来一个道歉,等来的是法院的传票,她找来全国最有名的女权律师,对方也觉得她有些小题大做。所有人都觉得,不过是一个耳光而已,至于吗?但就是这种集体性的无视,加上丈夫的无视,让阿穆感到窒息。丈夫永远忙着工作,要么就是不停使唤阿穆,甚至在妻子精神状态糟糕透顶的时候,他也没有发现。他看不到她,看不到她的工作,看不到她的价值,看不到她这个人!在婚姻中,无视,就是对女人最大的一记闷耳光。而无数女人,尤其是家庭主妇,一直在承受着各种无视。前几天,吐槽直男的迷之自信,引发了很多女性的共鸣。当她替万千女性发出灵魂拷问:他为何明明看起来普通,却可以那么自信时,很多女人也开始向直男求助:可不可以将你的自信,分一点给我?这也让我很疑惑:为何女人,总是没有男人那么自信?关于这个问题,我以前从父权制文化的角度出发,讨论过很多,比如父权制以男性为中心,他们天然的优越感,比如男性的自我价值建立在内心确认,女性的自我价值建立在社会确认的基础上等……但昨天看完《耳光》后,我不想从理论去谈了,我想从生活中真实发生的琐事去谈一谈,很多女性为何没有男人自信,又及,为何女人,尤其是家庭主妇,婚姻中容易被无视?一个多月前,曾经有一位女读者找我聊天,在和她聊天的过程中,我意识到了一件让我很难过的事情。她谈论她的原生家庭伤害,和婆婆的矛盾,以及对丈夫的不满。从她的描述中我发现:她的妈妈常对她说,谁谁家的女儿逢年过节给爸妈买了什么,谁谁家的女儿给弟弟付了房子的首付…….她自卑,觉得自己不是个好女儿,为家庭付出的太少。她的婆婆常对她说,谁谁家媳妇大着肚子还上班,谁谁家媳妇特别会做饭,特别能干,特别勤俭持家……她自责,因为她上班挂念孩子没做好工作,陪伴孩子的时候又自责自己挣不到钱…而她的老公也常常对她说:谁谁家媳妇就不爱生气,谁谁家婆媳相处和睦,谁谁家老公回家也不干家务……她难过,因为她会为老公工作忙没回短信生气,每天忙得不着家生气,不浪漫不细心不做家务生气。最后,她不断安慰自己,虽然爸妈偏心弟弟,但没有像樊胜美爸妈那样一味吸女儿的钱;虽然婆婆强势又爱管闲事,但是没有像有些婆婆,年纪轻轻就什么也不干,天天找儿子媳妇要生活费;虽然老公脾气有些大,有些大男子主义,但是不像有些男人会家暴,会在外面乱搞,老公至少是顾家的……她的大脑理性的为她分析利弊,她的心却因为敏感细腻而感到痛苦,更是因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难过。她没有发现,他们所有人,都在用某个方面的最高标准要求她,而她,却用某个方面的最低标准安慰自己。当他们说一些本来不合理的话时,她觉得理所当然,而当她生气的点明明很正常时,她却觉得自己不够大度,不够有耐心……她越是为别人的越界找借口,她自己的底线就越是守不住,最后就只能像阿穆一样,在一个突发的巨大的巴掌中才会幡然醒悟:原来,我所谓的幸福,既不结实,也不真实!而造成她这种惯性思维的,就是源于她内化了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偏见。有一次,我和老公带着孩子去小公园玩,因为他平时工作特别忙,基本都是很晚回家,所以周六周日如果他在家,孩子一般都交给他带。然后旁边一位妈妈就对我说:你老公好好呀,好有耐心……之后,她开始给我讲她当初生孩子多么艰难,坐月子多么痛苦,因为老公什么都不干,孩子出生后也全部是自己带。她并不是全职主妇,有做一些类似微商的小生意。我问她,你老公为何不搭把手。她说,她老公有些大男子主义,四川这边的男人都这样(非地域黑,如实陈述)我说,如果是我我会发脾气,因为我觉得我可以和你一样挣钱,你为什么不能和我一样照顾孩子,家务和育儿本来就要共同承担。然后她说了一句让我特别无语的话:哎呀,他们男人哪里会干这些事?男人哪里会干这些事?这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因为这不是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了,而这句话通常都是从一个抱怨的女人嘴里出来。她们细数了老公无数的懒,最后又自我安慰:没办法,男人都不会干这样的事。所以你看,不但男性将育儿视为女性的天然职责,很多女性也默认为男人天然不会干这些。而在男人那里,他们却默认女人天然会干这些事,一旦做不好,就是失职。我是属于生活中特别事多的女人,特别要求男女公平,特别要求丈夫参与育儿和家务,但即便如此,我也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下意识的内化了这种刻板印象,让自己陷入不满和焦虑,更多时候,哪里有什么公平,不过是我自欺欺人。比如说,我会为自己做饭不好吃而觉得对不起孩子,为自己起来晚了让女儿早餐吃得潦草匆忙而觉得对不起孩子,为自己忙着工作没有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而觉得对不起孩子,甚至为自己容易心软,总是由着宝宝性子来而自责没有教育好宝宝……起初刚有宝宝时,这种自责和不满折磨了我很久,后来每当这个时候,我就强迫自己换位思考,把这个角色换成爸爸,他会因此自责吗?然后我就默默去观察,发现他从来不会为自己做饭不好吃而抱歉,反正他本来就很少做饭,偶尔做顿饭我会好感激,至于早餐,周六我起来的比较晚,他带女儿先起床的时候,会选择直接让女儿啃面包,连牛奶都不会给配好,至于工作的时候,孩子是不可能打扰到他的,因为我基本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但是我工作的时候,常常会中断,因为他会抱着女儿过来说,宝宝要找你,至于害怕教育失职,不存在的,他会满足孩子一切需求,反正立规矩的是妈妈,爸爸只负责宠,以及立个女儿奴的人设……但由于周围人都夸他是个好爸爸,哪怕他只是给孩子换了个尿布,他陪着孩子出去玩一圈,他在宝宝哭闹的时候保持耐心,都会收来周围一波妈妈党和奶奶党们的盛赞。而我呢,当一个婆婆夸我时,通常是为了对比她媳妇不如我,夸奖我的价值,有时只是为了打击另一个妈妈的存在价值。所以,在这种文化环境里,我丈夫,一个经常加班,很少有时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ff/9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