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女童得白血病
医生怀疑仿瓷碗导致
贵阳有个1岁多的小女孩茜茜,最近最查出患了淋巴性细胞白血病。据其妈妈介绍,白血病的元凶很可能就是仿瓷碗,医生也不排除病因是喂饭的仿瓷碗释放甲醛超标导致的…
最近,大力的朋友圈被“仿瓷碗致癌”给刷屏了。
看完后,大力都不敢吃饭了,如果用了这样的餐具,岂不等于“把毒吃进了体内”,日积月累还可能引发各种怪病。
仿瓷碗因为价格便宜、颜色鲜艳、轻巧不易碎等特点在市面上很是受餐馆和家长的喜欢。
↑轻巧、便宜的仿陶瓷碗特别受大家欢迎
然而,仿瓷碗也是有好坏之分的,也许很多人对一只小小的仿瓷碗并没有多大重视,殊不知劣质的仿瓷碗危害也许比你想象还要大,它甚至可能会有致癌的危险!
↑简单的百度下,就有大量的关于仿瓷餐具问题的新闻
许多人第一眼看到仿瓷碗会致癌可能并不相信,没错,一只小小的仿瓷碗怎么会有致癌危险呢?这就要从仿瓷碗的材料来说了:目前仿瓷碗的主要材料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这种材料是比较安全的,也允许在食品器皿中使用。但还有一种叫仿仿瓷碗,它的材料是脲醛树脂。它的主要成分是尿素和甲醛和制而成的。这种所谓的“仿瓷碗”材料成本比较低,但危害巨大,当温度达到80度以上就会释放出大量的甲醛。
甲醛这个名词大家一定不陌生,大量摄入甲醛不仅会导致致癌,而且会诱发支气管哮喘,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
那有没有办法分辨出哪些是劣质仿瓷碗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个简单实用的方法:
↑将买回的仿陶瓷餐具放入沸水中煮30分钟,如此反复3次
大家可将仿瓷餐具在沸水中浸煮30分钟后取出,在室温中放置1小时,这样重复3次。如果餐具出现发白、发涩、起泡、开裂以及有刺鼻气味等状况,说明该仿瓷餐具可能存在问题。
同时购买时尽量在正规的超市购买,特别是购买仿陶瓷餐具时,一定要认准“QS”标志,其颜色以白色和浅白色为佳。
下面这些餐具也不安全
↓
釉上彩陶瓷餐具既然仿陶瓷餐具不安全,那用陶瓷碗肯定没问题了吧?事实真的如此吗?
国家质检总局对陶瓷饮食器具进行的质量抽查显示,不合格率竟达四成,其中,金属含量超标已经成为陶瓷餐具普遍存在的问题。
长期使用重金属超标的餐具,其中的铅、镉就会随食物进入体内,使肝、肾、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细胞受损,影响神经细胞正常代谢,对少年儿童的智力发育也会起到不良作用。并可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关节变形和疼痛。
陶瓷餐具的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中彩三种。
釉上彩陶瓷:用颜料制成花纸贴在釉面上或直接以颜料绘于产品表面,再经高温烤烧而成,用手触摸釉上彩陶瓷,感觉花面有明显的凹凸感。
釉中彩陶瓷:制品表面平滑,手触无明显凹凸感,长时间使用可能发乌变黑。
釉下彩陶瓷:全部彩饰在瓷坯上进行,施釉后经高温一次烧成,花面被釉层覆盖,看上去光亮、平整,手感光滑,具有永不变色,永不掉色,安全卫生的优点。
重金属毒素主要来源于釉上彩的颜料,陶瓷餐具颜色越鲜艳,重金属就越易超标!但是釉上彩如果设计合理,烧烤工艺得当,是可以避免超铅的。
不锈钢餐具不等于无毒不锈钢被认为是非常安全的餐具,但是不锈钢分为多种,家庭用的不锈钢餐具可大分为、、三个等级。
其中不锈钢做的餐具含锰较高,耐腐蚀性较差,是否适合作为餐具材料目前有争议。
此外,如果不锈钢餐具使用不当,它也会释放出有害物质,损害人体健康。
1、茶水不要长时间放在不锈钢杯子里。
不锈钢的不易氧化也是相对的,碱性的茶遇到其中的铬往往会“一拍即合”,形成有毒的氧化物。
2、勿用不锈钢锅长时间炖汤、炖中药。
不锈钢中的金属会与汤中的电解质发生电化学反应。而中药中含有多种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在长时间加热的情况下,轻则减轻药效,重则生成某些有毒的络合物。
3、用不锈钢制品盛放油盐酱醋等调料也是不宜的。
最好不要买小摊小贩手中的底价“所谓不锈钢”制品。真正的不锈钢制品是不会那么便宜的,因为产品的价格都是根据制作材料的成本高低决定的,那种轻飘飘的“不锈钢”肯定不是可以食用级的不锈钢。
(本文根据网络素材综合整理)
(↓长按下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ff/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