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医者风范致力专科护理情系患者安康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0-10-14

王丽霞为患者进行淋巴水肿治疗

随着“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角色与功能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专科护士应运而生。医院紧跟发展潮流,先后开展了16项专科护理,并于年5月25日,正式成立“淋巴水肿治疗门诊”,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医院;“PICC专科和伤口造口护理门诊”同步成立,为邹平及淄博、滨州等周边的相关患者提供了切实的方便。

普外科护士长王丽霞,医院第一批成长起来的专科护士,并且是全院42名专科护士中,涉及专科数量最多,投入时间精力最大的一位,为医院各项专科护理工作走在省内、甚至国内前列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贡献。

山高意志坚

医院,普外科属于“大科”,涵盖从胸腔到腹腔上百种脏器疾病和外伤性相关疾病,甚至包括烧伤患者,危急重症多,手术量大,护理大,各种“伤口”更是“名类繁多”:胃肠引流口、刀口、伤口、烧伤创口,特别是直肠癌人工肛门等造瘘口,就像是一座座“高山”,让自年就成为普外科护士长的王丽霞“身不由已”就钻研自学各类伤口造口护理的知识与技巧,从而为率先迈入伤口造口专科护理的门槛积累了一定的临床技能与经验。

年9月,在护理部的安排下,她医院第一个医院主办的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培训学校的学员,医院招生,但在宋院长的积极争取、省内外专家对医院专科护理积极主动学习的深刻印象及恰巧有位报名学员因公不能参加培训这样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巧合”下,王丽霞医院学员参加了培训班。因为是国际培训班,授课老师都是国内外该领域的一流教授学者,国外教授的授课与课件全部是英文,授课过程中尽管有同步翻译,但课后的复习同样需要学员们拿着英汉字典对照课件读通弄懂才能通过考核。这让工作中从未接触英文的王丽霞非常吃力,但她明白自己参加培训班的目的与目标,也明确自己来学习的责任与使命,因此,没有理由讲条件、说困难。培训的三个月,她拿出比“高考”还拼的劲头,几乎天天学到后半夜,伤口造口这座“高山”,最终让她凭着一股子韧劲“爬”了过去,医院第一个取得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资质的护士,并持续跟进国内一系列相关培训学习与专业年会,迅速成长,被聘任为山东省伤口造口专业委员会委员及黄河三角洲造口联盟副主任委员并担任大会主持。

“淋巴水肿”专科护理的开展,与她的缘分更可谓“不偏不倚,刚好是你”。“细心如她”,在学习伤口造口的过程中,有位老师提到淋巴水肿的内容,让她一下子捕捉。到了这个信息:“淋巴水肿医院开展的很少,我们了解的也很少,听到这个信息,我一下子就觉得可为咱们的患者找到解决出路了,就赶紧向护理部领导汇报。”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宋翠华对王丽霞在专科护理上的成长与付出,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年12月,也就是伤口造口学校毕业一个月以后,山东省护理学会举办了首届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培训班,因为取得了伤口造口治疗师资质证书,所以在这医院的学员也被破格录取,并在两周的培训中,以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敢于尝试当模特的奉献精神,获得老师们“青睐”,不仅以优异成绩取得国际淋巴水肿治疗师证,还被评为优秀学员,又越过了一座“高山”,收获了一路“风景”。

荆路心毅然

专科护理门诊的成立,让王丽霞学有所用,发挥出了专科护士的价值,但专科护理特别是伤口造口专科护理,犹如布满荆棘的花路,让王丽霞踏着荆棘,一路播种,一路开花。

胸外肛肠科护士长董美对王丽霞认真细致的工作印象深刻:“我记得有位烧伤面积和深度都很大的患者,伤口感染非常严重,创面的脓血腐臭、血腥味道都很浓,但王丽霞和她的小伙伴们,不仅认真细致的清疮,还耐心安慰疏导患者,没有一点厌烦。整整2个小时时间,耽误了午饭不说,因为固定姿势,处理完创面后,整个人累得都直不起腰来了,让我非常佩服。”

科里护士说起护士长这种工作精神,更是数不胜数。普外科副护士长孟华说:“”科里的27床王大爷,因为直肠癌术后腹腔引流管侧漏,刺激周围皮肤破溃,多种方法尝试效果都不理想,医生也焦头烂额。正巧护士长学习回来,就主动承担起给王大爷换药的工作。因为是肠道手术,粪臭味特别严重,换药的时候王大爷的家人有时也会熏得到门外喘口气缓缓。但护士长每次都仔细换药,采用针对性措施保持皮肤清洁,促进新皮肤生长,不让老人产生自卑感,还轻言轻语的安慰王大爷,让大爷的家人特别感激。最终,在她的努力下,大爷顺利拔除引流管,皮肤一天天好转、愈合,顺利出院。

成功案例越来越多,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不仅院内会诊增多,院外来找她的也越来越多。

王丽霞在患者家中为患者清理创面

年初,邹平某小区一位脑梗后遗症卧床不起导致严重压疮的老人家属,通过护理部副主任张秋玲联系到王丽霞,希望能上门给老人看看。下班后,王丽霞到老人家中一看,就犯了难:腰骶部的疮面大而深,加上年龄大、长期卧床还鼻饲饮食导致营养不良,这样的压疮很难恢复,最好能住院结合营养治疗。但因为各种原因,住院难以实现,家人还是希望王丽霞能上门换药,花多少钱都行。尽管经验告诉她,这会是一项漫长的工作,但看着老人的痛苦和家人渴望的目光,她最终还是选择做下去。

王丽霞与患者家属真诚交流,留下眼泪

当即处理创面,指导家属注意事项后,第二天一上班,王丽霞就汇报护理部,组织相关人员成立专门小组,制定长期护理计划。她和小伙伴们利用休息时间,从刚开始的天天换药到一周三次,再到一周二次,经过长达半年的专业护理,不仅教会了家属换药,最终老人的压疮也愈合了!

张秋玲对此特别感动:“我不仅感动她们这大半年来牺牲自己的时间,更感动她们像对待住院患者一样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职业精神。做伤口护理和其他护理不一样,面对的是脏臭和血腥,需要的是综合评估、细心处置,真的像在肮脏的淤泥中培植出冰清玉洁的荷花一样,特别不容易,也非常不简单。难能可贵的是,无论院内院外患者,王丽霞都有求必应,笑脸相迎,让我从内心佩服她的奉献精神。”

而各类创口在王丽霞的眼中,却只有“坏死组织、新鲜组织、血管、神经、营养、清洁、保护、颜色变化、面积大小”这些与创口愈合有关的概念,用她的话说:“这就是职业病吧,但我这病不好治了,看到创口,脑子里想不到别的,想的就是能用什么办法让患者早点好。”

任重而道远

医院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小组成员,全院PICC置管与维护,也少不了她的身影。一身多职,让她几乎无暇顾及家庭和孩子。但她却超脱地说:“医院上班,也经常开会学习,所以理解支持我的工作。专业的学术会议一般都安排在周末,所以,两三周就外出学习开会的频率,加上院外患者也常常是利用下班或周末的时间去,让我对孩子的学习几乎是零参与。虽然有时也觉得遗憾和亏欠,但好在孩子似乎习惯适应了我们两口子的工作状况,学习自理能力还好,这也算是对成长的另一种历练吧。再说,学医都是这种的,大家也不觉得什么,哪一个专业与技术的成熟,能离得开大家的奉献呢。”

“她柔中带刚,有独特的个人魅力。普外科虽然护理工作量大,但护士却没有主动要求调科的,有调科的还想调回来。医护、护护、护患配合度都很高,各项专科护理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特别是创口造口的专科护理,她能够以患者的利益为重,不恃才而娇,不一意孤行,不固步自封,能很好的借助医生力量,共同研讨处置,这是难能可贵的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交给的任务也从来不推脱、不耍滑,确实是名意志坚韧、忍辱负重、游刃有余的好同志,在全院护士长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示范带头的作用。”宋翠华这样评价她。

普外科副护士长孟华的话似乎更能诠释她在医护配合上的精妙之处。孟华说:“”以前,压疮都是依赖医生换药,现在科室大多数护士就能处理了。前几天,有名患者找李永刚副主任,说他是治疗压疮的专家。李永刚对患者说,我不是专家,我们护士长才是压疮治疗专家,普外科的护士才是压疮治疗专家。

独木不成林,百花春满园。王丽霞说,团队的成长更甚于自己个人的成长,学以致用,学以共用,才是学习的目的与意义。面对专科护理的发展趋势与需求,面对领导的信任与期待,面对患者的需求,她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学习是专科护士、是医务工作者永远的状态和节奏。

文:冯春霜董青妹

排版:孙冬梅

编校:袁瑞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ff/5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