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26日,周一的康复科门诊一如既往的有序而忙碌,一位坐在轮椅上满脸憔悴的阿姨被家人推进了刘惠宇主任的诊室。“刘主任,我是放射科医生推荐我来找你的,说只有你们科室能治疗我这病,你一定要帮帮我啊!”
原来这位李阿姨曾是一个宫颈癌患者,手术及放化疗一年后会阴部、双下肢反复出现肿胀麻木,行走及挑担后加重,抬高休息后减轻,但一直未接受过系统治疗。一周前李阿姨感冒发热后出现双下肢急剧增大,抬高休息后不能缓解,右踝疼痛不能行走的情况,卧床一周后经多方打听找到了康复科刘惠宇主任求诊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李阿姨顺利入住康复医学科后,经主管医生蔡泽秦医生仔细的问诊及系统的检查排除肿瘤复发和下肢静脉栓塞后,她开始接受专业的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
洪小娟主管治疗师及汪永庄治疗师在接诊李阿姨后,对她进行了详细的康复评估,评估中发现:李阿姨会阴部、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明显,皮肤脱屑,双脚及脚踝皮肤变硬,呈象皮样改变,浅感觉减退,双踝关节及足趾活动明显受限,右踝关节疼痛,卧床,不能下地行走,生活不能自理。
入院后双下肢初评
入院后,李阿姨通过服用药物消炎消肿、改善循环和治疗师手法淋巴引流、绑带包扎、空气波压力治疗、下肢功能锻炼治疗五天后,阿姨会阴部、双下肢肿胀麻木明显减轻,右踝疼痛减轻,双脚及脚踝皮肤由硬变软,双踝关节及足趾活动受限减轻,由家属扶行逐步到自行缓慢步行,自行上厕所和洗漱,生活部分自理。
五次治疗后双下肢中期评定
李阿姨经过综合消肿治疗9次后出院,左下肢淋巴肿胀麻木消退,会阴部、右下肢肿胀麻木明显减轻,右踝偶有疼痛,双脚及脚踝皮肤变软,双踝关节及足趾活动受限解除,可以轻松步行,生活完全自理。出院医嘱:穿戴弹力裤袜,继续自我按摩,低脂低盐饮食,适当有氧功能锻炼。
九次治疗后双下肢末期评定
患者左下肢三次腿围评估对比图
患者右下肢三次腿围评估对比图
李阿姨出院时对康复科的医务人员表示再三感谢,她说:在康复科里不仅得到了专业的消肿治疗,而且还学习了很多预防水肿的专业知识,知道今后怎么去管理自己的水肿,自己又重拾了幸福生活的信心。
结语
1、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通常发生在妇科癌症(如宫颈癌、卵巢癌等)术后及放化疗治疗后,主要由于手术及放化疗损伤淋巴结和淋巴管引起。
2、淋巴水肿通常在感冒发热及局部感染后出现肿胀或加重,一旦肿胀肢体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医院进行抗生素治疗。
3、针对淋巴水肿高危人群,及早进行水肿预防宣教及干预,以提高癌症术后及放化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医院康复医学科诊疗范围: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包括脑卒中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认知障碍等,及脑卒中、脊髓损伤、格林巴利综合征等疾病所致的呼吸功能障碍。
2、脊髓损伤后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二便控制障碍,心理障碍等。
3、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康复:周围神经损伤(术后)、臂丛神经损伤、手术前后、格林-巴利综合征和面瘫等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4、脊柱骨折、四肢骨折等骨折术后、韧带重建术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肢体的功能障碍,重返运动的康复。
5、运动损伤(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软骨损伤)、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骨关节炎、脊柱侧弯、颞颌关节紊乱,四肢关节功能紊乱以及各种手外伤后(术后)功能障碍等康复。
6、乳腺癌或妇科疾病术后淋巴水肿的综合康复治疗、小儿斜颈综合康复治疗。
文字编辑:洪小娟
图文编辑:查煌宏
审稿:刘惠宇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ff/3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