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的治疗方法 >> 正文 >> 正文

善尔医院专家为您讲解什么是淋巴水肿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17-12-8

很多人没听说过淋巴水肿这个病,但是听说过肢体的“象皮肿”。其实淋巴水肿并不孤单,全世界淋巴水肿患者多达1.7亿,乳腺癌生存者中约15%-30%的人发生继发性上肢淋巴水肿,妇科癌症患者治疗后28%-47%发生继发性下肢淋巴水肿。还有一些人已经发生了,因为不认识,病变还没太严重,所以忽略了。淋巴水肿不及时干预治疗的话可以造成严重的致畸致残。要想弄清楚什么是淋巴水肿,我们先从淋巴系统来聊聊,从它的解剖和功能我们一起来丰富一下知识:

01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由广布全身的淋巴管网和淋巴器官(淋巴结、脾)组成;淋巴液是组织间液进入毛细淋巴管生成的,组织间液则由毛细血管中的血浆滤过血管壁生成;淋巴管:分为浅淋巴管:收集皮肤和皮下组织的淋巴液,深淋巴管:与深部血管伴行,收集肌肉、内脏等处的淋巴液。淋巴循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单向流动而不形成真正的循环,因此都是从肢体向心脏中心流动。

除表皮、中枢神经、角膜、骨骼肌、软骨及韧带等组织外,其他组织器官均存在毛细淋巴管,真皮内尤为丰富。淋巴管是组织间液的回流通道,淋巴结具有过滤与免疫保护功能。组织间隙中的大分子物质(蛋白质),主要依赖淋巴管重吸收。淋巴循环的作用是:回收蛋白质,每天约有75-g蛋白质由淋巴带回血液;运输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调节血浆和组织间液的液体平衡;淋巴流动可清除因受伤而进入组织的红细胞和侵入机体的细菌,对机体起着防御作用。在病理状态下,如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等,自血管渗出液增加、回吸收减少;淋巴系统本身疾病,直接影响淋巴的吸收与循环功能,均可造成组织间液积聚引发水肿。

02淋巴水肿的定义

淋巴水肿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指机体某些部位淋巴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软组织液在体表反复感染后皮下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脂肪硬化,肢体增粗,后期皮肤增厚、粗糙、坚韧如象皮,亦称“象皮肿”,发生于下肢称为“象皮腿”,发生于上肢为“象皮胳膊”影像学检查称为“淋巴回流障碍”、“淋巴回流受阻”、“淋巴回流不畅”等。

03淋巴水肿的病因

淋巴水肿的病因分类主要分为原发性及继性两类。原发性淋巴水肿大多是淋巴管扩张、瓣膜功能不全或缺如等先天发育不良所致。根据淋巴管造影,原发性淋巴水肿可分型如下:

1)淋巴发育不全,伴皮下淋巴缺如;   

2)淋巴发育低下、淋巴结和淋巴管小而少;   

3)淋巴增生,伴淋巴结和淋巴管大而多,时有扭曲和曲张。

其中淋巴发育不全十分罕见,常见于先天性淋巴水肿。发育低下是最常见的类型。单纯性及咐性淋巴水肿均属先天性。早发性淋巴水肿多见于青春期女性或年轻妇女,于月经期症状加重,故推测病因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有关,占原发性淋巴水肿85~90%。35岁以后起病则称之迟发性淋巴水肿。

继发性淋巴水肿大部分由淋巴管阻塞引起。国内常见的是丝虫病性淋巴水肿及链球菌感染性淋巴水肿,恶性肿瘤淋巴结切除后,放疗后也是淋巴水肿的重要发病因素。

04淋巴水肿的病理

淋巴是细胞间隙中的组织液,经淋巴管回流入静脉。淋巴循环亦是人体生理功能性体循环之一。淋巴系统先天性发育不良或由于某种原因发生闭塞或破坏,所属远端淋巴回流即发生障碍,组织间隙淋巴液异常增多。若发生在肢体则受累肢体均匀性增粗,起初皮肤尚光滑、柔软,抬高患肢水肿可明显消退。由于积聚的淋巴液富含蛋白质,可高达5.8g/dl,〔正常0.72g/dl〕长期刺激使结缔组织异常增生,脂肪组织为大量纤维组织替代。皮肤及皮下组织极度增厚,皮肤表面角化、粗糙、指压后不发生压痕,出现疣状增生物,形成典型的“象皮肿”。感染使炎性渗出液增加,刺激大量结缔组织增生,破坏更多的淋巴管,加重淋巴液滞留,增加继发感染机会,形成恶性循环,致使淋巴水肿日益加重。

早期对淋巴水肿进行干预治疗,可以告别潜在的危害,从而让这些患者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淋巴水肿医学-;;--

淋巴水肿中心(医院)







































宁夏白癜风医院
北京一次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ff/1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