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治疗 >> 正文 >> 正文

淋危不惧科学防治淋巴水肿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0-9-8
北京中科白癜风出席健康中国公益盛典 http://www.bdf999.org/m/

淋巴水肿是高致残类疾病,在世界卫生组织对常见病的排位中淋巴水肿列为第11位,致残类疾病排列第2位,全世界患者数约达1.7亿例。我国近年来发病率也越来越高。

淋巴水肿指因淋巴管或淋巴结损伤,导致淋巴转运能力降低,淋巴循环障碍,淋巴液在组织间隙滞留所引起的包括组织水肿、慢性炎症、组织纤维化及脂肪纤维化等一系列病理改变。常见于乳腺癌、宫颈癌等妇科肿瘤术后,泌尿外科肿瘤术后及骨科疾病术后等。

1

本病的常见原因

1、原发性淋巴水肿

常见于先天或原因不明的淋巴系统发育不全、淋巴管扩张、原发性淋巴纤维化。

2、继发性淋巴水肿

多继发于丝虫病(南方多见)、慢性丹毒反复发作、由于外伤、感染、手术、肿瘤等原因导致淋巴管及淋巴结受损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

2

临床表现

1.水肿部位:多见于四肢,还可见于面部、外生殖器和臀部等部位。

2.临床表现:水肿早期,组织液中只有滞留的水肿液,液体聚集产生的水肿通常较软,按压时容易凹陷(凹陷性水肿),随病程延长,淋巴水肿会发生纤维化和脂肪沉积等不可逆的病例改变,呈非凹陷性水肿。局部皮肤呈橘皮样变,肢体变粗,形成典型的“象皮腿”。

3

治疗方法

山医院周围血管病疮疡科采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疗技术,对临床不同分期的淋巴水肿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治疗。开展中药内服、中药外敷、中药熏药、饮食调护,情志护理,并结合现代西医技术,如循环驱动治疗、手法淋巴引流、弹性压力包扎、适度的功能锻炼等方面,疗效显著。内外同治、中西结合、整体调理,加速消肿,重塑肢体外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一致受到来院患者的好评。

4

如何预防淋巴水肿

1.体位

卧位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常为30-45度(可采用泡沫塑料制成的形枕来抬高肢体)。

活动时候坚持外用弹力绷带包扎或穿弹力袜。

2.功能锻炼

可以促进全部肌肉运动,协助淋巴液转运,加强远端淋巴液的回流。

(1)温和的伸展运动轻度的抵抗练习

全身放松:仰卧位做深呼吸,依次放松下半身、上半身及颈部和面部肌肉。

踝泵运动:平卧,下肢伸展,足尖缓缓勾起,尽量靠向自己,足尖尽量向下压,每个动作保持5s。以踝关节为中心,做°环绕,尽量保持动作幅度最大。20次为1组,每天做2-3组。

股四头肌训练:患者在床上做直腿抬高运动,不要求抬高的高度,但要有5s左右的滞空时间,20次为1组,每日2-3组。

单侧或双侧膝到胸运动:和缓地将大腿压向腹胸部,或在腹部及胸部上方弹动15下,对侧同样进行,20次为1组,每日2~3组。

髋外展:仰卧位,双下肢抬高到墙面上,外转髋45°,臀部夹紧并维持在外转姿势上,维持20s,20次为1组,每日2~3组。

主动髋关节运动:双足抬举支撑在墙面上主动跖屈踝关节并卷曲足趾,再尽量多重复背伸踝关节并伸直足趾,最后足部主动顺时针及逆时针环绕,20次为1组,每日2~3组。

空中下肢动作:仰卧位,双侧髋关节屈曲,双足指向天花板,下肢交替动作似骑车、行走,20次为1组,每日2~3组。

(2)有氧运动

推荐慢走、不剧烈的舞蹈、爬楼梯、游泳

3.饮食调护

均衡饮食、低盐饮食、控制体重

专家介绍

张晓丽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省优专家,周围血管病疮疡科主任,山西省周围血管病科重点中医专科学术带头人,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周围血管病重点研究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周围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分会委员,世界中联外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常务理事,擅长诊治肢体肿胀性疾病,如淋巴水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出诊时间:周一、周五上午,周二全天。

李晓亮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山西省“三晋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优秀人才,山西省卫生计生委“百千万卫生培养工程”高端领军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分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对下肢淋巴水肿、深静脉血栓形成、糖尿病足坏疽、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丹毒、痛风、过敏性紫癜、疖肿、银屑病、带状疱疹、湿疹、荨麻疹、痤疮、臁疮、褥疮及各种疮疡等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擅长微创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出诊时间:周四上午,周三下午。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4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