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治疗 >> 正文 >> 正文

SNNS还是PLA在早期宫颈癌中应用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0-8-24
北京中科医院都是假的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4537.html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之一,淋巴结转移被认为是影响生存的重要预后因素。根治性子宫切除联合盆腔淋巴结切除术(pelviclymphadenectomy,PLA)是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PLA也增加了手术风险及并发症,如出血、神经损伤、下肢淋巴水肿(lowerextremitylymphedema,LEL)和盆腔淋巴囊肿(pelviclymphocele,PL),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最近的许多研究报告表明,早期宫颈癌中应用前哨淋巴结活检术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并且在淋巴结转移的检测上比PLA更准确,但是其术后淋巴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潜在减少率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估早期宫颈癌前哨淋巴结切除术(sentinelnodenavigationsurgery,SNNS)术后淋巴结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SNNS与PLA在早期宫颈癌患者淋巴结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例患者分别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切除术(70例)和盆腔淋巴结切除术(97例),比较SNNS组和PLA组的淋巴并发症(下肢淋巴水肿和盆腔淋巴囊肿)情况。在SNNS组70例中,下肢淋巴水肿和盆腔淋巴囊肿分别为0例(0%)和3例(4.3%)。尽管切除了旋髂淋巴结(circumflexiliacnode,CIN),SNNS组的下肢淋巴水肿和盆腔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PLA组。综上SNNS是预防下肢淋巴水肿和盆腔淋巴囊肿发生的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年至医院妇产科的例早期宫颈癌患者(IA2-IIB期),其中70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前哨淋巴结切除术,97例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淋巴管并发症的诊断由妇科肿瘤医生在每次门诊随访后收集患者信息。

结果

1.下肢淋巴水肿(LEL)

例患者中有13例(7.8%)有LEL,PLA组97例患者中有13例(13.4%)有LEL,而SNNS组无LEL。PLA组LEL发生率与手术入路、FIGO分期及淋巴结(lymphnode,LN)转移无明显关系。LEL的发生与年龄、BMI、最终病理及辅助化疗无明显关系,与LN和CIN的清除有关。研究者得出结论,SNNS组的LEL发生率明显低于PLA组。

2.盆腔淋巴囊肿(PL)

例患者中有21例(12.4%)有PL,SNNS组70例中3例(4.3%)有PL,PLA组97例中18例(18.6%)有PL。PLA组PL发生率与手术入路、FIGO分期及LN转移无明显关系。PL的发生与年龄、BMI、最终病理、CIN清除及辅助化疗无明显关系,与LN清除有关系。研究者得出结论,SNNS组的PL发生率明显低于PLA组。

表1.本研究纳入的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

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早期宫颈癌SNNS术后淋巴结并发症的发生率,特别是LEL和PL的发生率,并与PLA术后比较。PLA已作为宫颈癌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标准程序。由于淋巴结转移是这些患者生存的最重要的预后因素,淋巴结并发症如LEL和PL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近年来,SNNS逐渐成为早期宫颈癌诊断和治疗的新标准,使不需要PLA的早期宫颈癌患者避免PLA成为可能。

本研究表明SNNS组淋巴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PLA组。SNNS组没有发生LEL,SNNS组LEL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LA组。研究者证明行SNNS对病人有更大的好处。在多项研究中,CIN的切除是LEL的主要危险因素。在本研究中,SNNS组LEL的发生率低于PLA联合CIN清除组。SNNS组LEL的发生率也低于未切除CIN的PLA组。所以研究者认为SNNS是预防LEL发展的最佳治疗方案。几乎所有的PL病例都发生在术后早期且无症状。然而,有症状的PL患者需要手术和穿刺引流等治疗。本研究中,4.3%的SNNS患者和18.6%的PLA患者存在PL。SNNS组PL的发生率明显低于PLA组。尽管切除了CIN,SNNS组的PL发生率仍然明显低于PLA组。研究者推测PL是由淋巴通路损伤引起的并且认为SNSS可以降低PL的发生,因为SNSS可以保护淋巴管。

这项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它是一个回顾性的研究。虽然包括了大量的患者,但也有可能出现选择性偏差。其次,由于LEL是由妇科医生诊断的,在诊断中可能存在一些主观因素,这可能导致诊断性偏差。总之,研究者观察到淋巴结并发症(LEL和PL)的发生率在SNNS组明显低于PLA组。因此,与PLA相比,SNNS是阻止LEL和PL发展的较好的治疗方案。建议建立SNNS作为预防早期宫颈癌淋巴结并发症发生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仍然需要进行前瞻性研究来探讨SNNS治疗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ShinichiTogami,RintaroKubo,ToshihikoKawamura,etal.Comparisonoflymphatic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4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