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已经是女性的头号杀手,乳腺癌始于乳房并首先向腋窝淋巴节侵犯。当在乳腺淋巴结中发现肿瘤细胞,并且癌细胞并未向腋窝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结侵袭时,就应该进行乳房切除术了。术后如有必要,还应进行放射性治疗。在某些病例里,乳房部分切除术与根治术乳房全切除术的效果一样。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是因腋窝淋巴结切除、静脉回流障碍等原因导致的淋巴管受损所致的慢性肿胀状态,为乳腺癌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上肢淋巴系统浅、深层淋巴管主要通过腋窝淋巴结相互交通。腋窝淋巴结清扫切断大量淋巴管,基本保证生理状态下淋巴引流,出现损害代偿机制的因素或出现增加淋巴负荷的因素较容易发生淋巴水肿。
间质中蛋白质浓度明显升高,组织胶体渗透压增高,水肿会因此更加严重,巨噬细胞功能受抑制,皮下组织发生纤维化限制淋巴引流形成恶性循环。淋巴水肿严重的上肢极易反复发生链球菌感染,形成淋巴管炎和蜂窝织炎。
乳腺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目前仍然是一临床难题,预防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重点在于降低腋窝淋巴系统的损伤。
随着疾病的认识逐步提高,手术的早期化、规范化、轻柔化,及术后的强化护理,同时,对淋巴水肿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不断深入,根据不同个体制定综合化治疗方案,改进治疗方法,都会可能降低水肿的发生率,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淋巴结水肿重在预防首先要坚持五个避免
1、患肢避免从事激烈、重复性的活动。避免携带重物,如手提包、重的背包。
2、避免穿限制循环的衣物,如含紧绷弹性带的袖子或袖套。不要带紧的珠宝,如戒指、手表。
3、避免在其患肢进行输液及抽血操作。
4、避免热的环境或使用局部热疗,避免病患处受到外力压迫、感染。
5、下肢避免静态、下垂的姿势摆放,并要求患肢不要长时间下垂及大幅度、强力摆臂等;避免坐时双腿交叉。
要抬高患肢
要求患者在术后早期用柔软、吸汗的棉枕垫抬高其患肢,保持肘关节部位高于肩部,手腕部位则要高于肘关节。同时,还要保持病患的患肢呈抬高、内收位。
要进行功能锻炼
锻炼可从术后3—5日开始,循序渐进。锻炼方法有:
两臂下垂,两手在身前相握,有前面上举过头,然后尽量后伸从两侧落下。
双臂自然下垂,腕关节向上屈起,握拳或用握力器练习手指。
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收缩上臂肌肉,两臂向上耸起靠近耳朵,然后放松。
身体直立,用一根长木棍,放在背后或颈后,双手分别握住两端,双臂来回做拉锯样的动作。
身体直立,双臂自然下垂,前后摆动或沿时针方向旋转患侧的手臂。
身体直立,抬起患侧手臂,用健侧手臂将患肢尽量向头上牵拉。
身体直立,抬高患肢,向上够摸,或沿墙逐渐向上伸展;或用患肢做梳头的动作。
锻炼要根据身体的情况调整运动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有意识的多使用患侧,可以参加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等活动,并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yyzl/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