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吻病一般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Mononucleosis)。因为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通常是通过口水、飞沫散播。对于接吻双方来说,如果对方带菌,不论口腔有没有溃疡,接吻之后的24小时,另一方常常被感染,故常称为接吻病。成人表现略重,6岁以下患儿表现为轻症或隐性感染。
一、定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传染病,表现为疲劳、乏力(malaise)、发热、咽痛、非特异性淋巴结肿大(所以之前叫腺热)。本病多见于学龄前与学龄儿童(幼儿期,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好),主要由飞沫与唾液经呼吸道传播(除肠道病毒外,其他病毒多经呼吸道传播),其次经密切接触传播。6岁以下患儿表现为轻症或隐性感染,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下次可能会轻些,不代表不发生)。病程2~3周,常有自限性,预后良好。
二、病因和流行病学
本病由EB病毒(EPSTEIN-BARRVIRUS)感染所致,其他由巨细胞病毒、弓形虫、腺病毒、肝炎病毒、HIV等引起的,叫类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属于疱疹病毒(呵呵,B,疱疹)一种,DNA病毒,有A和B两型。A型分布广泛。
EB病毒感染世界90%人群,发病率为20-70/,,青少年为1/1,。发达国家较发展中国家少,男女一致,多经唾液密切传播(接吻病),分享水杯可传播,非亲密接触,污染物(fomes)等不会引起传播。
急性感染6月后,EB可从口腔排出,可间歇终生排放。女性阴道也发现该病毒,可经性传播(尤其是B型),EBV也可经器官移植或血液传播。
目前认为EBV可经宫内传播,生产时传播,基本不经乳汁传播。(EBV经血液可进入宫颈,所以可以传播,生产时阴道分泌物可以传播,因为是EB,最新研究在乳汁中发现EB病毒,但母乳喂养EBV血清阳性率不提高)。
发达地区,儿童感染最常见(学龄、学龄前儿童感染多见),1/3在青春期和年轻人中发生(会发生典型的疲劳、咽炎和非特异性淋巴结病,多经性传播,该症状在小于4岁患儿和大于40岁成人中少见)。原因:小孩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反应不了这么好,大人多已经感染过了,所以体内有抗体了,不会这么厉害了,青春期时,免疫好,如果小时候没有感染,就会很厉害啊。
三、发病机制和病理
病毒入口,侵袭口腔上皮细胞,导致咽炎。
病毒复制、细胞溶解—病毒入血—侵袭B细胞和整个淋巴系统,包括肝脾!!(先侵袭B淋巴细胞,EB病毒,当然先B了,然后全淋巴系统,脾是淋巴器官,所以脾最先被侵袭,是最常见的器官增大。增生的异常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在肝脏有分布,杀菌用的)、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至中央静脉周围及肝小叶,引起肝细胞损害,导致肝肿大。)
T淋巴细胞激活(CD8+:即细胞毒性T细胞,也就是异淋巴细胞)去杀灭已经感染的B淋巴细胞。呵呵,这就是异淋巴细胞(图7)产生的原因。多在感染出现症状后1-3周出现。
潜伏期EB病毒决定抗原可以复制(EBV-determinedantignes,EBVA);产生EB病毒早期抗原(earlyantigens,EA)进入DNA复制;随后衣壳抗原(viralcapsidantigen,VCA)复制。
其他系统损伤:肿瘤:从良性到恶性都可见,良性包括成人艾滋病口腔毛状粘膜白斑病。恶性肿瘤包括鼻咽癌(中国南方发病率高,可行头颅CT、MRI),伯基特淋巴瘤,霍奇金病(发展中国家高峰在儿童,发达国家在青年,EB病毒和混合型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性霍奇金淋巴瘤有关,与淋巴细胞占优势的关系非常小)等。
控制EB病毒感染失败(即T细胞增加太厉害,杀死B细胞太甚)导致免疫缺陷。
四、临床表现
1.婴幼儿和老年患者可能发病是不典型的。(免疫未建立或已经获得免疫,再次获得疾病不会这么重和典型)。
2.发热(开始为低热,逐渐发展为中高热(38-41度),约1周,重者2周或更久。病毒引起炎症感染,当然会发热)。
3.疲乏(90-%出现,malaise)。查体:精神反应差,在学龄儿童可能精神可,青少年表现明显。
4.咽痛(病毒首先侵袭,kiss病毒吗,当然先到咽部)。查体:咽炎(65-85%),明显的扁桃体(扁桃体就是淋巴节啊!!!!)肿大可伴有渗出,见图片。硬腭、软腭连接处紫癜常见,类似链球菌感染的咽炎(见图片3,4)。2
5.左侧上腹部变形和压痛常为主述(脾增大,导致疼痛,脾为淋巴器官,最先受损)。查体:脾大(50%),肋下2-75px,块状增大不明显。4
-全身淋巴结肿大(90%),颈部最多见(颈前后、颌下淋巴结)。颈部淋巴结多在发病1周后达到肿大的高峰,轻中度增大,轻的触痛,两到三周消退。肺门淋巴结肿大更提示EB感染。3
-眶周水肿(Periorbitaledema)25-40%。(还记得那个俄罗斯小姑娘吗,就是现有眶周水肿)5
-皮疹:斑丘疹(10-15%),若使用过阿莫西林或氨苄西林(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氨苄也可能会导致皮疹),80%会有氨苄西林皮疹。(病毒入血,多有皮疹出现,很常见的)6
-肝脏增大也有(10%),(因为单核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增多,肝细胞炎症(可能会有呕吐、厌食的症状)所致!!肝脏在3岁内可在肋下50px,3岁后不应该摸到肝脏)7
解释:以上是最容易出现的症状,如果不典型的,可能会围绕这几个表现,例如发热—出汗、寒战,咽痛—厌食、恶心,
五、诊断性检查、检验(Lab、Radiology)
1.血常规:白细胞多升高,多在10-20*/L,淋巴细胞为主,占2/3之上,异性淋巴细胞(T细胞,整体大,细胞核大)20-40%。血小板可能减少至50-*/l,多没有紫癜(EB病毒侵袭血液系统,plt吸附病毒抗原产生自身抗体,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plt结合,可导致IM患儿plt破坏)。红细胞可减少(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溶血性贫血)。
2.EB-抗体③:EBNA,EA,和VCA抗体对诊断最为有效。急性感染期,VCA的IgG(急性感染后期出现,终身存在)和IgM(感染急性期即出现,持续至少4周)在所有病例中都是阳性的,部分病例中EAIgG是阳性的。EA抗体在病后逐渐升高,到2月左右达到高峰,之后下降,也可终身存在(滴度较VCA-IgG低)。EBNA抗体在感染后3-4月出现,终身存在,其存在提示感染大于3月。VCA抗体检查对诊断足够了(图片6)。
3.嗜异凝集抗体(HeterophileAntibody):一种IgM抗体,感染EBV后,存在于患者血清中,与马的红细胞接触后,会与红细胞结合,导致凝血。该抗体能持续2年;对大孩子敏感(90%阳性),对小于4岁孩子敏感率为50%,因为小孩子的滴度太低。另外,对于IM类似综合症,其为阴性,因为仅仅EB病毒科产生该抗体。(该诊断阴性不能排除EB感染)
4.肝功能:50%病例肝酶轻度升高,多无黄疸。
六、鉴别诊断
1.链球菌感染:可致咽炎、淋巴结肿大,无肝脾肿大。链球菌感染可合并EB感染,若其治疗72h无效,需要考虑是否合并EB病毒感染。(这两个病原作用的部位差不多,所以会同时存在。)
2.白血病:EB病毒可以导致白细胞升高,溶血性贫血(单核巨噬细胞可能会吞噬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血小板抗原-抗体),可做骨髓穿刺鉴别。
七、并发症及对其他系统影响
1.扁桃体肿大导致呼吸道梗阻。
2.脾出血或破裂,成人大于儿童,多有外伤史。
3.神经症状(病毒侵袭到神经系统):爱丽丝奇遇记综合征(时间、空间感觉障碍)。头疼、惊厥。脑膜炎(脑脊液单核细胞增多)格林-巴利综合征或Reye综合征在急性期可出现。
4.血液系统:噬血综合症。溶血性贫血常常伴有coombs阳性,多在疾病后2周出现,持续1月。再障罕见,躲在3-4周出现,常4-8天(1周)自行恢复。严重血小板减少可导致紫癜。
5.其他:心肌炎肺炎、胰腺炎、腮腺炎、睾丸炎。淋巴系统无处不在啊!!!
八、治疗
一般治疗:疲劳患儿卧床休息,脾脏增大患儿2-3周不要参加体育活动。接触隔离。
对症治疗:发热物理降温、泰诺林15mg/kg、美林10mg/kg、赖氨匹林(医院)、ketorolac(静脉,我院有)退热,口腔疼的可给magicwash,不吃饭的补液。
对因治疗:阿昔洛韦(无用量,可参考HSV感染)可减少病毒复制,不会减少病症及病程,阿昔洛韦可抑制EB病毒DNA,但对潜伏期无效。在有并发症时(出血、呼吸道梗阻、溶血、惊厥脑膜炎时),使用激素:强的松(泼尼松)1mg/kg.d,max:60mg/d.晨起顿服,使用7天后,逐渐减量,这个用法仍需验证。
九、预后和预防
该病为自限性疾病,急性期症状在1-2周消失,疲劳可能会持续数月。目前尚无疫苗,少接触传染源,使用自己碗筷,青少年注意性卫生。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本平台其他精彩文章:
小儿血尿的临床诊断要点
小儿常见脑病的诊断与临床特点
北儿专家告诉你如何正确的补充维生素D
小儿辨“尿”识病之“观、看、瞧、闻、算”
小儿抗利尿激素不适当分泌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哭闹不止的小婴儿急诊处理大全
川崎病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再发性呕吐RS/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的诊断与治疗
钱素云:糖皮质激素在儿科急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0~3岁婴幼儿喂养建议图解
最新儿童普通感冒诊治专家共识
危重患儿高钠血症的诊断与治疗
最新AHA小儿心肺复苏指南要点
最新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手足口病问与答
简单四步,教你看懂动脉血气分析
小儿常用退热药物治疗专家指南(版)(最新)
史上最全!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常见脑病的诊断与临床特点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新诊疗常规及流程图
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儿童结核病管理(第2版)节选
指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年制定)
图文讲解小儿纵膈占位及纵隔气肿的影像学诊断
(独家/最新)小儿过敏性紫癜饮食控制专家共识(版)
版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实践指南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
小儿常见呼吸异常的临床分析
十六个问题让你全面看懂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图解0~7岁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嗅神经和视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临床常见危象诊治
图表精讲小儿瘫痪
小儿脑疝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
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近30种异常面容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收藏)
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临床应用的最新专家共识(版)
让儿科医生心痛的心源性腹痛
儿童常见慎用或禁用药物一览表
手足口病的诊治要点
住院患儿不同病原体肺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指南(草案)
小儿物理降温之孰是孰非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最新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介绍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诊治方案(版)
儿科常用抗微生物药使用剂量指南
儿童静脉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指南(版初稿)
小儿常用祛痰药使用专家共识
让医患和谐的18字黄金法则
第三至六对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治方案
儿童高血压的定义、分期及常见原因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重点、难点知识汇总
卵圆孔未闭是不是先天性心脏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yyzl/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