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医院治疗 >> 正文 >> 正文

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康复的科学处理之道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1-11-16

踝关节骨折,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发生。老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意思是说,如果运动伤到筋骨,那么至少要一百天之后才能痊愈。于是很多人认为骨折后要静养,骨头才能顺利愈合。

今天我们来讲讲骨折术后科学系统地康复训练。

系统的康复治疗意义重大

临床上有很多骨折患者害怕影响到骨折部位的牢固性和骨折的愈合而长时间卧床,不敢进行康复锻炼,从而引发很多并发症,例如:血栓、疼痛、肺部感染、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僵硬、本体平衡功能下降等。所以骨折术后科学系统的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

预防血栓:踝关节骨折的病人,长期制动状态,使血液循环减缓,如果不进行合理的康复干预,血栓形成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促进肿胀消失:骨折后,由于骨折断端和骨折处的软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静脉和淋巴回流都受阻,所以术后一般会出现不同程度地肢体肿胀,适当的功能锻炼可以促进全身和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加快肢体的消肿,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预防肌力下降:很多患者由于术前的制动和恢复期间又担心训练会造成二次损伤,导致普遍存在肌力不足的问题,通过医生提供专业的康复指导和建议,促进患者肌力早日恢复。

预防活动受限:踝关节对下肢的功能非常重要,越来越多的患者从踝关节创伤慢慢发展成关节僵硬,活动度下降并发症,影响其功能。其活动受限的内在因素(关节内骨折、关节囊损伤、关节软骨损伤,关节解剖形态损伤),外在因素(关节周围的组织,例如韧带、肌腱、肌肉、筋膜等),混合因素等所有的因素会导致关节周围软组织废用性萎缩,关节周围粘连。

疼痛和炎症控制:术后手术部位存在一定程度的疼痛和炎症、肿胀,除了药物镇痛外,康复治疗师借助各种方式,控制疼痛和肿胀,例如冰敷和热敷、超声波等。

如何系统的进行康复治疗

骨折后的康复训练一般可分为三期进行:

受伤后1-2周,为康复训练的早期阶段。此时骨折断端不稳定,容易出现再次移位。因比,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消肿和稳定骨折。

康复训练的主要形式是绷劲和松劲,通过活动受伤部位的肌肉预防肌肉萎缩或粘连。在这期间,原则上除了骨折处上下关节不运动外,身体的其他部位均应进行正常的活动。

伤后2周至骨折的临床愈合,此为康复训练的中期。这期间,肿胀逐渐消退,疼痛减轻,骨折断端有纤维连接,并逐渐形成骨痂,骨折处日趋稳定。

在这期间除了继续做伤肢的肌肉收缩训练外,可以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逐渐恢复骨折近端、远端未固定的关节的活动和骨折处上下关节的活动,并逐渐由被动活动转为主动活动。在病情允许时,应尽早起床进行全身活动。

伤后5~6周,骨折有足够的骨痂形成,骨骼有了一定的支撑力,但大多存在邻近关节的关节活动度下降、肌肉萎缩等功能障碍。可进一步扩大活动的范围和力量。由一个关节到多个关节逐渐增加主动的关节屈伸活动,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

此期康复的目的是恢复受累关节的关节活动度、增强肌肉的力量,使肢体功能恢复。康复训练主要形式是伤肢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负重练习,使各关节迅速恢复到正常活动范围和肢体的正常力量。

康复训练,找名医主刀

老话有其道理不假,科学的康复治疗却更加有效哦~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yyzl/7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