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男生经常在打球以及踢球等运动遇到,女生穿高跟鞋或者捉急下楼梯时经常遇到,往往大家不重视,该干嘛就干嘛去了,没有好好养,所以非常容易再次扭到,是非常痛苦的事,时不时来一下,严重影响生活,但是到底是为什么呢?该怎么处理好防止再扭伤,今天就细说一下。
据报导:
踝关节扭伤的患者中有40%会发展成为习惯性崴脚;
踝关节扭伤的复发率为42%;
约有47%的踝关节扭伤患者报告在相同的踝关节发生重复性扭伤;
在运动员人群中更为可怕,相关研究发现专业运动员踝关节扭伤的复发率高达70—80%。所有打球踢球的“童鞋”高发。潇洒和尴尬就是一瞬间的事。
为什么会习惯性崴脚?
习惯性崴脚,又叫慢性踝关节不稳,指踝关节周围韧带损伤后恢复不良,内外侧软组织修复不平衡,最终导致踝关节不稳定,进入“扭伤→不稳→再扭伤→更不稳”恶性循环。
至于为何严重扭伤后容易形成“习惯性崴脚”,需要从功能和结构两方面来说:
一、功能性不稳
严重崴脚后,踝关节中连接大脑的“本体感受器”会因此受损,于是当再次崴脚时,感受器没办法很快地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因此身体不能及时地做出保护动作。
往往是已经崴脚了,大脑才收到消息:“不好!要崴脚了!我要制止!”然而时已晚,扭伤已经再次发生。
二、结构性不稳
多是因为严重崴脚不仅仅损伤了关节周围的软组织,连韧带也发生了拉伤或者断裂。这时候,若后续保养不当,韧带会持续松弛,关节也会不稳,造成此后频繁崴脚。于是你会有一种脚踝“松了”的感受,就像用力过猛的皮筋失去了它原本的弹性。损伤严重的最终可能需要手术来修复断裂韧带。
问题来了?哪个更常见:
答案:功能性不稳更常见。
60%的踝关节不稳为功能性不稳,而结构性不稳仅占40%。国外的多项研究发现,即使是结构性不稳,往往同时也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性不稳。因为肌腱韧带等结构损伤的同时,长在这些结构上的本体感觉的感受器也同时被损伤了,所以合并有本体感觉损伤。所以不要轻视踝关节扭伤,做一个随意的汉子,后果往往比你想象的要复杂。
崴脚急救,POLICE原则
●制动:停止走动,静止休息,防止二次损伤,减轻组织渗出、肿胀。
●冰敷:急性期24~48小时可冷敷,每次10~20分钟,每两次冰敷间隔最好超过2小时。
●加压:使用弹性绷带或弹性大的衣物(例:丝袜),适当加压包扎(松紧适度)减轻肿胀,过度加压会加重肿胀、缺血。
●抬高:高于心脏水平。增加血液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就医:及时就医!
01Protection,保护:
在急性损伤后的初期,应尽可能以适当的工具及姿势进行防护,避免运动损伤后再度伤害。当然,保护绝不止简单的休息,而是在保护患肢期间开始轻柔的活动。但在活动过程中,依旧要对受损组织进行保护。
02OpyimumLoading,合适的负荷:踝关节扭伤后的第二天就可以进行有意识的活动,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向不同方向活动踝关节,以早期保护好神经肌肉控制能力。
03Ice冰敷:
冰敷可以控制受损组织的肿胀,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但这绝不意味着冰敷时间越长越好。一般单次冰敷以15分钟~20分钟为宜,两次之间至少间隔2小时。长时间的冷刺激会麻痹局部神经,损伤痛觉。
04Compression,加压包扎:可以和冰敷结合起来,直接把冰袋绑在患处,捆绑的时候稍用力。冰敷后仍宜使用弹力绷带或护具或支具加压兼保护。
05Elevation,抬高患肢:患肢抬高的高度至少超过心脏位置,为的是加速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可与冰敷、加压同时实施。肢体肿胀可延缓组织愈合,通过减少组织液渗出和下肢血流灌注,减轻患肢水肿。
记住:受伤后马上按摩热敷都是错误的,会加重损伤,加重局部出血,贴活血膏药也是错误的。
冷敷热敷时间选择有讲究:
康复锻炼很重要
适当的康复锻炼能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训练,减少损伤的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康复训练的前提条件是受伤的部位的发红、变肿、发热、疼痛,等症状消失完全消失以后,否则极易造成二次伤害。
需要强调的是,康复锻炼的难点,并不是知道动作怎么做,而是何时开始锻炼,以及用多大的强度锻炼,才能避免不恰当锻炼带来的进一步损伤。而这两点,一定要由专业医生决定和指导。
文字:刘武斌
编辑:cherry
图片:网络
精彩│安吉县“两山健康大讲堂”医院成功举办!
当“睡不着”成为流行病,看我中医护理放大招!
关于高血压那些你必须要知的事儿(一)
中医“调经”,科学备孕,让你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药师带你认草药——山茱萸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yyzl/7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