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率约35~44/10[1-3]万人。
乳腺癌首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最常见的手术方式为改良根治术。
但常常引起不同的程度的淋巴水肿,发生率在10%~60%。
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主要表现为患侧手臂、手掌或肩部不同程度的肿胀、活动受限,伴疼痛、沉重感或麻木感,继而可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愤怒、蜂窝织炎、功能障碍等,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国内外学者在乳腺癌术后相关淋巴水肿方面的预防、治疗及护理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笔者就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总结。
有关乳腺癌术后相关淋巴水肿
预防措施
l尽可能缩减淋巴结清扫范围。
l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淋巴水肿发生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避免引起淋巴水肿的高风险行为,并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包括手术切口类型、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坏死、术后放疗、晚期肿瘤、肿瘤转移、年老、高BMI、高血压等。
l康复锻炼如传统音乐康复操、太极等。
l物理方法如淋巴引流、手法按摩、渐进式主动或辅助肩部运动、微波理疗、抬高上肢等。
有关乳腺癌术后相关淋巴水肿
治疗措施
l手法淋巴引流
l物理治疗
l综合性消肿治疗包括压力治疗、个体化训练、皮肤护理。
l药物治疗
l吸脂术或脂肪切除术
lALNT:(1)移植的淋巴结、淋巴管在瘢痕组织中建立淋巴通路,或经皮瓣内淋巴静脉网,直接引流多余的淋巴液;(2)移植的淋巴结及周围脂肪组织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等细胞因子,促进新生淋巴血管生成;(3)淋巴结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同时参与淋巴液、血液循环,有利于患肢抵御感染。
?LVA:将淋巴管和静脉吻合,将淋巴液引流入静脉系统,重建生理性淋巴引流通路。
?LLB:将正常淋巴管转移到受损的淋巴引流区,建立淋巴引流旁路。
l联合治疗
VA和ALNT都属于显微重建技术,两者联合更能促进淋巴系统再生。
参考文献
[1]张艳芳.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治疗护理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5):19-21.
[2]徐舒曼,陈莉.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的治疗进展[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4):-.
[3]王盈,强万敏.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4):-.
HELP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yyzl/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