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医院治疗 >> 正文 >> 正文

第十二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2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0-11-28

20

第十二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2)

考点一霍奇金淋巴瘤(HL)

一、特点

1.肿瘤原发于淋巴结,病变往往从一个或一组淋巴结开始,逐渐由近及远地向周围淋巴结扩散。

2.肿瘤细胞是一种独特的瘤巨细胞,成为R-S细胞。在不同病例中的肿瘤组织或同一病例不同时期病变组织中所占比例各异。

3.病变组织中常有数量不等的、反应性的各种炎细胞存在。

4.后期可出现骨髓累及。

5.R-S细胞起源于滤泡生发中心B细胞。

二、病理变化

1.好发于颈部淋巴结,其次是腋下或腹股沟、纵隔和主动脉旁淋巴结。首发症状是局部淋巴结的无痛性、进行性肿大。晚期可累及脾、肝和骨髓等器官。

2.大体改变:受累淋巴结肿大,相邻肿大淋巴结彼此粘连、融合,不活动。肿块常呈结节状,切面灰白色,呈鱼肉样。

3.镜下改变:组织学特征是细胞类型的多样化,以各种炎细胞混合浸润为背景,包括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组织细胞等。双核R-S细胞两个核呈面对面排列,彼此对称,形似镜中之影,称为“镜影细胞”。

4.亚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变异R-S细胞

(1)陷窝细胞

(2)LP细胞,亦称“爆米花细胞”

(3)木乃伊细胞,又称“干尸”细胞

三、组织学分型(高频)

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NLPHL):患者多为男性,病变淋巴结呈深染模糊不清的大结节状构象。

典型R-S细胞难见,肿瘤细胞是多分叶核的爆米花细胞,即LP细胞。瘤细胞表达CD20、CD79a阳性,不表达CD15偶有CD30弱表达。

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1)结节硬化型:多见于青年妇女。肿瘤细胞为陷窝细胞,粗大的胶原纤维束分隔淋巴结为大小不等的结节,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常常较多。EBV感染率低。

(2)混合细胞型:淋巴结结构破坏,肿瘤细胞与各种炎细胞混合存在,诊断性R-S细胞及单核型R-S细胞均多见。

(3)富于淋巴细胞型:病变组织中有大量反应性淋巴细胞存在。诊断性R-S细胞散在分布于小淋巴细胞为主的背景中。

(4)淋巴细胞减少型:病变组织中只有少量淋巴细胞,而有大量R-S细胞或多形性瘤细胞。

四、临床分期与预后

考点二髓系肿瘤

一、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1.病理变化

原始、幼稚细胞在骨髓内弥漫性增生,取代原有骨髓组织,在全身各器官、组织内广泛浸润,一般不形成肿块。脏器浸润特点是肿瘤细胞主要在淋巴结的副皮质区及窦内浸润,在脾脏红髓浸润,以及肝窦内浸润。

(以上选图来自五年制第九版病理学课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yyzl/54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