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提起脑梗塞首先想到的就是偏瘫、言语障碍等并发症,其实脑梗塞患者还容易出现的一种并发症就是手肿。那手肿胀的脑梗塞患者还能恢复正常吗?具体该怎么做呢?
脑梗塞患者在早期会出现手背水肿,皮肤皱纹消失,在水肿处会有膨隆现象,随着病情的加重会逐步出现疼痛感加重,甚至无法忍受对手以及手指的压力。最终出现腕关节屈曲、背伸受限制的现象。
如何改善手肿呢?
脑梗塞患者在发病后的1~3周内容易出现继发性手部肿胀以及疼痛现象,主要是因为患者血液流通不畅,肢体运动不便,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就会造成关节僵硬甚至是手指畸形,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手部功能以及全面康复。护理方法如下:
1.主动、被动运动
主动、被动运动的过程给肌肉在收缩以及舒张过程中提供了良好的“泵”作用,能有效促进水肿程度的改善,打破疼痛——制动——活动障碍的恶性循环模式。能够加强患侧肢体功能锻炼,增加静脉回流,减轻水肿现象。
2、冷热水交替浸泡
提前准备40~50摄氏度的温水,5~10摄氏度的冷水,先在温水中浸泡2~3分钟,然在再浸泡冷水1~2分钟,这个动作反复进行5~10次,最后在热水浴期结束。这样能促进组织液经淋巴或静脉回流,加速血液循环,实现消肿的目的。另外研究发现:冷热交替漩涡浴能明显改善脑梗塞患者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上肢疼痛、水肿、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空气压力波治疗
通过多腔气囊依次顺序性的反复充放气,进而形成对组织和肢体的循环压力,实现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达到消肿目的。
4.体位摆放
医护人员可以鼓励患者将患侧肢体摆放在相对较高的位置,然后利用重力作用,加速血液回流、减少水肿。
5.压迫性向心缠绕
选取一根直径为1~2mm的线绳由远端向近端缠绕拇指,然后缠绕其它手指最后开始缠手,一直缠到腕关节上。在指甲处做成一个小环开始缠绕,这样既不会压迫敏感的表皮,还可以快速有力地向近端缠绕至指根部不能再缠为止。缠完之后,立即从指端绳环处迅速拉开缠绕的线绳。
如果您有以下疾病方面的问题:神经损伤、脑外伤、脑神经损伤、植物人、脊髓损伤、脊髓病变、脑梗塞、脑出血、偏瘫、脑干疾病、颅脑损伤、截瘫、肌肉萎缩、肌营养不良、言语障碍、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脑萎缩、多发性硬化、格林巴利、骨科康复等
即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在线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yyzl/1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