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治疗仪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操作仪器,在神经内科,ICU,神经外科,普外科,骨科等科室运用广泛,空气波压力治疗可以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由远心端向近心端的梯度压力模式,工作压强值设定为10~20kPa,遵循由低到高的原则逐渐调节充气压力,以患者耐受、舒适为宜,30min/次,2次/d,因此,正确的使用空气波压力治疗非常重要,回避风险,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使患者受益。
原理
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多腔气囊有顺序的反复充放气,形成了对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对肢体的远端到肢体的近端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促进血液和淋巴的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速肢体组织液回流,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肢体水肿,能够直接或间接治疗与血液淋巴循环相关的诸多疾病。
通过被均匀的按摩作用,随着血液循环的加速。可以加速血液中代谢废物,炎症因子,致痛因子的吸收。可以防止肌肉萎缩,防止肌肉纤维化,加强肢体含氧量,有助于解决因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
适应症
1.长期卧床或者处于被动体位的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尤为效果明显,例如脑出血或脑梗塞后遗症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尤其适用于气压治疗。
2.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的患者可以应用气压治疗。
3.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例如神经反射性水肿以及脑血管意外后偏瘫而导致的肢体水肿时可以应用气压治疗。
4.截肢后的残肢端肿胀也可以应用气压治疗
5.淋巴回流障碍而导致的水肿也可以通过气压治疗。
6.糖尿病神经末梢炎:通过这种对上下肢末梢至躯干的反复压迫和松弛,能显著促进血液(静脉)和淋巴液回流,改善肢体组织和末梢神经供血供氧,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使用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由于全身血液循环好转,促进了尿糖、血脂等代谢的改善。应用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的B模式对糖尿病性末梢神经炎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于稍严重的下肢动脉缺血症状,必须要用具有动脉模式的驱动方式,否则有可能导致肢体更加缺血。
7.术后康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改善了肢体的血液循环,增加了纤溶系统的活性,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8.静脉曲张,对于亚健康人群,尤其是久站、久坐的或者长期卧床的,帮助预防静脉曲张。
禁忌症
1.肢体如果有重症的感染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是不能使用的。
2.近期有下肢血栓的形成,因为气压的挤压可能会导致血栓的脱落的几率增加。
3.对于下肢皮肤破溃、有压疮有这类型的病人也是不适合做气压治疗,因为气压的挤压可能导致创面血运变差,然后创面愈合延缓;
4.有出血倾向,比如我们挤压之后或者撞击之后皮肤容易出现瘀斑,这样的情况下也是不适合做气压治疗。
操作步骤
1.检查仪器(定期检查,确保性能良好。)
2.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操作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
3.接通电源。并帮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
4.调整压力,将治疗仪压力带绑至患者所需肢体,连接通气阀,按开始键,机器工作后依据患者实际需要调节各腔室压力。
5.观察机械运转情况,保证压力充足,正常运转。
6.治疗期间密切观察患者下肢皮肤温度、色泽,患者下肢出现胀痛提示下肢DVT,及时停止气压治疗。
7.对于老年人和血管弹性差的应该从低值开始,治疗几天后在逐渐增加压力。
8.治疗结束后先关闭仪器开关,再拔出电源,分离通气管。
9.取下压力带,观察患者皮肤情况,无损伤后整理床单位,治疗后,使用75%乙醇擦拭消毒气囊,防止交叉感染。
10.在治疗过程中,如需要暂停治疗时,按停止键,帮患者取下压力带。
11.继续治疗时,协助患者穿好压力带,按开始键即可。
优越性
1、安全、绿色、无创伤,符合现代医学发展方向。
2、治疗舒适。
3、治疗成本低廉。
4、治疗设备操作越来越简单,医用家用皆可以,效果有保证。
5、对某些疾病具有多重功效。
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胖瘦选择好压力。
2.静脉血栓患者禁止行气压治疗。
3.治疗前应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和患者有无出血倾向。
4、每次治疗前应检查患肢,若有尚未结痂的溃疡或压疮应加以隔离保护后再行治疗,若有新鲜出血伤口则应暂缓治疗。
5.治疗应在患者清醒的状态下进行,患肢应无感觉障碍。
6.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肢的肤色变化情况,并询问患者的感觉,根据情况及时调节治疗压力。
5、向患者说明治疗作用,解除其顾虑,鼓励患者积极参与配合治疗。
6、对老年,血管弹性差的患者,压力值从小开始,逐步增加、到耐受为止。
7、病人如果暴露肢体/部位,请注意穿一次性棉质隔离衣或护套。
8、提倡初次使用正压顺序疗法的治疗人员先亲身试用一下仪器,以便为感觉障碍的病人治疗时有常规剂量可依。
9、治疗过程中多巡视病人,及时处理异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mzl/7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