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逐渐转冷,周围血管科病房却接收了一批“红红火火”的病人,他们大部分是老年人,小腿皮肤又红又肿,远远看去,就像涂了红颜料一样鲜艳,再加上持续发热与剧烈疼痛,严重影响了病友们的正常生活。而作怪的的元凶,有一个有些妖冶的名字—丹毒。
实际上,丹毒是人类古老又陌生的朋友。早在唐代,药王孙思邈就记载了一种皮色鲜红,肿胀疼痛,全身发热的怪病,并将其命名为丹毒,取其“色若涂丹”之意,丹毒其实是一种由于细菌感染而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皮肤病。轻度擦伤或搔抓、慢性小腿溃疡、足藓等均可能导致此病。一般发病急剧,疼痛剧烈,出现红斑,有的患者还伴随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如果下肢长期静止暴露于潮湿环境,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就会引起非冻伤性组织损伤,或者下雨天脚部长时间在雨水中浸泡,细菌通过受损的皮肤伤口侵入真皮浅层淋巴管引发全身急性炎症,从而引发丹毒,丹毒严重时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甚至败血症,一定不可大意。
丹毒是一种好发于秋冬季节的皮肤感染性疾病,一般没有传染性。鼻部炎症、抠鼻、掏耳、脚气感染等因素常成为丹毒的诱因,病原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容易引起复发。丹毒是否发病以及症状轻重与患者机体免疫力大小有很大关系。任何使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如长期营养不良、糖尿病、尿毒症、过分酗酒、丙种球蛋白缺陷及肾性水肿等均可以成为丹毒的发病因素。
丹毒病原菌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原部位反复发作,称复发性丹毒。患病日久,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发生在小腿的慢性淋巴水肿,亦称象皮腿。任何轻微的擦伤或抓伤,甚至是虫咬、湿疹、脚癣等都可能成为细菌侵入人体的途径。
对于这样一种难缠的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奇功。我院应用硝矾散,马黄酊,大青膏等多种院内自制剂,在国医大师尚德俊血瘀证理论的指导下,综合抗感染,活血化瘀,清热利湿等多种疗法,对复发性丹毒,难治性丹毒等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周围血管科践行中西医结合,为病人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李会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sb/5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