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治疗失败 >> 正文 >> 正文

丝虫病丙类传染病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0-7-4
北京白癜风医院是哪家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疾病名称

丝虫病(丙类传染病)

病原菌及特点

丝虫

诊断依据—WS-

一、微丝蚴血症

1、流行季节流行区居住史。

2、夜间采血检查微丝蚴阳性。

二、急性丝虫病

1、流行季节流行区居住史。

2、有反复发作的非细菌感染性肢体(阴囊、女性乳房)淋巴结炎/淋巴管炎(或精索炎、睾丸炎、附睾炎),局部疼痛、触痛、肿胀、温热感,或有丹毒样皮炎,症状持续超过3天,伴有发热、头痛、不适等全身症状。 注:马来丝虫病急性炎症局限于肢体。

3、夜间采血检查微丝蚴阳性。

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体阳性。

三、慢性丝虫病

1、较长期流行区居住史。

2、有不对称性肢体淋巴水肿、象皮肿、鞘膜积液、乳糜尿以及阴囊或女性乳房肿大(马来丝虫病慢性体征局限于肢体淋巴水肿、象皮肿,且肿胀处限于膝、肘关节远端)。或兼有2.2的表现。

3、夜间采血检查微丝蚴阳性。

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体阳性。

5、在尿、淋巴液、鞘膜积液(或其他抽出液)内查见微丝蚴,在淋巴管、淋巴结内查见成虫,或在病理组织切片查见丝虫断面。

典型症状

临床特征在早期主要为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晚期为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系列症状。

--《传染病学(第八版)》

传染源

主要为血内含微丝蚴的人。--《传染病学(第八版)》

传播媒介

蚊虫,如库蚊、按蚊。--《传染病学(第八版)》

传播途径

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传染病学(第八版)》

潜伏期

班氏及马来丝虫病潜伏期为4个月-1年不等,帝纹丝虫病潜伏期为3个月。--《传染病学(第八版)》

隔离时间

无要求

接触者观察

无要求

消毒隔离措施

1.设置专用隔离病房隔离患者。

2.病房配置纱窗纱门或病人隔离于有蚊帐的病床中。

3.去除院内积水,养殖植物的水要常换水。

4.喷洒各种有机磷杀虫剂如六六六、马拉硫磷,室内滞留喷洒,尤其是超低容量喷洒最经济有效,杀虫剂雾点直径为5~15μm,使用双硫磷效果较好(可请除四害公司处理)

5.医疗废物装入有标记的黄色污物袋(双层),进行无害化集中处理。

职业防护

1、防蚊、灭蚊。2、医护人员做好标准预防。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sb/44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