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水肿绑在腿上的绷带和八路军的绑腿都有什么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抗战时期,八路军的战士小腿都会用绷带裹得严严实实,而且从上到下所有人都这么做,这是为什么呢?它的作用又是什么?
那种“绷带”名叫绑腿
绑腿是一种腿部防护措施,制做很简单,尺寸可变化,没有严格标准,为一长布带(帆布做的较好,较结实的普通布也行),一端是平头,一端分叉成两条绳,叉口处要结实,宽度10厘米或更宽,长度1.5—2米长都可。绑腿的打法是将平头端从鞋帮开始绕脚腿平裹,每一圈或两圈可将绑腿翻面,以保证平贴腿面不断向上打到腿弯处,应站起来打,松紧适度,太紧会影响行军走路,而太松就会走一会就散开了,总不能追击敌人的时候停下来系个鞋带吧。打的好的绑腿应将鞋口严封,走很长时间也不松。
那么他们绑腿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因为当时条件有限,都是双腿走天下,长时间走路就会导致小腿酸胀,绑了绑腿就会防止血液下积缓解酸胀感。还有就是为了避开敌人的锋芒,大部分时间会在林间穿梭,绑了绑腿就会有效的防止腿部割伤,引起感染等不必要的非战斗减员。在穿梭河道时,防止蚂蝗钻入吸食血液。再有如需绳索时如骨折需要固定,就用绑腿代替。制作担架时就用绑腿代替绳索等等。
那么,淋巴水肿需要怎样的绷带?
需要使用由低弹性和橡胶纤维制成的低延展性绷带,或称低弹性绷带,它的规格和包扎有严格的要求,通常下肢水肿采用4个规格的绷带,6cm*5m,8cm*5m,10cm*5m,12cm*5m,还配有脚趾纱布,内衬,棉垫等。规范的包扎才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一般来说,肢体的远心端的包扎产生的压力较近心端大,由此绷带可形成由下向上的压力梯度。
为什么得了淋巴水肿后需要打绷带呢?
淋巴液的回流需要一定压力,对于正常人来说,机体可以提供一定的压力,但是对于淋巴水肿的患者来说,水液和蛋白质的积聚,造成皮下组织的破坏,皮肤的弹力下降,机体提供的压力不足以保证淋巴的回流,因为淋巴水肿严重的地方需要比平时大几十倍的压力来促进淋巴回流,因此在这种病态情况下,我们需要持续、稳定的提供这种压力。我们的绷带就是起到这种压力的作用。
在静止状态下,绷带只对浅表的淋巴管或血管产生压力,而当肢体活动时,肌肉收缩以对抗绷带的压力,能够增加组织间隙的压力,并对深部的淋巴管和血管产生压力,可以更好的加速淋巴和血液的充盈和排空。大家在打好绷带的情况下不妨可以多活动活动。
绑绷带的主要作用:减少毛细血管的渗出压,防止进一步水肿。增加和加速静脉和淋巴管的回流,减少静脉血和淋巴液的反流,起到静脉泵的作用。还可以巩固手法淋巴引流的治疗效果,减低纤维化,软化组织,缩小水肿肢体的体积。
当然绑着绷带夏天热,冬天厚,还时不时的皮肤痒,痒了还抓不到,一天坚持下来实在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在现在的和平年代一点不输给当年的八路军!为了保持治疗效果,必须坚持,永不放弃!
大家辛苦了!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sb/1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