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省统考成绩公布,徐州市王杰中学年艺考再创新高,一起来看看最近发来的喜报:
音乐类
江苏省音乐省统考考生共计人。该校音乐省统考%过线,最高分分,全省排名名。分以上人数21人,且进入全省前名位次,分以上人数42人,总均分分,创王杰中学历史新高!
美术类
江苏省美术省统考考生共计3.3万人。该校美术省统考%过线,最高分分,全省排名3名。分以上15人,且进入全省前名位次,总均分分,创王杰中学历史新高!
参照年的最低投档线,在省统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子可以参照报考哪些院校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王杰中学艺考大数据:
作为一所普通高中,近年来徐州市王杰中学频创佳绩,走出了一条特色的“艺术高考”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加艺考的全部艺考考生,均是从进入高中以来才系统学习艺术类课程,通过近三年的训练,在艺考中斩获佳绩。
三年磨一剑,这些曾经中考入学成绩在全市6名以外的学生,却凭借这短短的高中时光,改变自我,甚至改写人生。
校考启程
截止至1月28日的最新喜讯
在年的校考中,已公布进入复试名单的院校中,该校学子成绩斐然。
中国传媒大学5人次进入三试。
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学8人进入复试(该专业全国共96人进入复试)、音乐表演柳琴专业2人进入复试(该专业全国共7人进入复试)、竹笛2人进入复试(该专业全国共16人进入复试)。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传播49人进入复试(该专业全国共人进入复试),乐器修造54人进入复试(该专业全国共人进入复试),录音艺术11人进入复试(该专业全国共人进入复试),音乐表演2人进入复试。
好消息还在持续更新中……
从拿起画笔勾勒线条,到能够独立完成一张张作品。
三年时光,上千张习作,在点滴的进步中逐渐成型。在3.3万美术艺考大军中,斩获全部进入名的佳绩。
不仅美术生,王杰中学的“音乐班”也凭借民族乐器的专业特色,探索音乐高考新模式。
正如尼采所说:每一个不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今天的高光时刻,得益于曾经一个个独自练习的日子,在日复一日的枯燥反复中成长。
王杰中学:很高兴遇见你
年的夏天,我们来到了王杰中学。军训、运动会接踵而至,被晒得黑黢黢的我们,还无暇去想未来的日子。大学,似乎十分遥远。
第一次走进琴房,拿起乐器
很快,我们踏着学长学姐的脚步,也选择了成为一名艺术生。在懵懵懂懂中,第一次拿起了乐器。还记得第一次走进琴房的时候,新奇,期待,并且困难。
第一次识谱,第一次听音,第一次弹出一段旋律,对于“琴童”而言的轻而易举,在我们这里却变成了一个个等待被突破的难点。
日复一日,反复锤炼
艺术笃信“一万小时定律”,只有在一件事情上投入一万小时以上的时间,才能够成为从平凡变成超凡。
时不我待成了我们的信条,成为艺术生后,迎着晨光上学,披着星光回家成了我们的日常。十遍,一百遍,上千遍……,在反复锤炼中收获进步。
第一次文艺汇演
学习乐器后,我们迎来了第一次文艺汇演,第一次穿上演出服,紧张的样子,认真又可爱,也第一次感受到舞台带给我们的魅力。
第一次在全校面前公演
还记得第一次在操场上向全校师生表演时,同学们投来的赞许的目光。又一次收获了肯定,也坚定了我们的士气。
代表学校出征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第一次代表学校来到南京,参加江苏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在专业级的选手面前,我们也自信满满,为学校拿到了全省二等奖的荣誉。
每周末的个人展示交流会
自知功力尚浅,唯有加倍练习。
每个周末,当别人正在休息的时候,我们仍然会来到学校,轮流进行个人展示,这个属于我们的“solo”舞台,虽然简单,但却给了我们上台的勇气。
寒风中,迎战艺考
时间过得很快,很快我们就迎来了江苏省统考,顶着寒风,准备出战。
看着一件件打包好的乐器,突然发现这样日复一日的练习时光已经悄然过去了两年。
南京,你好!我们来了
对于我们中的很多人而言,这是第一次离家,第一次离开父母到外地赴考。过去三年的努力,只为在这一刻绽放。
一次远行的背影,就是一次成长。
省统考首战告捷。
年12月26日,最后一场考试结束。
返校,开启我们的新旅程。
年1月24日,等待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终于到了查分的这一天,全班收到了来自班主任的礼物,红色的小小易拉罐,承载着我们大大的梦想。每个人的心中都在期待“开门红”。
这一天,我们的午餐还是如往常一样,一份简单的盒饭或煎饼。
不同的是,匆匆这餐午饭后,我们却等到了三年努力的见证。
三年时光如梭,我们从青葱少年长成大人模样。听见过质疑的声音,也从未想过自己能坚持走到现在。懂得了努力的意义,从”笨鸟先飞“到“厚积薄发”。
在王杰中学,我们完成了坚定转身,并开始舒展筋骨,等待今年夏天的腾空而起。
一路走来,虽然寒夜里取暖,虽然迷雾中蹒跚前行,正是险峻,所以精彩,因为坎坷,于是激荡,而我们始终也没有忘记皓月当空。
少年,未来已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ff/9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