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河南新乡遭遇特大暴雨,雨量破历史极值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了,许多郑州市民在为新乡祈福的同时,也在担心一件事儿:郑州会不会下?
而昨儿个白天,郑州天阴得深沉,像是在酝酿着一场未知的风雨。直到昨天下午,郑州部分区域开始下起了雨,一些地方出现了积水,而那些停在路边低洼处的车,更是难逃厄运。
一旦遭遇下雨,只要雨急一些、猛一些,让许多郑州市民头疼、无语,又不可避免的看“海”的情况就出现了。
遇到这种情况,蹚水出行在所难免,甚至一不小心就得站进齐腰深的水里……但陪办君不得不告诉大家一件事儿,蹚水之后,可能面临比感冒、发烧更可怕的事。
前几天,连续强降雨让武汉陷入一片“汪洋”,黄陂区的一小伙子下班后,发现回家的一段路最深处的水已经淹到了小腿肚子。看见许多人卷起了裤腿蹚水往前走,他低下头看了看自己脚上新买的限量版篮球鞋,犹豫了半天。最终,为了不弄脏篮球鞋,小伙决定“背”着鞋,光脚蹚水回家。但没想到,第二天他的一双脚溃烂流脓水,到医院就诊后,竟发现自己得了丹毒。
啥叫丹毒?听着这名字感觉挺吓人的,会要命不?陪办君查阅资料发现,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一般发病急剧,常有全身畏寒、发热等症状,与普通感冒症状相似,而丹毒严重时,还可引起慢性淋巴水肿甚至败血症。
而暴雨产生的积水,有雨水,也有从下水道中翻上来的污水,其中有大量病菌,为避免不必要的感染,大家尽量不要光脚蹚水。即便实在没有办法必须蹚水,那么回家后,一定要及时用清水和肥皂清洗并擦干腿、脚等涉水的皮肤,再换上干净的鞋、裤。此外,要避免口鼻接触洪水,而受伤的部位也要尽量避免沾水,以免发生感染。
由于雨量过大或过猛,窨井盖很可能会被冲走。因此,在暴雨后应该减少外出,一旦必须要外出,那么也要尽量绕开积水路段。如果您还不得不从积水路段通过时,那就一定给小心了,在走之前,陪办君希望您能记住并学会这些安全的招式:
1.看水流。如果平缓的水流中出现漩涡,可能是窨井盖被冲走,要小心“陷阱”。
2.在水中行走时,双臂向前伸展,重心放在后脚上,前脚伸出,用脚尖左右扫动,确认前方是平地,双脚交替探路前进。如果踩空,身体在下坠时,两只伸开的手臂可以架在井口,防止身体被深井吸入。
3.可以找来棍子、结实的长柄雨伞等作为探路工具,但手持探路棍的方式很有讲究。持棍人应正手抓牢棍子插入水中探路。这样握棍,可以在人要失去重心时,立马将棍子横起来,这要即便落入井内,也能充分借助棍子支撑身体。
4.如果有两人结伴,可以一人在前,参照第一种方式探路,另一人双手抓紧前者裤腰部位,前脚虚、后脚实地跟着前进。前者如发生意外情况,后者可以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将前者拽住,不至于坠井。
说到这里,陪办君就想起了几年前的一次暴雨后,亲眼看到一幕。大约6年前的一次暑假,家里突然下了一场大暴雨,路边积了不少水。几个小时后,雨停了,晚上水渐渐退去后,大家都来到路边凉快。
就在这时,隔壁伯伯出来遛他的两条狗了。狗狗跑的很欢,可当一条黄色的狗跑到路边时,突然倒下,一动不动,那只黑色的狗立马过去,随即也倒下了。这时,大家立马意识到,不敢再过去了,因为那个水坑旁边就是电线杆,“漏电了,不敢过去了”这句话至今仍记忆犹新。
这样的事情不是偶然,所以在暴雨期间或结束后,如果您的居住区有积水,那么最好及时断开电源总开关。如果不得不蹚水行走,要注意观察周边有无电线断落地面、树枝压倒线路等危险情况。如果在水中有发麻等疑似触电的征兆,建议采用单脚跳的方式跳出积水区,切记另一只脚一定不要接触到水面。想要救助他人前,一定要先确保自身安全,并使用绝缘物体营救被困者。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河南商报陪办新闻组出品
河南商报记者王苗苗
统筹:胡巨阳责编:王苗苗校对:李文礼
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ff/6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