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寒热变换大,对血管影响大,血管疾病进入了高发季节,不只体现在心脑血管,周围血管病也很突出,比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糖尿病足、静脉功能不全等,尤其要高度重视,医院东院区脉管科提示您及时就诊、复诊,避免延误病情,必要的调整将为您一年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四季的开头
对于养生,我们也该开个好头
希望整个一年都能身体安康
中医养生也要遵循自然规律
在这人间四月天
医院东院区脉管科
教大家如何进行春季血管养生
转眼马上进入四月份了,春天的感觉已经迎面而来。大家在享受春天的同时,要注意血管问题了。因为四月份的天气忽冷忽热,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
提到血管保养,很多人以为这是老年人才会关心的事。但是,近年来研究表明,血管里面的斑块变大,从30岁以后就加速了。所以,必需学会呵护血管。如今很多年轻人,尤其是上班族,在办公室一坐就是一整天,回到家基本上也都是躺在床上,缺乏运动,再加上饮水少,很容易导致血栓形成。这些人表面上看起来精力充沛,但是身体里的血管已经出现老化,渐渐失去弹性。
春天要舒展
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看,春天就是生发的季节,万物苏醒,万象更新,人体要安,就要顺应生发之气。从五行来看,春天属于“木”,树木到了春天开始发芽生长,人也要顺应这个态势,处于舒展的状态。
思想上要开朗,使情志生发出来,不要抑郁。遇事戒怒,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第二要学会把积聚在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的方式发泄出去,以尽快恢复心理平衡。
春天要养阳
一年之中,春天是养阳的大好时机。所谓养阳,一是要顺应春天的生发之势,二是要顾护人体的阳气,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天上没有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
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是阳长阴消阶段,秋冬是阴长阳消时期,顺应自然界阴阳气化规律,春夏就应养阳,为的是得天之助,把天上的阳气为我所用,以补我们自身阳气的不足。所以,春天要多增加室外活动,多晒太阳。
春之饮食
春天养阳,因此春天不能吃过于寒凉的食物。早春期间的营养构成应以高热量为主,除谷类制品,还应选用黄豆、芝麻、花生、核桃。由于寒冷的刺激可使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加速,导致机体抵抗力降低而致病,因此,早春期间还需要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鸡蛋、鱼虾、牛肉、鸡肉、兔肉和豆制品。
春之起居
春天开始夜消日长了,因此可以比冬天稍微晚点睡觉,白天早点起来,但再晚睡也不应超过晚上11点,熬夜不利于养生。
春天应常处阳光充足的地方,以大自然的阳气来补自身的阳气。春天应多居南室,晒晒太阳。春天的居室也要常通风。
春之运动
春天应适当锻炼,以助“生”气。运动不宜选择清早或晚上气温较低时,还是应在暖和的环境下进行,以适应春气。运动时要让身心感到舒畅、愉快,以使身体与春气相适应。
春天最宜抽出一定的时间参加户外活动,这不仅能锻炼呼吸、循环系统以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使血脉通畅。不过运动不能过猛,古时讲“披发缓行”,就是说要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缓缓地散步。现在,我们并不过于强调“披发”,但“缓行”还是值得提倡的,推荐大家走到微微出汗即可,切不可出汗太过,以免阳气外泄。
(扫码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ff/6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