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拔罐、刮痧等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例如落枕、肩周炎、感冒、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乳痛症等。
根据国内外乳腺癌患者5年总生存数据推测大多数乳腺癌患者都有长期的术后状态,而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乳腺癌患者在长期的术后生活中,机体难免会有不适,虽然推拿、拔罐、刮痧等外治法治疗这些不适有独到的优势,但患者难免疑惑:推拿、拔罐、刮痧这些,对乳腺癌本身是否有影响呢?
01
推拿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等,通过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而对机体生理、病理产生影响,具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滑利关节,调整脏腑功能、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经络腧穴是推拿治疗的基础之一。在具体治疗时,可以局部取穴,还可以根据经络腧相互间的关系而远处取穴。
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想进行推拿治疗多有两种情况,一为确有某些不适,希望通过推拿起治疗作用,比如落枕、腰肌劳损等,二是希望通过推拿起到预防保健、强身健体的作用。
这两点推拿都有其独到的优势,不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医院推拿科或针灸推拿科等相应科室进行;
二,实施中注意避开乳腺癌手术伤口周围及同侧腋窝处;
三,避免使用成分不明的减少摩擦的介质。
特别说一下,临床中按摩可改善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医院已开设淋巴水肿专病门诊。
推拿往往是综合治疗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淋巴水肿的方法之一,且是主要的方法,医院称其为“淋巴水肿引流”术,其治疗基础是浅表淋巴管引流走向,所以往往需要操作者具有医学甚至专科培训背景。
02
拔罐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火、抽气等方法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腧穴或应拔部位的体表,使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又称为“火罐气”“吸筒疗法”。
拔罐作用于体表皮肤,通过脏腑、经络、气血等的整体作用从而起到调整某些脏腑的功能、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功效。
具体来讲拔罐可以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现代对于拔罐机理的实验研究多集中于负压作用对罐斑的影响,拔罐局部血流量、氧分压变化,以及其对免疫功能影响等方面。
对于乳腺癌术后患者,若发生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小关节紊乱、胃脘冷痛等疾患,通过改善局部循环及给予局部热力作用可得到改善。
但是需要注意,正是因为其可改善局部循环情况,注意避开乳腺癌患侧胸壁及相应局部淋巴引流区域,另外实施过程中,尤其是自己操作时,注意避免烫伤及负压过久造成局部损伤。
03
刮痧
刮痧在民间广为流传,之所以有此生命力,也是因为其简、便、廉、效,可用于感冒、胃肠功能紊乱、面瘫、脑梗等,其机制为通过刺激穴位、皮肤经络,将体内邪气驱逐出体表、通达于外,从而达到祛除邪气,活血通络,增强脏腑功能的作用。
一般并不适用于乳腺癌本身或其治疗中的并发症、副作用,而是用于生了乳腺癌的人的一些即便没有癌症也可能碰到的情况,例如感冒。
使用刮痧疗法,请避开手术区域。机体整体功能差时,也不要使用刮痧疗法。
再次强调,以上所列是在乳腺癌术后状态中常用的几种中医外科外治法,医院施治。
亲爱的家人们:大家好!
柳橙医生栏目的刊出受到了大家的喜欢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ff/5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