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淋巴水肿治疗 >> 淋巴水肿治疗 >> 正文 >> 正文

皮秒级激光器联合Q开关nm激光治

来源:淋巴水肿治疗 时间:2020-10-14

CMC

《中国医疗美容》作者俱乐部

“医疗美容专家风采”栏目公告

“中青年医师风采”栏目公告

编者按

皮秒激光器(超皮秒)在理论上由于其较短的脉冲长度而应用于激光文身去除的最前沿,从而使文身色素颗粒爆破为足够小的颗粒,便于组织清除、吞噬,从而使文身清除更为有效。

为了确定文身清除的最佳激光模式,本研究应用超皮秒联合Q开关nm激光治疗文身,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年第10卷第4期

DOI:10./j.issn.-..4.

欢迎订阅《中国医疗美容》期刊

临床资料

本组共43求美者,其中女性求美者32例,男性求美者11例;年龄20~35岁,平均29.5岁。文刺时间1-12年,平均4年。其中文眉16例,文眼线12例,身体文刺15例。本次入组的文刺颜色为单一的蓝色或者黑色。

临床方法

由于本次入组选择为单一的蓝色或黑色文身,在前三次治疗需选择Q-switchedNd:YAG激光仪及Picoway激光仪nm波长,治疗根据患者年龄、肤色及治疗时皮损处的反应设置适当的激光参数(参数选择根据测试光板的皮肤反应,以文身文刺部位出现灰白色为治疗终点的适当标准)。

三次后如文身颜色淡化超过70%,可仅选择Picoway激光仪nm波长继续进行后续治疗。治疗结束后持续冰敷20-30分钟,外涂烧伤膏保护创面。

术后1-2月复诊,如若文刺颜色尚有,继续进行治疗,再次治疗方法同上。六次为一个疗程,即在六次治疗结束后两月即进行最后一次照片采集,并进入评分步骤。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

临床结果

疗效评估结果

本次入组病例共43例,术后回访时长平均24个月,所有文身经联合治疗6次治疗后均达到明显改善,其中治愈病例37例,治愈率为88.09%。

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有效率与纹刺时间、纹刺深浅、染料成分有关性。43例就医者术后纹刺区域颜色单次治疗后颜色均显著减轻。其中文眼线色素清除率90%的人数最多,因此线条较细的清除率更高,面积较大的清除率相应下降。

不良反应情况

术后即刻均无水疱或者血疱出现,部分病例术后治疗区域有点状出血,无明显渗血及瘀斑,点状出血点均于术后3-5天消失。术后随访无病例术后出现色素沉着,无病例出现瘢痕。术后随访1年,无瘢痕等并发症出现。

随访观察

上述6例色素清除率只达III级的求美者进行了第二疗程治疗,结果满意。所有求美者结束治疗后随访观察1年,无瘢痕及其他并发症出现。

(更多内容请阅读原文)

讨论分析

本研究在应用picoway激光仪在治疗文身上的效果评价中发现皮秒级激光仪对于文身治疗并没有达到明显减少治疗次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目的。对于这样的结果进行分析过程中再次对光热作用和光机械作用对于色素的影响进行了新的审视。

由于文身色素粒子的尺寸通常在10-纳米之间,针对粒子尺寸较小的文身色素颗粒,皮秒级激光器光机械作用有着较好的爆破作用;但是对于粒子尺寸较大的文身色素颗粒,由于皮秒级激光仪器较强的光机械作用,在激光能量较小时迅速穿过尺寸较大文身色素颗粒,不能产生明显色素团爆破作用,在激光能量较大时则在色素颗粒周围产生等离子体屏蔽或浅层色素颗粒汽化包裹,进而屏蔽激光能量作用于色素颗粒,使激光能量不能继续对文身色素颗粒而产生有效爆破,最终文身治疗效果较预期偏差。

为了解决纳秒级激光器的局限性,更好的应用皮秒级激光器的光机械作用,本研究联合应用纳秒级激光器Q开关nm联合皮秒级激光器同时作用于文身色素颗粒,通过纳秒级激光器的爆破作用将尺寸较大的文身色素颗粒爆破为尺寸较小的文身色素颗粒,再应用皮秒级激光器的光机械作用将尺寸较小的文身颗粒粉碎为更小的颗粒,便于机体通过清除、吞噬和淋巴引流的方式去除断裂的文身颗粒。

作者简介

吴姗姗,麦跃,刘翔

尹敏,陈立杰,倪胜德

黄迎玉,何加炜,李沛徽

(湖南医院)

《中国医疗美容》月刊

为方便广大作者投稿

特此发布年5-6月的刊期安排:

年第5期截稿时间5月25日

年第6期截稿时间6月22日

请作者根据刊期安排合理选择投稿时间

CN11-/RISSN-

知网万方收录

国家新闻出版署首批认定的学术期刊卫健委主管中整协主办国家级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投稿电话-网络投稿:zgylmr.org.cn

/

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中国整形与重建外科(英文)》、《ChineseJournalofPlasticandReconstructiveSurgery》(简称“CJPRS”)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编辑的中国大陆地区正式出版的唯一整形重建外科领域英文学术期刊。

刊载整形与重建外科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促进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提高我国在整形与重建外科的临床技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医疗美容》

《CJPRS》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主办

《中国医疗美容》邮箱:ylmr

vip..

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5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