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简历
吉大一院康复科主管治疗师针推组组长医学硕士
学习工作经历
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七年制)专业
年7月就医院康复科
年3月医院康复科针推组组长
年10月~年1月于黑龙江中医院康复中心进修
专业特长
擅长针灸推拿手法治疗脑血管疾病、脊髓损伤、运动功能障碍、颈肩腰腿痛疾病;淋巴手法引流对乳腺癌术后及盆腔肿瘤术后肢体水肿的治疗
主要研究方向
头针技术对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出现的肢体功能障碍、吞咽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的治疗;针灸推拿手法对颈肩腰腿痛及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手法淋巴引流是一种既古老又年轻的手法治疗,在国外不同领域已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国内康复医学领域的运用越来越广。
一历史与发展
手法淋巴引流是法国物理治疗师Emil和EsirtdVodder通过深入研究淋巴系统解剖、结合临床水肿病例,最终总结发明出的一套用来提高淋巴管内液体回流速度,以达到减轻水肿目的的手法。二人经过不断的临床总结和改进,制定相应的操作方法,并于年正式将这种技术命名为人工淋巴引流术,该方法因其良好的耐受性受到患者的欢迎。后来又得到其他学者发展运用,通过结合绷带包扎、康复锻炼和皮肤护理等称为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并于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二
淋巴系统的作用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卫体系,也是人体脉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淋巴液来源于人体的组织液,沿各级淋巴管向心脏流动,经过淋巴结的滤过,汇入静脉,所以淋巴系统可以视为静脉系统的辅助结构。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具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的功能,对人体的免疫过程有极大的作用,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淋巴液回流速度相对缓慢,对平衡组织液的生成和重吸收起着重要作用。淋巴液可以将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分子带回至血液中,同时可以清除组织液中的红细胞、细菌以及不能被毛细血管重吸收的大分子,所以淋巴系统可以说是人体的“清道夫”。血液循环接受来自心脏的冲动,淋巴系统与血液循环相反,它并不直接与心泵相连,它起于组织,是疏散大分子物质的唯一通道。淋巴液是一种大质量液体,富含蛋白质和水分,在淋巴结中纳入淋巴细胞,并且能在淋巴管内抗重力向上流动,从肢体远端向颈静脉窝流动。
三淋巴循环障碍的临床表现
1、淋巴水肿
凹陷性水肿:用指尖按压水肿的组织,皮肤出现压痕并维持数秒。
肌肉硬性水肿:按压水肿区域感觉僵硬。
渗出性水肿:淋巴液从伤口或者溃疡处漏出;伤口愈合明显受阻碍。
2、四肢维度增大
3、感觉紊乱
4、僵硬和关节活动度受限
5、抗感染力下降
四淋巴水肿的危害
淋巴水肿是高致残类疾病,致残类疾病排列第二位。淋巴水肿是进行性发展的疾病,最初发生的淋巴水肿在充分休息后可自行消退,因此早期治疗是控制疾病发展的关键。淋巴水肿引发的病理改变一般是不可逆的,慢性淋巴水肿带来的危害包括;患肢(患部)肿胀增粗,不断加重的组织纤维化和脂肪沉积,形成肢体或器官畸形,晚期可致残;频发的淋巴管及周围组织炎症(丹毒和蜂窝织炎);晚期的淋巴水肿还可能从良性的病变转变成恶性的病变。
五手法淋巴引流的原理
手法淋巴引流是以淋巴系统的解剖结构为基础,作用于特定的淋巴管和淋巴腺体,沿着一定的方向在皮肤上移动的一种治疗技术。淋巴液的流动取决于淋巴管的“舒缩性”,因为不与心泵相连,需要肌肉收缩、器官蠕动、横膈的运动等提供流动的动力,动脉和肌肉的张缩对淋巴液施加向前的压力,呼吸作用利用横膈在胸导管内造成负压,使淋巴液向上流而回到血液中去。此外,与所有的平滑肌相似,它们的运动有赖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良好平衡,尤其是副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手法淋巴引流提供的压力可以有效刺激副交感神经系统,直接作用于迷走神经。手法淋巴引流的作用不仅仅是软化皮肤,而是在压力方面“将其正常化”。操作时,首先刺激淋巴结,然后沿淋巴管方向施加适当压力,增加淋巴管与淋巴结的重吸收功能,将水肿及其周围组织中多余的液体通过“泵”的作用排出,从而促进消除组织中滞留的水分,其目的是改善体液的流速加速淋巴回流,排空组织,同时建立新的淋巴引流途径(人类淋巴再生发生在损伤后2~4周),清除瘀滞的体液。
六
操作原则1、淋巴引流技术在操作时手法要轻柔平滑,避免破坏皮肤下易碎的细丝。适当的操作力度产生的引流效果不同于传统手法中大强度的按摩,作用后可以软化组织,更新组织周围淋巴管的淋巴液,使得流入物不仅满足日常营养的需要,还能促进组织再生。
2、推动皮肤时不应出现褶皱,影响淋巴管内液体回流。
3、手法操作的方向要与淋巴流动的方向一致。
4、操作手法呈螺旋式前进,以便提供最大的牵张力,提高淋巴回流效率。
5、要不间断有节律地抓握,要与淋巴管的收缩时间相符合。
6、按压处如有淋巴结,应适当增加手法操作时的压力。
手法淋巴引流是全方位、有效的再生方法,尤其是将其与呼吸放松训练、压力治疗、饮食和其他适宜的医疗方法相结合时,疗效更为显著。
七手法淋巴引流的适应症
手法淋巴引流的适应症,包括淋巴水肿、脂肪水肿、脂肪-淋巴水肿、深静脉血栓后淋巴滞留性肢体水肿、脂肪-淋巴滞留性肢体水肿、特发性循环水肿、运动器官疾病、风湿性疾病、硬皮病、外伤性水肿和血肿、Sudect病、淋巴滞留性脑病。除此之外,根据血液检查、脑动电流描记波形模式的记录和分析以及皮肤阻抗测试确定的手法淋巴引流还对脑卒中、偏头痛、耳鸣、面瘫、三叉神经痛、慢性鼻窦炎、自身免疫疾病等有不同疗效。近年来也有学者证实,手法淋巴引流可以缓解成人心理压力,提高慢性静脉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八手法淋巴引流的禁忌症
所有急性炎症均为手法淋巴引流的绝对禁忌症。因为进行手法淋巴引流操作时,大分子的细菌和病毒会被挤压进入淋巴系统,若机体免疫防御能力减弱,那么细菌和病毒就会进入血流,从而扩散至全身。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疾病为手法淋巴引流的相对禁忌症,如甲亢、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低血压、器官移植后及血栓形成,在这类患者中手法淋巴引流有加重患者病情的倾向,应避免将过多的体液引流至受累的器官或部位。
图文来源:李红
图文编辑:段好阳徐国兴
图文校审:李贞兰
版权归属:吉大一院康复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cdspec.net/lbszzl/4618.html